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節 角力(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34 字 2020-11-28

但是在臨高也得有一處道觀。再怎么說,臨高將來也是「革命聖地」,新道教得有一席之地。

修建道觀的提案沒費多少力氣就從何影手里得到了批准文書,又從企劃院搞到了修建的物資申請。籌措資金卻產生了很大的難處,財政部不肯為修建新道觀撥款――在此之前臨高的教堂全部是自籌資金。盜泉子盡管在宗教水平上比吳院長強得多,但是他有一個很不利的條件:資金來源困難。

臨高教會由耶穌會提供的經濟支援,相比之下,「新道教」只能從黎苗事務辦公室領取有限的活動經費,宗教辦當然也有一些活動經費撥給他。但是比起吳院長每半年就能從澳門領到一箱子銀幣的經費,有時候還能打著各種名目額外從澳門打秋風來說,張應宸的經濟狀態堪稱非常的差――黎民雖然對他奉若神明,但是卻拿不出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來充實新道教的金庫。

最終,張應宸不得不求助於借貸,以自己的元老股份為抵押,向德隆貸了一筆款,又從黎苗事務辦公室和宗教辦給他的活動經費的結余款全部集中起來,最後,他又拉到了某社團的一筆贊助,這才勉強湊夠了修築道觀的錢財。

因為費用緊張,張應宸獨辟畦徑,沒有在熱鬧的東門市建立道觀,而是選擇在臨高縣城以西五公里的永慶觀。這是一座始建於宋代的道觀,明代洪武間道士曾道寧重修,弘治間毀於寇,正德年間由縣丞王錫重建。

此時,距離永慶觀的最後一次重建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道觀早已荒廢,建築物只留下石制的建基。張應宸選中這里首先是此地的地價便宜,不但比東門市低,比臨高縣城內也低。其次這里距離縣城不算很遠,已經修通了道路,交通方便,又相對遠離鬧市比較清靜。此地的房屋地基保存完好,蓋房的成本不高。地基上還有不少古樹,整修之後是環境相當不錯。

張應宸把這里命名為雲笈觀。他親自繪制了建築平面圖,還把自己設想的風格一一和建築總公司的設計師們做了溝通,確保他們能夠理解他的設想。不過,限於經費,整個工程將分為幾期進行。第一期先修築了他居住和清修用得院子,外加一個供「道生」們居住學習的院子。另外還建了一個藏經閣,用來儲存他購買和搜集的各種道教典籍。

此時此刻,這位「新道教」的「掌教」,自稱「盜泉子」的張應宸正在新建道觀的一間凈室內招待客人。

張應宸穿著他自己設計的「新道服」,留著發髻和胡須。因為長期在黎區傳教,面色黝黑,身材清瘦,很有些仙風道骨的架勢。

他端著盞清茶,輕輕吹了口氣,啜了一口,半晌才開口道:「你要我一起去杭州?」

「不錯。」說話的三十多歲,完全是明人的裝束。正是前幾天申請到巴達維亞充當領事的趙引弓。他申請參加了對外情報局外派情報員的培訓。准備用大宋宗室後裔的身份到杭州去開展工作。

「一個雲游的道士,去杭州傳道,能有什么作為么?」張應宸說。

「當然有。你是道士。出面搞慈善活動不是比我這突然出現的外來戶更好?」趙引弓的這個設想通過了江山等人的審批,在何影那里也得到了首肯,現在就看張應宸本人的意思了。

宗教機構出面辦慈善比一個突然出現的陌生的外地富豪辦慈善要讓人放心得多。趙引弓的想法是讓張應宸出面,先搞一個道觀,然後以道觀為據點辦慈善。等辦出一點名氣了,1632年的浙東大飢荒爆發的時候在出面搞收容流民的事情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