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論人(2 / 2)

將血 河邊草 1988 字 2020-11-21

這些話之所以沒跟張世傑他們兩個說,一來是他知道這兩人在心底里都瞧不起他,這樣的齷齪事兒和他們說了也是白說,二來卻也未嘗沒有在這位年輕的東主心里加重一下自己份量的心思和想頭兒。

解決之道自然也是想好了的,也不去看張世傑地臉色。徑自道:「遇到這樣的官兒修書一封恐怕沒用,既然找上門來,不鬧出個大名聲他就不會干休。

拿官爵品位去壓他,他更高興,說不准他還真願意當著大人的面。指著鼻來罵你一通才好呢。

不過這個法到也不是用不得,只需對象變上一下即可,那鳳翔府府尊劉使君是個雅之人,心眼雖是小了些。但卻是世家,處事圓滑,治下若有不竟,糾其職責,他也脫不了干系,大人一封書信予他,再叫家人到鞏義縣縣衙奉上贖銀,也好不落人口舌。那縣令放人也就罷了,若還不放,府衙便好說話。

不過大人如今是鷹揚將軍,又掌羽林衛士,這個威勢卻不能少,委曲求全太過,則為可欺,以後必定麻煩不斷。那個縣令卻是留不得的。」

這事本來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有些惡心人罷了,既然李博說的在理。趙石便將此事交給了他,他的姐姐也是疏了一口長氣,婦道人家,夫君被抓進大牢,擔驚受怕了多時,此時雖是得了弟弟保證,但還是有些擔心,不過這樣的事情她也插不上手,最後帶著一抹憂色回了卧房,繼續去照看母親去了。

屋內只剩下了趙石和張世傑兩人而已,張世傑臉色青紅不定,最後只是罵了一句出來,「好一個齷齪,斯敗類。」

趙石卻是一笑,敗不敗類他不管,只要有用就成,家里人越來越多,想來以後這樣的事情也不會少了,家里實在需人照看,若是將事情都交給張世傑這樣地端方之人,他還真不放心。

搖了搖頭,將這事拋之腦後,沉聲道:「一去半年,家里多虧了大哥照看,到要多謝大哥了……只是大哥不是說去年要參加秋試,怎的……」

「表……大人說哪里話,都是一家人,這些本就是我份內之事罷了,不足掛齒……」張世傑苦笑,接著道:「去歲有東征戰事,接著便是鞏義冒官案發,朝廷哪里還顧得上什么論才大典,武試到是沒有落下,試卻推到了今年秋天,也不知今歲是否能如期而行,聽我那些同窗好友說,今年朝廷有意於南方……。

唉,世傑雖有報國之心,奈何時運不濟,看來是無緣官場了,還不如回鄉娶妻生,作個耕讀傳家的教書先生,也好過在京師蹉跎歲月了。」

趙石默然,勸人的話他找不到,若對方是個武人還好說,大不了先給他作個親兵,日後有了機會再往軍安插就是了,奈何張世傑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想作個官,這他可是無能為力。

半晌才轉了話題,「大哥和陳惜壽,李博兩人相處了也有段日了,看他們兩個如何?」

張世傑愣了愣,看了一眼好像漫不經意,身卻坐地筆直,渾身上下沒有一絲少年稚氣的表弟,心里暗自嘆息了一聲,姨丈家不顯山不露水的,卻真是生出了一個了不得的人物,初進京時鋒芒畢露,讓他瞧著都心驚,兩年過去,如今再看,這位表弟可是深沉內斂多了,這才剛十歲,等他再年長些,還能了得?

思索了片刻,他便也明白了趙石地意思,心不由一暖,這是將自己當做自家人在看呢,不然不會問出這么一句來,他也並不敷衍了事,緩緩道:「陳惜壽我看不透,此人和我交談,淳淳如君,具守以禮,談吐不俗,言之有物,發人深省,但和下人交談,卻是鄉間俚語不斷,脫略形骸,和放浪之友相交,則言談不羈醇酒美人,來者不拒,這樣的人,胸懷丘壑,秉性深沉,這樣的人才放之於府內怕是……」

趙石輕輕皺眉,張世傑雖然只是只言片語,但評價卻不可謂不高,不過陳老先生的孫,必然不是什么簡單的人物,他現在缺的就是這樣心思洞明之人,以後自然要牢牢握在手里的。

「那李博呢?」

聽到這個名字,張世傑眉頭大皺,他卻是極不喜歡這個人的,但他性方正,卻並不借機詆毀,「李博機巧百出,論事往往能別處蹊徑,是少有地干才,不過……此人性情偏激了些,為之善,則是幸事,,為之惡,則屬奸佞之徒,禍害不小,表弟要當心才是。」

趙石微微點頭,這個評價也不低,有這樣兩個人在身邊時時商量,很是讓他心安。

正在琢磨著自己和李金花的事情是不是找這兩個人商量一下的功夫,外面急促的腳步聲想起,房門一聲大響,李全壽已經生龍活虎的蹦了進來。

不由分說,一把抓住趙石的胳膊就往外拉,「宮里來旨了,讓你進宮,咱們正好一起去,晚上的時候好好陪我在宮里喝上幾杯,就不用回來了,走,快走……。」

目送趙石隨李全壽而去的背影,張世傑想羨慕都羨慕不起來,也不知這位表弟是如何撞了大運,一回來不到一時三刻,聖旨已經尾隨而來,這在常人來說可謂是榮耀非凡,反觀這位表弟卻有些不情不願,尤其是還跟皇長如此親近……

搖了搖頭,這個看來是前世修來地福分,想羨慕都羨慕不來地……i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