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吐蕃(2 / 2)

將血 河邊草 1530 字 2020-11-21

「但高地那里。。。。。。據說一些佛徒在傳教?」

李匪點了點頭道:「一群光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還想著到老子的地盤來撒野,可不是讓老子揍了幾頓狠的,現在都窩在南邊兒念經呢。」

「應該是天竺傳過來的吧?」

「不太清楚,這些禿驢和咱們那里的光頭不太一樣,寺廟蓋的好像宮殿,有那興盛一些的所在,連地下都埋著金磚,田產什么的就更不用說了,擁有的奴隸也很多,你說,這和土皇帝有什么區別?」

「照這樣看,他們的佛祖豈非也是個貪財的家伙?」

趙石被他逗笑了,中原佛教是從吐蕃這里傳過去的無疑,不過入鄉隨俗,中原佛教很是受到了儒家的影響,其實和吐蕃這里的佛徒有了很大的區別。

不過,他比李匪也強不到哪里去,一對兒的粗貨,對於中原佛教的起源和分化,都是所知寥寥,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對佛道之事都很排斥。

不過趙石現在的眼光非是昔日可比,想了想便道:「高地那里前年就有稱臣之議,更派兵助我等伐夏,照四哥看,有沒有點誠心?」

趙石問的鄭重,李匪也收起了玩笑之心,想了半天才道:「有是肯定有那么一點的,但他們離大秦太遠了,有誠意又能怎么樣?照我看啊,還是打的他們怕了,才會派了使者去長安求饒,咱們一旦松了勁兒,沒准轉頭他就不認了。」

趙石點點頭,「四哥說的在理,但四哥這么打下去。。。。。。。四哥想到後果沒有?」

李匪有點疑惑的看了趙石一眼,對這個兄弟的謀略武功,他其實是非常佩服的,「賢弟是說。。。。。。。。」

趙石這時就像個狗頭軍師,笑吟吟的問道:「這些年,四哥可是把高地人搜刮苦了吧?」

答非所問,趙石對文人雖然一直不感冒,但說話行事之間,其實已經沾了很多的文人氣息。。。。。。

對於這樣的轉彎話,李匪並不氣惱,樂呵呵的得意道:「不成不成,還差的遠,上次打到了邏些城下,到是弄了些好東西回來,但那里高地部落太多,什么五氂牛部,八天王部的,雖然沒一個是咱們的對手,但呆的久了,還是有被反咬一口的危險,所以,你哥哥我總是點到為止,從不貪財忘形。」

「這么說來,那里的好東西還很多,所以啊,四哥這次要帶人再去一趟,不定什么時候,他們就去長安稱臣了,到時候搶他們便不那么名正言順了不是?」

這才真正是馬匪頭子的思維,將打家劫舍當做了終身事業,都是歸義王了,還想著去人家地盤搶東西呢。

趙石嘴角抽動了一下,才道:「四哥率兵出去,就不怕他們避開四哥兵鋒,來低地騷擾?」

如果是在草原上作戰,那是一定的了,被人找到留在後方的部落,多數便能形成一場決戰,甚至於,有的時候可以讓敵人疲於奔命,不戰而潰。

草原作戰的主體,其實就是尋找對方部落的蹤跡,進行劫掠,消弱對方的實力的同時,逼迫對方與自己決戰。

而弱小的一方,也絕對不會放棄找到對方主部,並進行攻擊的機會。

但吐蕃這里顯然不同,李匪當即就樂了,為趙石解釋道:「他們過來一次可不容易,說真的,那會兒要不是那些光頭鼓動,高地人幾十年都未見會來低地一趟,就算是這樣,當初高地人的聯軍也只是在離這里很遠的南邊,跟低地人打了一仗而已。」

是的,吐蕃的疆域太大了,越往北來,環境也越發惡劣。

當年吐蕃人建立王庭,征服北方的吐谷渾以及黨項諸部,並驅使他們開始參與到絲綢之路的爭奪當中。

這是吐蕃最強大的時候,很多西北部族臣服在他們腳下,並為他們作戰。

但隨著時間流逝,吐蕃開始衰落了下來,而他們不像漢人王朝,總有興起的機會,他們一旦衰落,好像就沒有了盡頭。

高地人的聯軍,別說數十年,便是上百年,也未見能在低地出現一次。

因為他們缺乏統一的指揮,甚至於,他們已經有些不習慣於低地的氣候了,長途跋涉的征戰,更讓他們感到疲憊和厭倦。

實際上,不論是疆域,還是目光,高地人已經被自己限制在了南邊那些盆地當中,很像是漢人的中原之戰,只有統一了那里諸多的部族,才會有人登上吐蕃王位。。。。。。。。

(月票,月票。)(未完待續。。)i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