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1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2729 字 2020-12-19

歲末之時,天寒地凍,極是寒冷,相府門前的石獅子下門子盡管是戴著暖耳棉帽,仍是給凍得鼻涕直流。

馬上過年,又是這么冷的天,往日車馬不絕的相府今日想來也沒什么客人,門子索性就將雙手攏到袖里去,回到門凳前坐會。

但就在這時,門子看到幾道人影,但見一名老者帶著兩名仆人在雪天里直往相府行走。

那門子定睛一看吃了一驚,趕緊對相府門後叫了一聲:「快開門,王閣老來了。」

「哪位王閣老」門後懶洋洋地問了一句。

門子啐了一句罵道:「還有哪位王閣老,讓你開就是了。」

說完門子趕忙撐起傘下階迎接連忙道:「哎呦我的閣老,怎么這么冷的天,你還走到相府來呢」

王錫爵看了門子一眼沒有領情,也沒有說話,步伐極快遞走進相府,那門子舉著傘子小步快跑地跟在後頭陪笑道:「閣老好腳力,年輕後生都走不過你。」

王錫爵坐上馱轎直接前往相府的書房。

進了書房,相府的下人服侍老者脫去的罩衣,首輔申時行正在寫書信示意王錫爵先寬坐。

過了一會,申時行將帖子遞給身旁宋九道:「此信交給李琯,告訴他他雖是老夫的門生,但以原官除補是朝廷選官的規矩不能造次,讓他安心在福建按察使任上。」

宋九借信稱是接信,然後向王錫爵一點頭退下。

申時行看向王錫爵笑問:「聽聞荊石沒有坐轎子」

王錫爵道:「坐著來的但半途上壞了。轎夫外班新補,沒走了幾步路摔在地上,自己人撞了不說,還磕了轎底。故而我就徒步來了。」

申時行聞言笑道:「宰輔者萬鈞也,不足為奇,我再送了你一頂就是。」

王錫爵笑了笑道:「仆謝過元翁。」

申時行點點頭,起身離案與王錫爵並坐在炕上,端起茶盅呷了一口道:「今年真可謂多事之秋,邊事不寧,又遭大旱,昨日四川巡撫八百里加急言茂州又是地震,百姓死傷不少,一年來什么事都給我們遇上了。」

王錫爵道:「元輔,我方才去了一趟戶部。戶部計曰,萬歷十七年正月起至十二月初十日止除舊管外歲入太倉銀三百二十七萬有奇,歲出太倉銀三百四十六萬有奇,歲出之數浮於歲入令,也就是虧空了近二十萬兩。眼下太倉里外庫銀止三十一萬有奇。」

「方才說的是今年,到了明年也就是萬歷十八年,上半年應發年例除了遼東鎮以外,已經題發寧夏固原二鎮上半年扣足應發之數,余候下半年補足外其宣府大同山西薊州永平密雲昌平易州井陘甘肅凡十鎮年例歲額並補延綏一鎮欠少共該銀一百三十一萬有奇,這些皆系緊急軍需必須著朝廷馬上解決。」

一提到錢的事,申時行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明的戰略重地是在遼東,除了遼東邊餉優先供應外,其他各鎮都要慢一拍。

