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節 三良市的准備(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2530 字 2020-11-28

「混蛋!」羅白威大怒,又要打人。

「慢!」羅天球制止了他,他若有所思的看了看這些人。

羅天球從西偏院里出來之後去了市里的團練公所,查看鄉勇的武器和訓練。如果大明有「基層團練建設評比專項活動」的話,三良市肯定能奪得東莞縣第一的稱號。

按照肇慶總督衙門發出的《關於在全省范圍內加強團練建設的通知》,從省城巡撫衙門發出的《全省團練建設的幾點指導意見》和縣衙門發出的《我縣團練建設綱要》這三個文件的指示精神,三良市的團練建設可謂是走在全縣的前列。

當然,在這個時空沒有叫這三個名字的文件,但是類似內容的文告、札子之類的東西還是有得。從巡撫衙門發來的札子詳細的闡述了各村寨應該怎么組織團練:每戶的16~60歲的男丁都要登記入冊,三丁抽一丁參加常備軍事訓練,男丁少的家庭可以幾家推舉一丁。甲長要起到「先鋒模范」作用,也就是說,每個甲長要充當「練頭」,親自帶領勇丁打仗。各村鎮都要設立公所,由當地縉紳出任公所團總。鄉勇們每天要操練,白天巡邏,晚上站崗,對周邊的河道和道路嚴加監視。同時規定了各村之間的聯絡信號,一聲號炮是提醒各村有可疑裝快,兩聲是髡賊即將到來,三聲就是敵人已經到達。

所有沿海沿江的村落都要修築防御工事,工事的圖樣和標准也發到了各公所。大致是要求深溝高堤,溝必須深12尺,寬20尺。堤岸高30尺,任何有可能的地方,其堤岸上都要安裝竹籬笆,竹籬笆至少要6尺高,頂部必須削尖。凡是要修築牆壘的,牆高不能少於12尺,厚度不能少於12寸。溝渠上要架設吊橋利於百姓出入。修築籬笆或者圍牆的,要修築可供守衛的大門供出入等等細節一應俱全。

三良市的團練公所掌握的的操練鄉勇有三百人。加上市鎮上各家大戶的家丁仆役,有五百多人可以隨時廝殺。這些人每天都進行操練,每月還有一兩銀子的安家費,雖然沒有見過仗,但是士氣很旺。

這部分人之外,必要的話把全市的百姓里16~60歲男丁全部武裝起來還能有好幾百人可以守寨。至於刀槍弓箭之類的武器公所儲備了不少,鐵匠鋪也能繼續打造。

三良市從縣里買了幾門大炮,後來羅天球嫌縣里的大炮質量太差價錢還貴,干脆買了鐵料讓本鎮的鐵匠自己鑄造火炮。七七八八的也造了四五十尊大大小小的火炮。放在各處寨牆上。又造了許多單眼銃、三眼銃。這里靠近澳門,羅天球從廣州還搞到了幾支葡萄牙人的火繩槍。

只是沒有鎧甲――這東西屬於禁品,就算羅家也沒膽子私藏得。若是縫制棉甲,廣東這地方大多數時候又實在沒法穿用。不過有沒有鎧甲羅天球並不在意。這里地形復雜多水面,穿著鎧甲打仗反而不方便。

至於壕溝籬笆圍牆之類,三良市早有預備,時時加以修繕加固,又從全鎮征銀,修了四座堅固的碉樓。這碉樓的底座全用石塊,防著被掘洞,上層用青磚,除了頂部稍有木料之外,全都用石塊磚石。碉樓有水井,儲備有糧食武器和火葯,不但可以居高臨下的瞭望和炮擊進攻的海賊土匪,萬一鎮子被攻破,還能讓人進去躲避繼續堅守。

羅天球出面和鄰近的幾個村落結成了聯保,言明一處預警,各處都來增援。三良市因為兵強馬壯,附近的村落都願意和他結好。所以周邊十來個村庄都和三良市進行「聯保」。一旦有事,各村可以集結起幾千人來。

這一番布置雖然稱不上固若金湯,在東莞縣里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他在公所里和充任委員的士紳們一起談話,又見了統帶鄉勇們的頭目和各家的子侄,說了些勉勵的話。最後,又單獨和羅和英單獨見了一面,告訴他明日到縣里去統帶鄉勇。羅和英聽說有這樣的好事,連連給這位族伯請安道謝,說了一筐子奉承話。

