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125 字 2020-06-20

東平國的郡治在無鹽,無鹽位處於汶水北岸,劉岱擊黃巾不利,反自身亡,汶北黃巾的聲勢大盛,已侵占了無鹽地區,現今那里黃巾眾多,早成賊域。無鹽與東平陸隔水相望,李瓚在東平陸雖然沒有打過大仗,近月來,與試圖渡河南下的汶北黃巾卻是頗打了不少小仗。

樂進用兵濟北,曹操進攻任城,東平陸處其間,李瓚盡管是個儒士,亦知東平國的戰略地位而今是急劇上升。數天前,他接到了荀貞遣人送來的密信,信中請他加強城守,以防鮑信來襲,他對此深以為然,在與寧陽江鵠營保持順暢的通訊不斷之同時,密切關注著鮑信的動靜。

就在鮑信召開軍議,傳達曹操的檄令時,李瓚又收到了荀貞的一封書信。

這封書信是荀貞在確定東平極有可能將會發生大戰之後,親筆寫給李瓚的。信中,荀貞提出:不如李瓚且來郯縣,由徐州幕府改調他人去東平陸,代替李瓚,統領東平郡兵。

這是荀貞體貼、愛護李瓚的一片心意,明知道李瓚是個文臣,既無武勇,又缺軍略,一旦東平開戰,東平陸失陷事小,萬一他戰死軍中,未免使人嗟傷。

李瓚出示荀貞的書信給郡府的吏員、郡兵的營將們看,笑道:「東平與濟北接壤,吾與鮑允誠又是故交,而下允誠與我對峙,允誠不走,我豈能往郯?鎮東確仁厚也,奈何輕視我哉?」

「輕視」雲雲,顯是笑言。遇到大事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色,李瓚往常給人的印象,「文儒」而已,通曉典籍,德操清正,愛賢舉士,是個好郡守,但絕稱不上有將才,此時,他的這兩句話一出,卻頓顯出了文心劍膽,引得郡吏、營將們不覺贊嘆,都道:「明公既有與鮑濟北爭高下之意,吾等敢不從之?濟北如果來犯我城,吾等敢請為明公破之!」

李瓚心道:「士氣高昂,軍心可用。」欣慰地摸了摸胡子,笑道,「且看鮑濟北敢不敢來!」

散了議事,李瓚出帳,登上營中的望樓,先向西邊眺望,那里便是壽張、須昌的方向,須昌在汶水北,也就罷了,壽張與東平陸同在汶水南岸,兩縣相接,城池相距甚近,不過六七十里。李瓚想道:「鮑允誠若是來犯我城,必從壽張出,我宜再多遣斥候,探察壽張虛實。」

想到就做,李瓚對左右下令:「多遣些斥候,想辦法混進壽張,看看鮑軍有無異動。」

李瓚把東平陸守備得很嚴,鮑信把壽張也守備得很嚴,不但在每個亭中都有駐兵,檢查過往行人,且在小道上也設有關卡,並在野間散了不少游弋巡邏的小部隊,可以說鳥飛不進,使得李瓚雖為東平相,卻一直都沒能把情報工作滲透到壽張城中,更別說鮑信的兵營了。

左右從吏接令,有人下望樓去辦理此事。

望了西邊一會兒,李瓚轉目向南,復看向任城國的方向,極目遠眺,只見遠方的隱約矮山,天空白雲,想象著任城縣下敵我營峙,千軍萬馬的壯觀,他心道:「不知任城現下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