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1 / 2)

唐殘 貓疲 2604 字 2020-06-22

因此,方方面面的配套設施增擴和長遠布局上的投入,大都督府也要早早開始未雨綢繆了。不過相對於後世現代社會下那套復雜的保障體系和運作制度,在這個時代初見雛形的太平軍政權要做的事情其實要簡單的多,無非就是各級醫療、教育的鋪開和將來的勞動崗位而已。

而這個時代的古人們對此的需求,也是簡直低的令人發指;基本上就是野外放任自流、橫生亂長的雜草一般;因此只要將其移栽固定在相應的框架內,當做蘇生快長的韭菜來一波波割,還會被感恩戴德的偉大善政。

因此真正需要做到的,就是擴大相應童子營和工讀所的容納規模;招募和培養更多的人手而已。而這方面事務的後續督促和監察權,周淮安就交給了小夫人曹紅葯為首的後宅女人們;也算是物盡其用的讓她們有所實現自我價值的事業,以及最容易直觀體會到成就感的地方。

另一個附帶的好消息是在經過了數年的推廣宣傳之後,作為糧食安全工程的核心項目——土豆和木薯的產量,也迎來了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爆發期。也就是說,相應種植范圍也不再僅限於那些太平軍所建立的營田所和屯庄,而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和普及了。

因為大多數百姓既不乏保守而短視、愚昧的存在,也是相對功利而很容易走到盲從的另一個極端。因為經過這些年無數實例足以讓他們感受到,土豆這種除了鹽鹼地外根本不挑土地,也可以適應亞熱帶帶寒帶大多數區域氣候的作物,所帶來的各種莫大好處和便利了。

而且土豆需要灌溉的水量,只有通常的小麥和大麥等旱地作物的一小半,但是卻能在大多數谷物無法成活的寒冷、貧瘠、山區的邊角地帶生長;因為是埋在土里塊莖作物,所以在抗蟲害和氣候驟變上也有相應的優勢,投入勞動力周期和繁復程度卻要少得多。

而且在相對溫暖的亞熱帶(兩嶺、安南等昔日五管之地),土豆幾乎可以全年種植全年收獲,甚至比起當地傳統的三季稻、雙季稻(魚養殖)甚至還要高產得多。然後由此產生的剩余產品,又對於當地桑基魚塘禽畜三聯養殖的田庄大有好處。

而在溫帶地區(湖南、荊南、山南、峽江、江西各路)也只要四個月就可以完成一個播收周期;比應季過度的大豆還要短一些。而且就算是到了成熟期,也可以繼續呆在地里很長一段時間,不怎么受外界氣候環境的影響,自然而不存在所謂需要勞力特別集中的農忙季節。

所以本著某種意義上占便宜的普遍性大眾心理,土豆就很容易從各地田庄當中流散出去;而成為民間在稻麥種植之外最大宗的應季救急產物,甚至在很多地方直接取代了傳統小米和糜子等旱地、山坡作物的角色,而成為地方地方一個新風尚。

也就是在春夏青黃不接的時候吃往年埋藏的土豆來過活。因為土豆雖然比谷物水分大,但是挖出來無論是烹煮還是火烤做熟了直接可以吃;不必像稻麥那樣需要經過打谷、脫殼、春碾等諸多工序後才能做成飯食勉強入口,簡直就是各種缺乏炊具和烹飪手段的下層小民新救星。

按照那位恩氏革命導師的說法,自從土豆開始普及之後,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英倫三島能夠養活的人口在百年間就翻了好幾番,而一度在青壯勞力上壓倒了海峽彼岸的老對手法蘭西,而奠定了工業革命的根基和歐洲攪屎棍的基本盤所在。

而作為另一個歷史上的范本,則是以窮困貧瘠著稱的愛爾蘭地區;在土豆普及之後據說光靠一英畝土地上的土豆產出,就可以基本養活一個六口之家。因為土豆在同等土地上的產出是小麥和大麥的六倍還多,甚至最多可以達到畝產六噸(沒有進過現代改良過的品種)。

所以愛爾蘭人才能絕大多數土地都被英吉利大地主、貴族占有,還要保守殖民式壓榨下的情況下,依舊頑強的繁衍出大量人口來;直到那場著名的土豆瘟疫導致的大飢荒的發生。當然了,在如今大都督府已經發明的波爾多液和石灰硫磺合劑面前,後世的土豆瘟疫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因此按照統計部門的抽樣調查,如今太平軍治下的荊南、湖南、江西、兩嶺地區大概一百四十七座城邑,三千多所村庄當中的飲食結構;已然變成了三成土豆/紅薯類,五成稻米和一成(大麥小麥燕麥等)麥類,兩成其他的(山葯、菱角、芡實、薏仁、雕胡米)雜糧瓜菜等物的比例。

而且還因此普遍琢磨出了最有利的組合方式。也就是上半年主要吃土豆,等到夏末後開始秋獲才轉而用曬干的(刨絲)薯米和土豆片,間雜著陳糧吃;然後把新收的稻麥拿去交糧,則可以更多抵扣一些田賦,或是還有剩余買個好點的價錢。然後搶著過冬前再種上一波土豆,以為來年備荒。。。

而依靠這些土豆作物推廣過程中帶來的各種加成和便利,對於嶺西的桂管、扈管、交管、容管,湖南的永州、連州,荊南的澧州、朗州和峽州,峽江道的忠、萬、渝等州的拓殖和土夷歸化工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諸多好處。畢竟就算是再蒙昧無知的土人和山夷,也沒法抗拒吃飽肚子所帶來的巨大誘惑和吸引力。

而木薯則是另一個大殺器,雖然木質纖維多口感不好而屬於主食的候選。但是自從被販奴殖民者傳到非洲之後流傳至今,在多災多難的非洲大陸歷史當中上,也扮演了一次又一次救世主的角色,而至今依舊是飽受飢荒困擾的非洲最主要的廉價口糧來源。

目前在太平軍的生產序列當中,則是主要作為各種工業用途淀粉制品的原料,而在這個加工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大量邊角料,則又是作為動物飼料和綠肥的天然成品。只要簡單的加工處理之後,就可以直接提供給各處田庄和養殖場,或是按照每石生料十幾個錢廉價發售給民間。

相比這些消息,正在淮南發生的戰事,就有些按步就幫的波瀾不驚和凡善可陳了。

如今圍困揚州的朱存所部主力,也在廣陵城下與城內殺出來的楊行慜好好打了好幾戰。依仗陣地和裝備的加成未嘗讓其討得好去,反而是以相當微薄的代價,零敲碎打的前後殺獲數千敵勢。所以,揚州內外又再度陷入到閉門高掛免戰牌的靜坐相持局面了。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非常殘酷,這個殘酷不是體現在死傷上,而是表現在戰場多發的不確定性概率上。因此在對陣之間,有備和無備之間形成的差距往往很大;或者說只要有備的一方不實太過污濫,對於無備的一方就很容易在來不及展開戰斗陣型的情況下,被一鼓作氣打出gg來。

但是隨著火器和相關的配套戰術投入到戰場當中之後,這種不確定性和概率就被某種意義上的軍事代差,給大大壓縮到了一個相對恆定的范圍當中去了。所以朱存能夠打到這個程度,還是在周淮安的基本預期當中。

既然揚州境內的戰線和格局被穩定下來,這也對於太平軍在淮南其他地方的攻略和後續治平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個相對有利的短期和氛圍了。至少長江沿線的江北各州,都被變相空了出來,等待太平軍進行瓜熟蒂落的采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