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1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2245 字 2020-12-19

此刻毓德宮內外十分寂靜,內外一聲不聞。

室內申時行的一番話雖說得不大聲,但卻清晰可聞。

而正巧這個時候,乾清宮外頭突然傳來更鍾之聲,嗡嗡地在室內響動。

借著這一緩,天子似乎在思考著申時行的請求,元輔申時行在自己與皇元子的面前請求皇元子出宮讀書。

這令天子下意識的將手從皇元子的手上松開。

林延潮看見皇元子對天子這一舉動十分敏感,眼中露出了十分忐忑不安的情緒,然後默默的垂下頭。

林延潮將這一切看在眼底,知道皇元子從內心深處其實是十分懼怕天子的。

可見天子平日對皇元子的關愛實在不夠,如此的童年恐怕是很不快樂的。

想到這里,林延潮不由看了申時行,許國,王錫爵一眼,幾位輔臣態度都是十分堅決的。

一旦國本確立,不僅穩固了申時行的相位,同時君權也將大為削弱。這比天子口頭答允放權給申時行更來得實際。

天子終於緩緩地道:「卿若怕長哥失學,那也太過於擔憂了,朕已命宮里的內侍教他讀書。」

申時行道:「當年皇上正位東宮,時方六齡,即已讀書。如今皇元子讀書已經是晚了矣!」

但見天子笑了笑道:「朕五歲即已讀書。」

一般人聽不懂這話,覺得天子是不是任性啊,但申時行,林延潮卻再明白不過。

申時行說當年天子六歲已出閣讀書,由飽學鴻儒,當朝翰林來教導,皇太子現在七八歲了還是內侍來教導怎么能行。

天子說,朕六歲雖說當太子,並由翰林開始教導,但朕五歲時卻已經讀書了。

也就是說朕在五歲到六歲間,也是由內侍教導讀書,這其中程序沒有什么不對的。

下面天子又點了點皇三子道:「三兒也快五歲了,但仍離不開乳母,還數次生病。」

這句話別人又聽不懂了,但對申時行,林延潮而言半點不難。

這話什么意思?朕五歲時讀書,而且皇三子也快五歲了,馬上也要到讀書的年紀了,只是現在身子也不太好,你先替朕拖個幾年,到時候就讓兄弟倆一起出閣讀書吧!這樣你也不用挨罵,朕也得償所願,至於國本的事慢慢再說。

就如同當年嘉靖皇帝同時派翰林教導景王,裕王一起讀書一個道理。

哈哈哈,朕這招是不是很高明!有沒有先祖的風范!

聽了天子的話,皇三子聞言將頭藏在乳母的肩上,卻好奇地打量申時行三人。

林延潮見皇三子此舉,看來他竟然有些明白出閣讀書對他的意義。皇帝家的孩子,一般都是早熟,特別對於權力,人心更是敏感,因為他們盡管長於深宮婦人之手,但從小就已經接觸此道了。

但林延潮更感嘆的是,天子真是一個聰明人,這辦法都被他想出來了。

他也知道現在滿潮官員都是站在太子一邊,所以他就用了一個拖字訣。

所以今日讓皇長子,皇三子同時見三位內閣大學士,以及林延潮的目的也是很顯然了。

申時行早就明白了一切,林延潮見他從頭到尾對皇三子是看也不看一眼。

這時候申時行作了一個舉動,但見他稍稍上前熟視皇元子良久,然後天子索性牽起皇元子的手讓他來到殿內明亮的地方,讓申時行看清楚。

許國,王錫爵,林延潮三人也是一並上前。

陽光透過宮殿的窗戶斜照入殿內,但見皇元子身形瘦小,仰著腦袋看著他面前的四個大人,不過還是有幾分畏懼和好奇,眼神下意識的閃躲。

殿內的氣氛有一些異樣,林延潮的目光也與皇元子碰撞到一起。

面對自己,皇元子倒是少了幾分畏懼,也是看了自己幾眼,林延潮恭謙地露出了一個笑容。

氣氛很好,在日光下,天子牽著皇元子,臉上不勝欣慰。

申時行,許國,王錫爵彎腰注視。

一直過了許久許久,申時行注視完畢,最後他看向了天子。

天子露出一個垂詢的神色,不用猜,林延潮也知天子想問什么,朕的皇元子如何?可為天子乎?

申時行鄭重地拜伏在地,不勝認真地道:「皇上有此美玉,何不早加琢磨?使之成器?此臣肺腑之言,願皇上早定大計,如此宗社幸甚,天下臣民幸甚,臣告退!」

說完另兩位輔臣與林延潮一並向天子叩拜,然後一並告退!

而從始至終,皇三子都被申時行忽略了,這已經表明了申時行的立場。

三輔臣與林延潮出宮後,林延潮知道他們必有事商量,當即拱手道:「下官先行告退。」

申時行點了點頭。

但王錫爵忽道:「左宗伯請留步!」

林延潮停下腳步當即道:「中堂有什么吩咐?」

王錫爵當即道:「今日宮內之事,必需守密,不可向外人傳開!」

林延潮目光微閃,瞄了一眼申時行,但見他微微點頭。

於是林延潮恭恭敬敬地道:「下官省得,必會守口如瓶,若沒有其他事,下官先行告退!」

林延潮這才離開,肯定今日天子召見之事,必然引起軒然大波。

今日的見面,天子至少對於儲位有了一個態度,不再是以往避而不談。當然天子兩個皇子一起出閣讀書的想法,一旦傳出去大臣們肯定是不肯的,所以此事先在內部先打個招呼。

三位輔臣被召見,是理所當然的,但自己呢?天子似乎又欽點了自己,這是什么用意呢?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申時行將今日所生的事,寫入他名為《召對錄》的書中,在描述完以上的事後,申時行在書里還寫到,忽聞宣召,急趨而入,歷禁門數重,乃至毓德宮。從來閣臣召見,未有得至此者。且天語諄復,聖容和啐。藹然如家人父子,累朝以來所未有也。

大意也就是說,在明朝,天子從沒有將內閣大學士在毓德宮召見的歷史,然而這一次對話,天子十分和藹,與他們,與皇元子溝通說話如同家人父子一般。

而林延潮也在毓德宮感受到天子矛盾而復雜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