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節 續挑基魚塘(2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04 字 2023-02-20

「不知挑基可有何講究?」

「這里面的講究可就大了。」關有德道:「魚塘宜為東西向,日字形為佳。」

「是何道理?」

「夏秋季如暴雨驟至,雨停則魚游水面以吸空氣,宜灌入清水以涼之,倘若照管不及,不多久就都死了。日字形魚塘利於注水,不過水波侵蝕塘基,加之魚塘常灌排水,水位易變,塘基干濕交替,易於崩壞。故要在塘基與水面過渡之處用木棍增築椿杷以保護塘基。」

「如何灌水?」陳五仁有些不理解。

「呵呵,陳先生有所不知了,」關有德笑了起來,「基塘選址亦有講究,基塘宜設兩個水竇與河涌水流溝通,在塘腰者為上竇,在塘底者為底竇。靠近河涌、易於排灌水的池塘為頭筒塘,可從鄰近池塘過水的是二筒塘,有水源而無出水口的為望天塘,有出水口卻沒有設閘竇的為野塘。野塘只可種欠、孤、菱、藕這些作物,其泥最瘦。若是魚塘,以頭筒塘為利便,租錢更貴,二筒塘之前先有塘阻擋出水,必須等頭筒塘先行干底捉魚上泥後,才可借其塘出水,租價必減。」

陳五仁這才想起一路上所見魚塘,並非像冰格子一樣一個挨一個,而是在魚塘之間存在著許多小河涌與大河涌相接,原來是這個作用。

「只是這排灌水用什么驅動?莫非是水車?」陳五仁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若要依靠人力車水,這養魚的成本就高了。自然,他是見識過元老院抽水的大風車的,若是首長們的脾氣上來了,架上幾座蒸汽機來抽水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那樣豆腐就盤成肉價錢了,未免不上算。

關有德道卻道:「對,也不對。」

「哦?」考察小組都是一臉疑惑。

「我就不賣關子了。說對,是因為每年冬令或是交下年春間,必干塘一次。其法先跟水節,開底竇放去塘水,余水約一尺或數寸不等,底竇只在放水時開,平日用桑枝、老草塞固。再於塘內近竇處,掘坑車水,車水之法,車頭向上,車尾斜拖在水面,用三四人上架踏車。說不對,是因為干塘車水費時費力,還干擾魚的生長,平日里則依靠潮漲潮落。潮以朔日長,至初四而消,以望日長,至十八日而消,這就是所謂水頭;以初四消,至十四以十八消,至廿九三十謂之水尾。春夏水頭大、白天盛,秋冬水頭小,夜晚勝。塘腰上竇有閘,如塘水太肥而咸,水面必起綠皮,即當開上竇,放去咸水數寸,換入生水為妥。或是塘水淺亦宜照法添放生水入內,以放足為度。若塘水太滿,又宜放出,總以深淺得中為度。」關有德一口氣把換水之法大致說了一遍。

天地會的干部心中也暗暗稱奇,沒想到九江鄉民竟然摸索出了這般借助自然條件維持魚塘水質的方法,果真是得了天時地利。

仔細想來,這和他們在天地會培訓的時候關於魚塘水質的內容很是相似,只是比起書本上的知識,這種實踐積累出來的經驗更接地氣,可操作性更強。

眾人這才想明白九江縱橫交錯的河網是怎么來的,當地人按照水面寬廣度將河流分成不同等級,西江干流及其支流成為「海」,九江村心至磨熨基汛稱里海,自鐵窖以下或稱東海。第二級稱「涌」(音沖)和「滘」,這些都是通潮的河港。

桑園圍內又有許多小圍,如玉帶圍,內護桑地魚塘四十六頃,居民四千三百余戶。這些小圍的堤圍外即河涌,堤圍內是成片的基塘。小圍的堤上一般設有閘,以滿足一個基塘片區的排灌需要,閘與圍堤的主要作用是春夏季節防洪。九江田少塘多,塘外掘有塹,塹外開涌,各埠涌口均設閘,根據時機啟閉,平時塘水淺則引水以入塘,塘水滿則導水以出涌,一交春夏潦發,則下閘板以防之,外貼竹梗使之牢密,不致淹浸魚塘。

「塹」是基塘區內的小水道,這種小水道是在基塘不斷加挖的過程中,為滿足基塘平時排灌需要而挖成的。基塘區大量的人工小河道「塹」是九江河網的末端水系,塹與河涌水流相通,通過基塘的小水竇可以引河涌水進行自動排灌。

九江一帶桑基魚塘不斷增多的同時,圍內原有的寬廣水域面積被池塘分割,一些主干河道的水面積也被基塘逐漸侵占而萎縮,明代寬二十八丈的九江涌「里海」就是這樣被「占海成塘」,清末已經無法考證出曾經流經的具體位置了。

魚花市並不大,市上的人多是前來預定魚花的販子,面熟的、面生的都有,陳五仁一行人自然被人當成了新來的魚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