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曹孟德借兵破賊(中)(1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2749 字 2022-07-11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三國之最風流最新章節!

曹操率部入到河東郡,沿汾水而下。

行未久,前軍的呂虔部軍吏來報,說是有人自稱乃王邑使者,求見曹操。

曹操就令把之帶來中軍。

很快,一小隊曹軍騎士領著數騎來到。

曹操觀之,見此數騎盡管皆扎發髻,是漢人發式,卻身上衣著俱羊皮褶袴,下穿短腰皮靴,是胡牧的打扮,人人攜弓,腰中帶刀。

卻原來河東此地南鄰黃河,北鄰呂梁山,草木豐美,本地百姓本就有放牧為生者,近年來,中原大亂,又頗有胡人部落出於各種緣故紛紛南下,一些來到了河東郡,也就使得本郡的畜牧此業更加常見;並受胡牧的影響,有的漢人遂於騎馬或放牧時,也就會穿用胡人的衣服,畢竟較以漢人的寬袍、「開檔袴」,還是胡人的褶袴更加方便乘馬。

曹軍騎士帶隊的軍吏說道:「旗下披甲,乘紅馬者,就是曹公。」

那幾個被領到此、發式和衣著混合了漢胡特色的來騎便跳下馬來,趨行近至,下拜在地。

為首之人向曹操自報姓名,是河東郡府的一個武吏,說道:「鄙主昨日接到曹公的來書,知曹公部將至我郡,即令下吏等趕來迎公,來的倉促,未能帶太多勞軍之物,只帶了羊百余頭,酒十壇,已被公帳下軍吏接收。」

「君請起身。」曹操坐在馬上,右手握著馬鞭的柄,左手握其前端,上下瞧了幾眼這武吏的打扮,笑問道,「君怎么這幅模樣?」

「公問的可是下吏這身褶袴么?」

曹操說道:「是啊。」

「李樂、韓暹、胡才、去卑諸賊,肆虐我郡已久,李樂賊部現屯軍之所就在安邑,為防他知下吏來迎公,故此下吏等不得不喬裝一番。」

曹操「哦」了聲,說道:「是這樣啊。……李樂賊部現屯安邑,我且問你,韓暹諸賊現各屯駐何處?」

「啟稟曹公,胡才部屯在皮氏,韓暹部屯在猗(yi)氏。」

安邑,是河東郡的郡治。皮氏、猗氏兩縣一在安邑的西北,一在安邑的東南,兩縣距安邑都不太遠。河東郡內有兩條較大的河流,一條汾水,一條涷(dong)水,汾水在北,涷水在南,安邑縣位處在涷水的南岸,其地屬河東西部,距離曹操現下所在之處,大約三百里遠近。

曹操問道:「南匈奴的右賢王去卑等部呢?」

這武吏答道:「南匈奴右賢王去卑等部通常沿水放牧,居無定所,現下他們大概游牧在河東的皮氏、蒲坂間。」

此個「河東」,說的是黃河東岸。黃河,是河東郡和左馮翊的分界線;或者說,黃河是河東郡整個的東部邊界。左馮翊北邊是並州的上郡,上郡與河東郡亦接壤,兩郡之界也是黃河。

……

卻是說了,河東郡已算是內地了,這南匈奴的右賢王去卑等部為何現在河東?

這要從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張純反叛這件事情說起。

張純反叛此事,不僅影響到了幽州的局勢,不僅後續影響到了公孫瓚和劉虞,還影響到了南匈奴部,及後續到之後、現下,還影響到了並州、河東等地的亂局。

張純反叛之後,漢靈帝征發放牧在並州北疆的南匈奴發兵,配給幽州牧劉虞,協助平亂。

南匈奴的時任單於羌渠,遂令其子於夫羅等將騎往去幽州,然而南匈奴諸部的胡酋和其「國人」,即其本種之民,卻因此生怕單於會發兵不已,於是便在次年,也就是中平五年,南匈奴右部?落與休屠諸部、白馬銅共十余萬反亂,殺掉了羌渠。

