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節 戶口調查(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40 字 2020-11-28

他們所知道的女髡只有裴莉秀一個人而已,但是裴莉秀多數時候是穿大明的女裝的。有時候也穿過「改良漢服」款的衣服――大致還在當時人的認知范圍之內。慕敏這一身完全現代感的制服讓他們瞬間感受到極大的沖擊。一個個都看呆了。

慕敏對土著的這種表現已經習以為常,不過今天「圍觀」的人實在有些多,多少還是有些尷尬。

幾個衙役眼見場面失控,趕緊出來齊聲喊「威武――」,將一度騷動起來的保長們又壓了回去。

會議由孟功常擔任粵語翻譯,慕敏並不廢話。當即布置三項工作。

第一是全體保甲長重新登記。現任的保甲長限期到市警察局報到登記,逾期不來者做除名處理。同時繳納《個人自傳》一份,按照格式范文填寫。

第二由保長傳達各牌甲,警察局准備重新登記牌甲冊。令各甲全力配合。

第三發下格式范文,由保長當場填寫《某某保基本情況匯報》。

根據他們填寫的基本情況匯報,歸化民工作人員在廣州地圖上對各保的管轄范圍做出標記,以便安排普查的順序。

慕敏一邊緊鑼密鼓的安排普查事宜,一邊調集普查人員。由於歸化民干部人數有限,普查小組中的大多數人員都是舊人員。但是慕敏在每個小組里至少安排三名能說廣東話的歸化民干部,以起到互相監督的作用,除了組長之外,負責填寫登記表和戶口本的書手也必需是歸化民人員,以免留用的胥吏暗中搗鬼。為此不僅抽調了全市范圍歸化民干部中通粵語的人員,包括國民軍和正規軍中通粵語的士兵也借調來不少。

張毓最近幾天一直沒有去社學,自從澳洲人進城之後,社學就關了門,據說先生躲到鄉下去了,到現在還沒回來。社學里無人教書干脆就關門放假。

社學關門,旁人或許痛心疾首,學里的孩子卻一個個暗喜――古代社會不論書院、私塾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放幾天假期,平日里若非老師有事告假,一般是從不放假的。學生如今可以正大光明的不上學,一個個都和開鎖的猴子一般。呼朋引伴的四處游玩看「澳洲景」,把師長們告誡的「不要亂跑」拋到腦後。

張毓卻沒這般幸運:他原本可以用「去上學」的名義逃課出去游玩,如今光明正大的放了假,家里卻要他幫忙――澳洲人「光復」廣州之後,城里很遠的地方都有人來買這「澳洲人最喜歡」的核桃酥。不知道是借此想和澳洲人套個淵源,還是想了解下澳洲人的秉性習慣。總之他家的核桃酥生意突然翻了幾倍。使得原本就繁忙的生意愈發不可開交。張毓也就只好在家里幫忙了。

活他是會干的--打小看都看會了。可是這么一天到晚栓在店里忙著和面剝核桃,實在不是他這樣喜動好奇的人願意干的。再則他從小也沒怎么干過活,一天忙到晚,爬上床睡覺的時候只覺得四肢百骸都酸楚難當。不由暗暗叫苦。

幸好家里要送細貨的時候總是叫他去,總算是能有個機會出門松快松快。

借著送貨的機會,張毓跑了城里不少地方,要說澳洲人來了有什么差別,似乎和大明那會沒什么區別――只是聽說他們拆了承宣大街上的棚屋,清出了道路。又抓殺了一批胥吏。城城狐社鼠們頓時都老實了許多。換做豆腐家的老板娘的話就是:「開門都覺得神清氣爽」。

胥吏們倒是繼續存在,他們都戴著澳洲人那里傳來的銅盆帽,袖子上還套了個袖箍,寫著個「協」字,滿街的巡視,一個個規規矩矩的,也沒了當初呼幺喝六,動輒朝著店家打秋風的勁頭了。

澳洲人帶來得兵,各處都看得到。有的穿著藍灰色制服,有的卻穿著灰色制服。張毓長期看各種「澳洲雜志」,知道穿著灰短褂的叫「國民軍」――李子玉說大宋的正式稱呼是「廂軍」,另一種大約就是所謂的「禁軍」了。

這些廂軍和禁軍,駐扎在城門口、大寺廟和衙門里,聽說城外的教場也駐了不少。他們在城里各處執勤放哨,軍服整齊,武器精良,放哨巡邏精神抖擻,比起要么疲沓窮苦要么蠻橫凶暴的官兵,即使以一個老百姓的眼光去看,也知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軍隊。

張毓對官兵向來沒什么好感――他們只會欺負老百姓,水匪土匪在城外拉人綁票搶劫殺人他們都是視若無物;也不覺得當兵是什么光榮的事情――那是走投無路的窮鬼才去干得營生。當初看澳洲雜志,說到澳洲人「當兵光榮」還不是很能理解,最多只能聯想到秦漢的武功爵――這還是吳佲說得。但是這會他看到澳洲人不論廂軍禁軍的威武軍容,一下子就明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