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糊弄(2 / 2)

將血 河邊草 1631 字 2020-11-21

不過就算這些,看上去也是前路漫漫,上上下下的求索去吧,有的等呢。

面對好學的太子,趙石一邊喝著酒,一邊隨意的開始糊弄,「要想北邊安定,其實很簡單,能保證十萬騎軍,常駐於邊地,時時操練,准備深入草原作戰,以懲不臣,一仗下來,估計就能平靜十余載,要是能保證每隔十年,出戰一次,追亡逐北,胡人不平則平。」

說到這里,趙石看了崔晉一眼,笑道:「要是有飽學之士能有那個膽量,真如先賢所言,深入草原腹地,行那教化之事,讓胡人也變得知書達理,只想著到咱們大秦來做官兒,到了那個時候,胡人還有什么值得忌憚的呢?」

李珀吭吭哧哧的笑了起來,陪著趙石又飲了一杯,崔晉也只能連連賠笑,心里卻在想,文武相輕,原來晉國公這樣的人物,也不能免俗啊,哼,如果陛下有旨意傳下,咱們這些讀書人,未嘗不能成就班定遠那樣的偉業。

恐怕到了那個時候,頭一個站出來阻撓的,就是晉國公了吧?

就像此次殿下想要會盟草原諸部一般,若是晉國公能親自隨行,或者召回大將軍木華黎,他就不信,那個什么桑昆真的敢在盟會之上冒犯殿下。

再多的理由,其實也不過是權勢之爭罷了。。。。。。。。

其實,這也就是文武之間不合的根子了,文人們和武人們看待事情的角度從來就不在一個位面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看的還是哪邊得勢而已。

無疑,如今的大秦已經漸漸進入以晉國公趙石為首的武人集團的控制,文人們正在遭受接連不斷的打擊,短時間內,怕是無法跟武人們相抗衡了。

「殿下出行吐蕃,看上去所獲匪淺,這一次遠行大同,應該更有助益才對。」

李珀笑著點頭,「老師說的不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吐蕃之行,所獲良多,不過未能親見老師領兵征伐不臣,到底留下了一樁憾事啊。」

趙石搖了搖頭,「殿下有這樣一個心意也就成了,所謂兵凶戰危,說句不好聽的話,咱們這些人,就是靠著殺人奪命吃飯的,殿下身份尊貴,還是離戰陣遠些的好。」

李珀又有點不滿意,嘀咕了一句,「當年魏王殿下可是甘冒矢石,為國守邊來著。」

崔晉這下忍不住了,連忙勸道:「還請殿下慎言,魏王和殿下怎好放在一起比較?」

趙石也是嘿嘿一笑,心說,魏王吃了不少苦,卻連皇位的邊兒都沒摸到,現在更是為了個兒子,弄的焦頭爛額,這一輩子,就是一出悲劇。

可好,景興皇帝的孫子,卻在羨慕魏王的軍旅生涯,嘿嘿,有趣有趣。

李珀也知自己失言,擺了擺手,訕訕一笑道:「多年前的事情了,說說又怎么了?當年太宗世民,不也戰功赫赫。。。。。。。」

他這里越說越不像話,顯然是喝的有點多了,李珀不怎善飲,東宮眾人都曉得,只是不知道的是,太子殿下跟趙石飲酒,那是喝一次多一次,估計是見人家一杯接一杯的下肚,有些眼饞的緣故吧?

崔晉這里急的嘴唇都哆嗦了,奈何旁邊還有位晉國公,還別有用心的來了一句,「殿下雄心不小。」

只這一句,就差點沒讓崔晉心臟停了拍兒。

李珀小臉通紅的點著頭,「父皇也曾說過,沒能親眼見到大軍進入興慶城的景象,實乃平生憾事。。。。。。。。。嗯,北邊將有戰事。。。。。。。老師能不能知會木將軍一聲,讓學生隨軍西進?學生保證,絕不給木將軍添麻煩。」

趙石聽了,不由也咧了咧嘴,心道,還有其他麻煩比太子隨軍更大的嗎?若是有的話,怕是只能是御駕親征了吧?

他這里干脆的搖頭,拒絕道:「這個可不成,樞密院的文書早已去了草原,允木將軍便宜行事,我的話可沒那么好使吧?」

李珀失望的嘆了口氣,也覺自己這點心思有些可笑了,太子雖然尊貴,但遠不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地步,即便是父皇,想要做什么,也會有這樣那樣的考量,不然的話,這一次遠行,就不會是什么代天巡狩了,而將是御駕親臨才對。

小小的孩童,惆悵的望著車蓋,這一副景象,落在旁邊兩人眼中,一個覺著今天總算見到了太子殿下孩子氣的一面,一個則差點沒樂出聲兒來,你個毛孩子,裝的有點過了啊。。。。。。。。。(我的小說《將血》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