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0 難怪綽號雌鹿,會飛的拖拉機(2 / 2)

原來謝凱可是記得美國人用支奴干直升機調運,然後再用c-5運回美國。

當初廖東說伊爾-76就可以,他以為真的能這樣運回來。

可當看到被塞滿的機艙,就連起落架都被拆掉的時候,嘴角不斷抽搐,還以為直接安裝上旋翼跟尾槳就能起飛。

伊爾-76都沒法運輸這玩意兒,那么,改進之後的運-1o能運?

這太讓人憂桑了。

費了老長時間把里面的機身主體卸裝出來,幾乎看不出來這是直升機!

串聯的座艙設計卻並沒有讓這玩意兒瘦身,反而給人一種臃腫的感覺。

「這玩意兒真的是米-24?」謝凱沒想到,只等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這架直升機就出現在了基地里面。

但是被拆卸開來,連起落架跟輪子都被拆卸了的直升機,哪里有武裝直升機的那種威猛?

完全沒有直升機的樣子。

不會是被坑了吧?

「不,確切地說,這是米-25。」原本跟著謝爾蓋小隊最開始行動的庫克諾斯基告訴謝凱,「這其實就是米-24d,不過是出口型號。」

差點送命,尤其是知道連謝爾蓋他們這些最精銳的格魯烏成員都被出賣了一次又一次,庫克諾斯基就知道,他也是同樣的命運。

廖東找到他,告訴他可以幫忙把家人接出來,並且給他介紹一份月薪高達2ooo美元的工作時,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他萬萬沒想到,最終的雇主是中國人。

這讓他在情感上容易接受多了。

曾經,他來過中國。

「這架直升機還能用嗎?」鄭宇成一直盯著這堆零配件,皺著眉頭說道。

這跟他想象的武裝直升機不同。

「組裝起來,就可以飛行,由於缺乏保養,很多零部件的使用壽命都不會太長……」庫克諾斯基介紹著。

謝凱沒有見過米-24武裝直升機。

「庫克諾斯基,這性能跟真正的米-24相比,究竟怎樣?」謝凱最關注的是這個。

「自用型號的米-24d在拉坡度大於2o度的時候,會出現動力不足,旋翼甚至會打到尾梁……同樣,高原性能很差,動力損失非常明顯……同樣,動機渦輪在做高機動性時的耐高溫性能非常差……」

對於米-25的缺陷,庫克諾斯基一點都不隱瞞。

反正以後都特么的在中國工作了。

中國對於他們這些蘇聯來的技術人員待遇是相當高的。

「能飛的拖拉機?」謝凱突然想起了美國人在得到了米-24,花費大量心思研究後,最終做出的評論。

他們認為,米-24就是一台會飛的拖拉機。

機體臃腫,很容易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哪怕單兵導彈甚至高射機槍都能對這玩意兒構成威脅。

一直以來,國內在直升機方面,一直都是跟技術算不上最先進的法國人合作,而對於後來俄羅斯推薦的米-28跟卡-52這種專門的武裝直升機都沒有瞧上,不是沒有道理的。

先跟法國人合作,學習法國人的技術跟工藝,到了後來,就搞出了中國自己的武裝直升機。

蘇聯人對於謝凱的這種評價,很是不滿。

可這是事實,米-24的缺陷是顯著的,而且從79年投入到阿富汗戰場開始,當年就被擊落,甚至因為自身缺陷,還墜落了好幾架。

「那我們還弄這玩意兒?」鄭宇成也有些看不上這東西。

原本是准備再搞個新的出口項目。

可現在蘇聯人大量生產,加上性能不咋樣,他們仿制出來,也很難獲得客戶。

能飛的拖拉機,哪怕載彈量都快要趕上攻擊機了,還能投放5oo公斤的航彈,這也不是他們仿制的理由。

「先研究技術吧。」謝凱也是有些失望。

費勁搞來的這玩意兒,居然不是啥好東西。

「至少,也比我們國內能生產的先進了很多,可以在這基礎上,進行改進吧。」汪貴林說道。

直-6沒有裝備部隊,直-7下馬,就因為機體結構重。

有厚厚裝甲的米-24,以國內的生產條件,仿制出來,可能會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