雖說看起來整個三良市沒有什么讓他擔心的地方。惟一讓羅天球擔心的是能夠帶領鄉勇打仗的人不多。公所有聘請鄉勇教頭之類的人物,但是這教頭上個月突然發急病死了。如今還沒有人來接替。各家士紳大戶的子弟里能舞槍弄棒勇悍敢戰的人也有幾個,卻沒有經過什么真陣仗――僅僅能打還不足以帶領鄉勇打仗。至於鄉勇的頭目,大多是各家的家丁之類的人物,不見得有多少真本事。沒有一個經驗豐富有實戰經驗的武師打頭,他實在放心不下。

「開出了十八兩銀子一個月的價錢,倒是來了不少人,」公所的團練委員,本鎮的一個鄉紳袁開榜嘆道,「一試射箭的功夫都不行。個個都是混飯吃的廢物。」

袁開榜也是個武秀才――不過明末的武科舉流於形式,徒有虛名的成份很大,即使是武舉人也沒有人多少看重。一般孔武有力的大戶鄉紳子弟,花幾個錢弄個武秀才、武舉人之類的功名並不難。

他還不算是徒有虛名的,至少他的大刀功夫從小受過名師指點,揮舞起來頗有功架。而且頗有一股勇悍不怕死的勁頭。幾年前一次與小股水匪的沖突中他手刃三人之後名聲大噪。因而袁開榜頗為自得,自詡為三良市的「長城」。在鎮子上橫行霸道,連羅家的人對他也要禮讓幾分。

羅和英在團練局里常和這二楞有摩擦,羅天球把他舉薦到縣團練局去,即是提攜他也包含著把這兩個對頭分開。免得摩擦愈來愈大。

當鄉勇教頭不但要能帶著鄉勇廝殺,而且武藝要高,各種器械都會幾手,首重腰刀功夫和步射能力。鄉勇一般用不著排兵布陣的廝殺,最重小群混戰和守御寨子。其中又以守寨為重,弓箭是鄉勇們的首要武器。

但是一般的江湖武師,耍刀弄槍還那得出手,步射的功底就不行了。即使實戰武藝精嫻的鏢師,因為護鏢的性質決定,多用殺傷力不大的小弓小箭和彈弓,很少有人對步兵強弓有造詣的。公所里招募幾個月,還是沒找到合適的。

「人還在嗎?」

「都留在客棧等您老人家定奪。」袁開榜眨巴著一對小眼睛,「世伯您說現在是用人之際,就算不合用也可以留下一用。」

羅天球說:「只要有真本事的就留用幾個。每人每月八兩,吃住都是公所的。」

「好,准定這么辦。」

「好,好。」其他的團練局委員也隨聲附和。團練局里的委員都是本鎮的鄉紳大戶,他們長期對羅家是馬首是瞻,羅天球說什么就是什么,特別是現今髡賊的入侵迫在眉睫,大家都指望者羅天球當「中流砥柱」,所以對他的要求一概予以贊成。

羅天球接著又和幾個委員一起商量公所的開銷,如今養著許多鄉勇,又要制造購買兵器和火葯,又要修築各種工事,開銷極大。縣里征得的團練銀子本村本鎮又留不下多少。為此羅天球提議額外征收一筆團練費。

眾委員面面相覷,縣里每畝征三分銀子負擔已經很大,再要征錢糧,眾人很是肉疼。然而沒有人敢出來反駁羅天球的意思。

看著眾人一副含著黃連又不敢說苦的臉孔,羅天球冷笑一聲道:「你們以為這錢是給誰征得?這三良市又都是誰得?要鄉勇們賣命,要打仗,沒有銀子喂飽了怎么成?」

「一個月一兩,也不算少了。」

「一個月一兩要你提刀上陣,你願意不願意?」羅天球說道,「太平無事,一個月一兩,等髡賊真來了,你出十兩銀子人都未必願意去打仗。泥腿子們就一條賤命,你們諸位可都是有家有業的人物,寨子一破全都化為飛灰。到底哪個核算?」

眾人不敢言聲。這話當然是沒錯。但是從去年開始,各家大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勸募」,幾家大戶心疼銀子,手面愈來愈緊。這也是為什么羅天球干脆不提什么「勸募」,直截了當的要求在每畝地上直接加征錢糧。

最終大戶們還是答應:整個三良市,每一畝土地,按照上等地八十文,中等四十文,下等二十文的標准征收團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