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節 平靖陽山(二)(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54 字 2020-11-28

一個中隊駐在永化鄉自然不能輕易動用――他們的存在不僅是震懾永化的瑤民,還監視著八排瑤往東南方向的道路。

另一個中隊就是縣城的國民軍中隊了。依靠陽山縣里臨時征發的壯丁組成的縣民兵隊,縣中隊有一定的機動力。王初一的計劃就是使用這個中隊對孫大彪和馮海蛟進行定點打擊。

自然,這點兵力去圍剿兩個匪伙力有未逮。他們每一股都能動員起兩三百人的匪徒。而且盤踞的地方都是多年經營的老巢,要直接武力攻打,戰斗力有限人數又處於劣勢的縣中隊就算能打贏也得打殘了不可。

所以王初一提出的計劃是「智取」,以「招安」為誘餌,將兩個匪首誘出老巢,一鼓擒殺。隨後趁亂襲擊。一舉鏟平他們的老巢。

這個方案不能是異想天開――實際上黃超還很欣賞。因為他當年當縣主任的時候,也是靠各種「計策」來剿匪的。

如果問黃超他最喜歡哪個明朝的歷史人物,他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王守仁,不是因為王守仁引領了明代思想解放的熱潮,而是受某歷史通俗讀物影響,對王守仁剿匪平叛喜歡出「奇計」十分贊賞,充分體現了兵不厭詐這一兵法基本要素。陵水剿匪期間,黃超就充分學習了這一做法,夜襲、伏擊等等耍詐的手段沒有少搞,而且還很敢打敢拼,帶著一個排就敢跟上百人的土匪干仗。

以前一個排黃超就敢打仗,但那一個排伏波軍正規軍。現在么,王初一手下全是入伍不到半年的國民軍。

黃超思慮再三,決定還是批准王初一的行動方案――凡事都有個開頭,總不能樣樣都要元老坐鎮指揮。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決定派黎苗連去協助王初一――畢竟襲敵寨自古以來都是非精兵不能為,單單靠國民軍怕是有很大的風險。

他當下復信一封,批准了王初一的行動計劃。同時告訴他會給黎苗連的支援――但是他們只能在他開始行動前24小時抵達,所以要他卡准具體的行動時間。以免雙方配合不上。

在信件的最後,他再三叮囑王初一,剿匪行動要「謹慎」,千萬不可冒進。土匪不同於官兵,不但熟悉當地情況,而且往往有極大的人情關系網絡,消息比官府靈通的多,要做好保密工作,對沒有繳納人質或者人質的「份量」不夠的當地留用人員和地方縉紳要保持警惕。

王初一接到回信,頗感振奮,當即召集了本地的幾名歸化民干部還有彭安壽,討論具體的行動方案。

以「招安」為名誘捕匪首,這也算是地方官的傳統做法。彭壽安自己雖然沒機會干過,但是聽過不少類似的故事。這一手也確實鏟除了不少土匪和地方豪強。

「意見我是沒有,只要縣長下令,我們中隊一定堅決執行。」國民軍中隊的中隊長說道,「只是我們的兵力不足,就算全中隊出動也只有不到一百人,大崀圩和青蓮圩這兩個地方都是集鎮,有圍牆,住戶商戶也不少,地形相當復雜,如果要強攻我們是拿得下來的,問題以我們的兵力只能一家一家的攻。不論誰先誰後,損失大約都不會小,攻打第二個地方的時候恐怕會力不從心。」

「所以要奇襲啊。」王初一說,「我們一舉拿下匪首,他們就群龍無首了。再來一個突襲,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再說黃首長會派山地連來支援我們――你不用擔心兵力不足。」

聽說有正規軍支援,中隊長明顯松了一口氣:「我沒有要問得了。我這就安排人去偵察。」

「偵察的事情,我看你們中隊不行,」另一個歸化民干部說道,「我們都是外路口音,一張嘴就露餡了――突然來個外地人,他們能不懷疑?最好是本地的。」

「本地的卻不好找。除了永化的瑤民,我們在本地沒有招過兵……」

「可以招幾個本地的積極分子,和土匪有血債的。」

彭壽安輕咳了一聲,打斷了他們的爭論:「這且不論,既是招安,就要做出招安的意思來。此二人在縣內頗有人脈。老爺不妨先召一其信賴之人,許以重賞,令他前去游說――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自古光棍心眼多,土匪的心眼更多――土匪無論戰力、戰意、武器,往往都不如官兵,在農村往往又面臨戰斗力較強鄉勇的圍剿。所以匪首和骨干多半都市極其多疑的,不但狡兔三窟,甚至一夜三遷。非如此不可能活動上幾十年。而這兩家都是世代為匪,雖說他們已經豪強化,但是多疑是早就刻在骨子里的。

============================

下次更新:第七卷-廣州治理篇40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