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2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647 字 2020-12-19

孫有功心態此刻早已轉變,初時是不情願,眼下是擔心林延潮反悔,但聽這弟子這么說道:「是啊,狀元公,小人可以讓大兒子回家幫忙,只需繳代役銀就好了。」

明代嘉靖以後,因匠戶逃亡太多。

朝廷對匠戶也有優免之策,一是本要上京輪班匠,可繳納匠班銀,免除千里迢迢上京輪班之苦。朝廷規定,匠班銀一兩八錢﹐遇閏征銀二兩四錢,匠戶交錢即可免除南北奔波之苦。

同樣住班匠若不願給朝廷應役,也可向朝廷繳納代役銀,讓朝廷自己雇匠,住班匠代役要交納一月一錢。雖然這代役銀中間要經層層盤剝,但總體而論已是比開國時,朝廷強制服役好了許多。

林延潮笑著問道:「你舍得讓你兒子從司經局回自家匠坊幫忙?」

孫有功也有些猶豫,倒不是匠坊里添了一人,利潤就薄了,還要繳代役銀的緣故。匠人在司經局應役還算不錯,不似其他的官匠坊,每日絕早入局﹐在官吏監督下造作抵暮方散。

當然若是林延潮的印書是長久之計,孫有功定是讓兒子辭了司經局差役,回家專心幫忙。但萬一林延潮以後不干了,他大兒子重新進司經局,也沒有這么好的差事了。

林延潮看出孫有功臉上的為難之色,對那提議的弟子道:「即便如此,一日也只能雕八百字,那還是太慢了。」

見弟子們又繼續思考,林延潮點點頭,他心底早有定計,所問只是看看弟子們所言能否與自己相合。

事實證明集思廣益很有效果的,眾人埋頭思考一番,陶望齡突然面露微笑。

林延潮見了道:「望齡有策直說。」

陶望齡見林延潮詢問道:「先生,弟子有一策,我們將學功堂雜論由原先十五日一刊,改至一旬一刊或七日一刊,甚至五日一刊,並將一刊五千字減至四千三千字,甚至兩千字。」

「如此縮短刊期,不需幾日,孫匠人就可完工了。」

「兩千字?五日一刊?那不與朝廷邸報差不多了嗎?」一名弟子立即反對道。

一名弟子道:「我以為陶師兄所言有理,但兩千字確實太短了,五日一刊也太倉促。我們不如七日一刊,一刊三千如何?」

聽了這名弟子這么說,徐火勃他們思索一陣,都不出言反對。

林延潮最終也是點了頭,七日一刊,其實就是與後世的周報差不多了。

學功堂雜論是自己試行之舉,若是成熟,下面自己會推行有關民生政治的日報,晚報,時報。

賀子明立即撥打算盤道:「一刊五千字,給銀兩分五錢,三千字,則給銀一分五錢,八百份則是十二兩,二十八日即是四十八兩。一月最少可入五十兩。孫匠人你以為如何?」

孫有功與手下的匠人此刻已是幸福得快要暈過去了,馬上堅決地道:「小人立即讓老大滾回來就是,全家一並為狀元公鞍前馬後。」

眾弟子都是齊笑。

賀子明繼續道:「孫匠人得五十兩,我們也可得五十兩,扣去十五兩筆墨紙張之費,盡得利三十五兩,若是作為幾位編撰同窗,以及先生的潤筆之酬,簡直綽綽有余。」

眾弟子都是點頭,原先他們都是打算以勞力貼補,作為弟子應盡義務。但沒有料到林延潮還給他們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

徐火勃卻一直凝眉,林延潮看向這弟子道:「火勃有什么話不要放在心底。」

徐火勃吞吞吐吐地道:「先生,學生淺見,既是有足夠之利潤,弟子建議可以讓學刊在紙張,墨工上更考究一些,如此方才對得起先生的匠心之作。」

林延潮聽了笑著道:「火勃的建議也為可取之策,兩者兼顧,方為上策。」

徐火勃大喜道:「謝先生。」

見徐火勃,賀自明,陶望齡他們的建議都得到林延潮采納,學生又6續提了幾個建議,最後大致定下。

下面林延潮給孫有功交了定金,孫有功哪里敢收。

林延潮也不堅持,他讓孫有功將學功堂雜論的創刊號,定在一千份。

除了售賣之用外,林延潮還准備三百份投給自己相熟的同僚,同鄉,同年等等。至於天子,張居正,申時行那一份肯定也是要的。

他們除了第一手閱讀,同時也是給林延潮學功堂雜論打響名氣。

下面林延潮就讓陶望齡,徐火勃作為學功堂雜論的總編,讓他們自己從門下弟子里招收人馬,來一並進行編撰之事。至於賀子明,林延潮認為他有運營之才,就讓他負責出納會計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