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離去(恭喜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為本書盟主)(2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2772 字 2020-12-19

說到這里,林延潮則是笑了笑,陳濟川也是有些釋然。

林延潮道:「平朝之後,吾即了卻君王天下事。那時就是我回鄉之時,以後不會再出山了,我這里已書信給徐火勃,讓他專心教授諸生,除了教授文章之外,我還打算在鰲峰書院開格物一學,到時請他四處尋訪格物人才……孩子想學什么就學什么……不拘於有用無用……到時我還想……」

陳濟川聽著林延潮說著對鰲峰書院的種種規劃,心底卻不是滋味。

林延潮看陳濟川臉色笑了笑道:「濟川,我們讀書人啊,既要有人為民請命,仗義執言,以死直諫。也要有人默默耕耘,傳道授業,薪盡火傳,不是在為先聖繼絕學的路上,就在為天下百姓開萬世之太平。我並非一定要有志於天下,也可星火燎原!」

說話之間,忽外頭道有聖旨到。

林延潮聞言露出欣然的笑意,對陳濟川道:「更衣迎旨!」

次日天子頒布明旨,令皇長子移居慈慶宮。

慈慶宮位於紫禁城東外路,也就是世人所稱的東宮。

令皇長子居東宮的消息一出,聞此百官無不歡呼雀躍,甚至面朝東宮的方向叩拜。

而皇長子也不用住在深宮之中擔驚受怕,終於可以有寢宮可住。

同日天子還令內閣選合適官員於慈慶宮內教導皇長子出閣讀書之禮。

到了這一步,百官心定。

王錫爵順利回閣理事,再無官員整日堵門,連動用五十萬太倉銀為天子重修鞏華宮一時也無人計較。

王錫爵回閣後,當即點唐文獻,焦紘,李廷機,孫承宗,鄒德溥,全天敘六人教導皇長子禮儀,眾所周知這六人以後就是皇長子講官。

在宮人的指引下,孫承宗走過石橋,再自礓磋慢道上經三重門,走進慈慶宮。

這慈慶宮有殿閣房兩百余間,屋頂上統一覆綠琉璃瓦,按五行之說,東方屬木,青色,主生長,故而東宮所用琉璃瓦多覆以綠色。

以往也有太皇太後暫時移居慈慶宮之舉,但一般而言,宮里大體還是以東宮指太子,西宮指太後。

孫承宗來到正殿,但見殿上打掃十分干凈而且窗明幾凈,幾十名宮女太監在殿上伺候著,殿旁小室內的帷帳後,隱約可以看見一道瘦小的身影默坐在蒲團上。

然後一名宮人走進帷帳後說了幾句話。

隨即帷帳打開,一名十三四歲的清瘦少年走了出來。

孫承宗當即行禮道:「翰林院侍講孫承宗拜見殿下!」

皇長子聞之是孫承宗臉上露出了笑意,但隨即看了一眼一旁站著的宮女太監仍是淡淡道:「免禮。」

孫承宗道:「今日鴻臚寺演禮,殿下有任何不明白的都可以咨臣。」

皇長子道:「有勞先生了。」

「臣不敢,殿下是天子之子,無需向任何人稱謝。」

下面孫承宗盡心教導皇長子出閣讀書之禮儀。這是皇長子第一次在百官面前亮相,所以務必再三慎重。

孫承宗雖是盡心盡力,但卻覺得皇長子有些心不在焉,對於動作領悟得很慢。他有些不滿意,但不敢絲毫動氣於面上,只是再三強調『禮為天下的規范,殿下一舉一動都應合乎於禮,萬萬不可有所疏忽』。

聽孫承宗這么說,皇長子露出歉然之色,孫承宗聞言也自覺不是,同時心想皇長子年少失學,沒有儒臣教導他禮法,自是有所不足,但勝在卻是一位寬厚仁和的皇子,此是萬民之福。

於是孫承宗更加耐心,一套動作再三教導了很多遍。

兩個時辰里,其中宮女太監一步不離在旁,似將皇長子當犯人般監視。

孫承宗已是明白皇長子的處境,對這位年輕的皇子心底更添三分同情。

「孫侍講。」

教導了這么久,宮女太監終於有所疏忽,數人離得稍遠。

孫承宗卻不意皇長子這時候低聲叫自己,但見皇長子露出了無助的神色道:「孤能有今日全拜林先生之恩,孫侍講既是林先生的得意弟子,那么孤以後也可以全心全意信任孫侍講嗎?」

孫承宗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左右,緩緩站起身來,口上卻朗聲道:「殿下所言極是,這上殿時百官屬目,越是如此步伐越當穩重,不可左顧右盼,任何時候不能失皇家風度。」

說到這里孫承宗托著皇長子的手,用力地點了點頭。

皇長子笑了,眼神格外溫暖。

孫承宗這一刻生出以死報效之心。

此刻紫禁城內那看似一眼望不到頭的甬道上。

張誠與陳矩緩緩前行。

張誠感慨道:「以前走這條道,總覺得一溜煙就能走完,眼下卻是感覺怎么走也走不完。不知是不是年紀大了。」

陳矩笑著道:「宗主爺似有感而。」

張誠道:「你看這條甬道,前前後後多少前監走過。你我看著多少赫赫一時的前人走過,現在我們也走在這里,以後還會有人走在這甬道的,只是你我看不見了。」

「古往今來,概不如此。」

「是了,新任禮部尚書廷議上已是議定了。」

「吏部左侍郎羅萬化接任。至於於慎行於東阿起復為南京吏部尚書。你看是不是又一番人來人往。」

陳矩嘆道:「是啊,官位流轉,但這幽幽深宮總是不會變的。」

「那依你看前禮部尚書林三元此去朝鮮會不會有回朝?」

陳矩滿臉凝重道:「這倒不好揣測。」

張誠笑道:「你又何必與我裝著糊塗?你我久侍聖駕,聖上的心意或多或少會知道一點。」

「陛下這一次看似重怒,有事了讓林三元回鄉教書之言,但終歸沒給他節制軍務之權,如此似有有朝一日留他回朝入閣的用意。」

陳矩道:「或許如此,但聖心總是難以揣摩。就算天子有此意,但有朝一日又是何日呢?」

張誠道:「你說的不錯,但陛下既以朝鮮之事托他看來此事未了前是不會回朝的,或許也沒有有朝一日,甚至將這有朝一日留給太子也說不准。」

陳矩躬身道:「那么宗主爺的意思?」

張誠笑了笑道:「我的意思,咱倆若有多余的注,還是押一押林三元身上。聽梅家那邊說,若是朝鮮的海貿商路打通,那么以後的孝敬最起碼還要番兩番,你不把錢看在眼底,但咱家這樣吃五谷雜糧的,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皇上那邊何嘗不是呢?」

陳矩笑著道:「原來如此,還是宗主爺謀慮周全啊!」

「不敢當!朝鮮之事還是要好好支持才是,萬萬不可讓內朝的黨爭波及於此。」

「宗主爺所見周全,陳某萬萬不及。」

ps:感謝書友三少爺的天堂成為本書第十二位盟主。</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