當然朝廷說了,不是不給,而是拖一拖,但拖久了還是要給的。

拖延邊餉之事已經令邊鎮官兵怨聲載道了,若是真的不給,鬧出嘩變來,或被外敵乘虛而入責後果不堪設想。

申時行以手捏了捏眉間,這一刻王錫爵看出對方有幾分心力交瘁:「外庫真的沒錢了」

「今年因歲災傷蠲停數多,各省應解錢糧又多拖欠,朝廷也是實在沒有辦法。戶部說了難,否則山西,陝西,山東賑濟的事就要停。」

申時行伸手一止問道:「窖房銀還有多少」

王錫爵道:「剛盤算過了,原先有四百萬兩,這幾年支過一百七十五萬有奇,眼下余銀二百二十四萬有奇。」

明朝這太倉庫,有新庫或老庫之分。

這老庫可以理解為大明的戰略儲備金,一般是只存不支。

老庫在嘉靖,隆慶年間都曾見底過幾次,老鼠在里面都可以橫沖直撞了,有跟沒有什么兩樣。

一直到了張居正在位時,當時太倉收支平衡,還有盈余。

於是萬歷三年由張居正別於老庫新庫設立窖庫,將朝廷每年盈余存入窖庫中。

僅萬歷八年,戶部尚書張學顏一年就封存了兩百萬兩白銀貯至窖庫里。

到了張居正去位後,張四維,申時行當國時,太倉的收支平衡不要談了,萬歷十四年時皇帝就將手伸進窖庫了,開始還只借一點,然後就是大把大把伸手撈了。

而另一個時空的萬歷四十六年五月,當時總督倉場戶部尚書張問達直接在奏章上講,以銀庫言之,老庫銀僅八萬八千余兩。外庫隨到隨支,絕無四五萬兩貯過十數日者。

這還沒到薩爾滸呢,但朝廷已經窘迫成這樣。好比一個人存折上只有八百塊錢,每個月工資一到賬就要被劃走,錢包里基本沒有超過五十塊的時候。朋友結婚,你連三百塊都包不起。

要知道萬歷前十年時,張居正能當家,李太後前前後後從他拿走五百萬兩銀子,張居正去位後,李太後又拿了七八百萬兩銀子給小兒子結婚,連天子本人都豪氣地花了七百多萬建壽宮。

就是如此張居正仍為朝廷積攢了千萬兩的家當,而且外用李成梁,戚繼光平定了邊患,內用潘季馴治理黃河,梳理漕運,當時可以稱得上四方無事,天下太平。

有了張居正攢下的家底,申時行這宰相當的絕對比他後任輕松,至少在這窖庫里貯銀還沒用完之前。

申時行捏須道:「朝廷當年設內外庫時,用意在於內庫扃鑰惟謹,外庫以便支放。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仆辦不成,但這前人灑土後人迷眼的事看來史書上少不了這一筆嘍。」

「元輔」

申時行搖了搖頭道:「現在也我們唯有先年過了,明年再節衣縮食,等到災情平定下來,日子也就緩過來了。你看是不是這么辦,欠邊餉一百三十七萬兩,先從外庫里調,外庫存銀三十一萬兩就湊個二十五萬兩,剩余不足老夫當奏請天子由窖庫補齊。」

王錫爵算了一筆賬,也就是要從口子窖里動用一百零六萬兩,如此窖庫就僅剩下一百一十八萬兩,這才沒幾年朝廷就用去了兩百八十一萬兩。

今年還可以對付過去,明年後年果真是前人灑土後人迷眼。

王錫爵在沉思,申時行看向他問道:「或許荊石你還有其他高見」

王錫爵道:「不敢。」

申時行撫須道:「荊石,老夫這么些年來,深感精疲力盡,這萬鈞之擔將來遲早要落在許次輔與你的身上,所以還有什么事你盡管提,乘著老夫還在位上。」

王錫爵想了想當即道:「元翁,那么仆就直言了,為今之計當應有作為,正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眼下朝廷舉步維艱,太倉入不敷出,這支出的大頭就在於賑濟邊餉這二事上。」

「民以食為天,民不得食要么淪為流民,要么淪為盜賊,甚至造反。朝廷募兵剿寇,錢從何來從百姓處來,可是如此一來越斂財民越亂,欲剿賊賊愈多。所以若要分個輕重先後,朝廷當以賑濟備荒為先。」

申時行點點頭道:「此言切中要害。我記得前幾年四川有一個彭縣,當地欠稅甚多,於是縣令自作聰明想了個辦法,把欠稅作為衙役胥吏的工食銀,讓他們的催繳。結果胥吏衙役下鄉,弄得民不聊生,結果沒有兩個月彭縣就反了,然後縣令的人頭被掛在城頭上示眾。這縣令死也就死了,但事後平定民亂卻費了朝廷多少錢糧。」

王錫爵聞言嘆息,然後道:「正如元輔所言,若要賑濟,必須得人。要得人,當用循臣。循臣者敢於大刀闊斧革除時弊」

申時行點點頭道:「與我想到一處去了,荊石心底一定有人選了吧」

王錫爵道:「我要向元輔舉薦兩個人。」

「今歲大旱,北方里陝西山西山東最重,反而直隸不需朝廷如何賑濟,百姓自安,我以為這都是屯田御史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