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1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2765 字 2020-12-19

處於深山之中的車輦館,迎來了山間第一抹晨曦。

林延潮與沈惟敬在館外一顆占地數畝的大蟠松前相對坐下。

沈惟敬長須飄飄,一副仙風道骨的出塵之樣,仿佛萬事不介懷的方外之士,此刻又垂坐在這大蟠松之下,若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林延潮上山問道於世外高人!

林延潮啟了話頭:「之前在大司馬府上匆匆一面,不曾細問,不知沈先生籍貫何處?」

聽林延潮稱自己為先生,沈惟敬微微一笑,手撫三尺長須道:「蒙經略垂詢,沈某籍在嘉興平湖縣,出自清溪沈家。」

林延潮道:「哦?前南京國子監司業沈晴峰與先生相識否?」

「正是同宗。」沈惟敬微微頷。

林延潮口中所言的沈晴峰是隆慶二年進士沈懋孝。

「原來是晴峰兄的同族,真是幸會!」林延潮與沈懋孝曾在翰林院共事。

「名家支屬,不值一提,讓經略見笑了才是!」沈惟敬坦然言道。

林延潮笑道:「那又有何妨,林某也系旁宗出身。有句話是王侯將相不問出處。」

林延潮是水西林氏一支,後來也是認宗。他借此來鼓勵沈惟敬。

林延潮又道:「事先聽聞先生獨騎孤闖倭寇大營許和,林某沒有親見,不知可否復述一邊。」

沈惟敬道:「說來不值一提,當時沈某率家丁三四人入平壤,見倭寇大營刀光似雪,劍戟森列。誠然當時沈某心底是有幾分害怕,但是想到大司馬的托付,沈某也不由硬著頭皮上了。所幸最後不辱使命。」

林延潮對左右道:「當年郭子儀六十九歲獨騎入敵軍大營,一言勸退十幾萬大軍。沈先生以望七之齡入倭寇大軍議和,如此膽色,可比之郭子儀了!」

沈惟敬哈哈一笑道:「不敢當,不敢當,不過當時倒是震懾了倭軍,倭將小西曾說,沈某這份膽色,倭人無一人復加。事後倭主平秀吉聞之,也稱沈某為猛將,想來是他們見識短淺,不識上國人物!似沈某如此之輩,其實是車載斗量,如過江之鯽。」

林延潮微微點頭,沈惟敬的交涉活動,確實贏得了豐臣秀吉,小西行長的贊賞,相反朝鮮宣宗實錄卻是極力言沈大忽悠的不是。

而最後沈惟敬也是背負罵名而死,但誰又知道當初對方獨入日軍大營議和這份膽色,現今留下的唯有大忽悠之名。

林延潮問道:「千載悠悠,能名垂青史的能有幾人。沈先生之前議和之事,三國史書都會稱贊汝的佳名。是了,那么沈先生至平壤談判,可有聽說我明國使臣之事?」

沈惟敬目視左右陳濟川,吳幼禮,林延潮道:「他們都是我最心腹之人,有什么話不妨直說。」

沈惟敬道:「倭寇狡猾謹慎,沈某多次試探,沒有得到絲毫口風,但細聽倭寇往來多次提及平秀吉坐鎮於名護屋,身旁似有熟悉大明之事的人為他參謀!」

林延潮道:「你的意思,咱們的使者降了倭人?」

沈惟敬道:「不得而知,至少目前沈某認為並無其事。」

林延潮掛念林材,陳行貴,然後問道:「那你去倭軍中詳談,可知倭軍軍中機密,陣前有何大將?」

沈惟敬道:「當時平壤有倭將五人,分稱高山,大村,五島,平戶松浦,小西德寺,沈某還問王京是何人駐扎?說是關白之孫小田八郎,但來人說八郎雖是尊重,可用事在於小西!」

林延潮微微點頭,這位關白之孫,多半是宇喜多秀家,但其幼名和通稱均八郎,後來的『五大老』之一。但沈惟敬敘述可能有誤,此人實際上是豐臣秀吉養子,其生父是宇喜多直家。當時豐臣秀吉有意將朝鮮封給對方。

至於小西德寺,就是小西行長。

平戶松浦就是松浦鎮信,其在平戶經營多年,與明朝海商有著一直良好關系,聽聞鄭芝龍之妻就是此人家臣養女。

大村就是大村純忠,此人乃長崎大名,與葡萄牙人關系密切。

五島則為五島純玄,是位於長崎外五島的一名大名。

至於高山則是不知,可能是高山重友。

林延潮心想沈惟敬倒是查得詳盡:「那依沈先生看倭寇關白所呈議和七條,聖上已是看了,廷議時朝臣皆以為倭邦多作狂悖之詞,尤其是這和親一條。除了這一條外,你看七條之中倭寇最重視哪一條?」

當初豐臣秀吉給明朝開出七個條件。

一,迎娶大明公主為日本天皇皇後,

二,展勘合貿易。

三,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

四,京城及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

五,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

六,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

七,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這七條之中,除了二,三,六三條,其他都有很大問題。特別是第一條和親,明朝有和親的先例嗎?從來沒有。

沈惟敬想了想道:「沈某以為在封貢之事!倭將小西多次提及,這一次征朝興兵是因我大明許朝鮮貢,而不許倭國貢,而且還以俺答封貢事舉例,言封貢並非難事。」

林延潮搖了搖頭,內閣給自己的意思的是許封不許貢。

就是我大明可以冊封你豐臣秀吉為國王,但是朝貢之事免提。

林延潮點點頭道:「那就以此為條件,除了封貢事外,我一律不許你答允倭國。你看如何?」

沈惟敬皺眉道:「啟稟經略,卑職以為倭人圖利也,此次出兵若不得實利,決不肯退兵。若是將朝鮮八道拿之割讓一二,其議和的把握會大得多。」

林延潮道:「你以為朝鮮會答允嗎?」

「朝鮮國弱,仰息於我大明,以倭軍脅迫之,容不得他不答允。」沈惟敬出聲道。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並非這個道理,若我要你以封貢為條件,再行一趟至倭寇大營議和如何?」

沈惟敬聞言默然片刻,然後笑道:「卑職願為經略效死!」

林延潮看沈惟敬絲毫不擔心自己的處境,不由深感佩服。

明史朝鮮史日本史上對於石星,沈惟敬二人評價不同。

對石星被下獄,明史與眾官員們對他多是惋惜之詞,朝鮮更是為石星喊冤,普遍認為他是受沈惟敬之欺。

至於沈惟敬,中朝史書上多是一並齊罵,唯獨日本人對他評價很高。

那么到底是要如何看這二人呢?

萬歷二十五年,萬歷第二次援朝戰爭時,參軍李應試曾問明軍統帥薊遼總督邢玠,廟廷主畫雲何?意思就是朝廷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邢玠對他說,陽戰陰和,陽剿暗撫,政府八字秘畫,勿泄也!

由此可見明朝對倭戰略,那就是既要保住藩國朝鮮,也要極力避免戰爭擴大化,盡早與倭國議和。原因是明朝國庫空虛,若深陷朝鮮戰事,會消耗大量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