為防止於夫羅報復,叛軍不顧匈奴繼承的慣例,另立須卜骨都侯為單於。於夫羅聞訊,詣闕自訟,希望朝廷能派兵幫他復國。這個時候的朝廷,哪里有兵幫他?次年靈帝崩,天下大亂,於夫羅回不得國,也從朝廷得不到糧帛供給,結果就和白波黃巾合兵,寇河內諸郡。

再後來,諸侯討董,於夫羅率部搖身一變,跟隨張揚,成了討董聯軍的一員;又後來,他脅持張揚,想要背叛袁紹,被麹義所敗;再又後來,他又和白波黃巾、黑山軍這些老相識重新攪和一起,其眾分散在了河內、河東等地。於夫羅本人,現在河內一帶;去卑是其子侄,則引眾數千,牧於河東。

單說去卑的名字,不太為後人熟知,然其有一個後代,在原本的時空中,卻於十六國時期頗為有名,即此時期最後一個胡人政權胡夏之建立者赫連勃勃。——於夫羅也有一個後代,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很有名氣,即其孫,算是掀開五華亂華這個黑暗時代的前趙之建立者劉淵。

……

河東是白波黃巾的地盤,去卑因與李樂等一直仍保持著密切的來往,類同從附、盟友的關系。

曹操對此是早已知曉的,故而聽這武吏沒有提及去卑,就專門問了一下。

雖說去卑所部的胡騎不多,——其眾總計數千,能戰的部落兵也就千余罷了,且皆輕騎,戰力應當不是很強,可到底也是一部敵軍。

問清了敵況,和自己此前打探得來的情報並無變化和出入,曹操略微放松了心情。

那武吏說道:「公在給鄙主的去書中,並無說此戰之方略,鄙主令下吏敢問於公,不知此戰,公打算怎么打?」

曹操笑道:「我在去書中未提,是因為擔心我的去書可能會被李樂賊部的兵士截獲。這場仗怎么打,我自是已有成算。你回去稟報王府君,就說請王府君,速速把他答應給我的向導,給我派來!」

那武吏應道:「是。」又問曹操,說道,「下吏斗膽再敢問明將軍,前行百余里即是臨汾,我郡重鎮也,那里現有賊兵駐守,不知明將軍是欲等鄙主向導到後再作進軍攻城,還是不等?」

「我准備再前行二十里,就駐營屯下。」

那武吏以為曹操是想等向導到後,再作進攻之謀劃,也就不再多問,應了聲是。

「向導」雲雲,其實這武吏就能作向導,但曹操所說的「向導」,並非是單純的「向導」之意,實際上,他指的是「足以代表王邑」的「王邑心腹吏」此意。

這個武吏的名字,首先曹操沒聽說過,其次通過其言談舉止也能看出其人確如其職,只不過是個有武勇之人罷了,王邑所以會派他來迎曹操,想來只是用他先來探個路,和曹操接觸一下而已。既然是這樣,具體的進戰計劃,顯然就不能與這個武吏說。故此,曹操打發這武吏回去,叫王邑派重量級的代表來。

這武吏或許不明白曹操的意思,王邑是明白的。

得了這武吏的回報,王邑亦不再拖拉,便立刻遣了兩個心腹吏,令這武吏陪同帶路,當天悄悄出了州府、郡治,日夜兼程北上,兩天後,趕到了曹操營中。

時已入暮,曹操聞報,立刻召見。

這武吏和那兩個王邑的心腹吏入到帳內,曹操打眼去瞧那兩人。

認得其中一個,是王邑的從弟,早年在洛陽時,曹操與他相識。另一個不認識,問過姓名乃知,姓衛,名固,字仲堅,安邑縣人,是王邑身邊最得用的郡吏之一。

安邑衛氏,於後世雖不能與裴、柳、薛這三個河東望族相比,然於此際,也是河東的右姓之一,其族中之士不僅博學者多有,且很有幾個擅長書法,名揚於外的。

曹操與王邑的從弟舊年相識,了解其人,知他不過是個中人之姿,並無智謀之才,而另外這個叫衛固的人,曹操在與王邑此前的書信中,數次曾見王邑提到他的姓名,對其人是大為誇贊。曹操心知,今日來的這兩人,王邑從弟雖與王邑親近,可真正能做主的,必是衛固。

如他所料,見禮罷了,衛固等分別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