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憑欄(2 / 2)

鍋里已有煮熟的肉和菜,春草幫兩人夾到碗里,傅瀾音嘗過,臉上便露出笑來。

「比咱們做的涮肉好吃!」

「是吧?多吃點。」攸桐見她喜歡,自然也高興。

傅昭對涮肉不抗拒,吃了些牛羊魚片和冬筍,見攸桐拿著鴨腸上下搗鼓,也試著涮了點。

別說,滋味還真不錯!

遂圍桌而坐,自挑了喜歡的菜涮著吃。

見攸桐拿著小銀勺將盤子里一團乳白黏糊糊的東西下到鍋里,又問:「那是什么?」

「蝦滑。味道很好的。」攸桐只比他們大兩歲,眉眼彎彎,顧盼間神采照人。那蝦滑脆嫩,不過片刻便已熟了,忙撈出來,稍微蘸點料,入口爽脆鮮美,簡直人間至味!

姐弟倆嘗了,傅瀾音贊嘆不絕,「比煮的好吃!比上回的蟹肉圓子還好吃!」

攸桐聞之莞爾。

倒是傅昭學了點傅煜的毛病,筷子忍不住伸進鍋里去,口中卻說著「味道還行」。

被傅瀾音直言戳破,「那是你沒見識!」

「涮肉么,誰沒吃過!」傅昭嘴硬。

鍋里香氣翻騰,蒸得屋里都愈發暖和,桌邊三人圍坐,姐弟倆吵吵鬧鬧,筷箸爭相下去,倒是有趣。吃罷火鍋,各喝一碗濃香的鴿子湯,當真是心滿意足,別無他求。

……

攸桐為這頓火鍋折騰了兩三天,雖麻煩,卻總算稍慰相思。瞧著傅瀾音姐弟倆吃火鍋時高興滿足的模樣,心里也踏實了許多——京城內外的高門貴戶,很多府上都會涮肉吃,可見是喜歡那熱騰騰圍坐吃飯的氛圍,只是滋味寡淡,不夠誘人。

她這兒鍋底味美,花樣繁多,再配上蘸料,倘若真開個火鍋店,定能顧客盈門。

只是缺人手,夏嫂一人撐不住,還是得尋個有志於此的廚娘,也得找些能照顧客人們用飯的伙計才是。

這邊默默盤算,誰知西樓里,傅瀾音吃完火鍋,後半夜卻鬧起了肚子。

病情雖說不嚴重,但高門貴戶嬌養的千金,稍微頭疼腦熱就得驚動人,西樓的仆婦不敢怠慢,匆忙摸黑去請郎中。偏巧傅家常請的許郎中因家里有事出了門,兩三日才能回來,便先請了他的高徒賈郎中。

賈郎中醫術還算不錯,來過傅家幾回,望聞問切罷,沒瞧出大毛病。

問及近日吃食,聽說傅瀾音昨日吃了血腸魚蝦之類的東西,便勸她勿貪口腹之欲,開了調理的方子。折騰了一陣,天快亮時,事兒傳到壽安堂,老夫人問起來,仆婦不懂葯方和郎中的一堆說辭,因郎中叫傅瀾音往後別貪吃,只當是昨日在南樓吃了涮肉的緣故,嘴快說了。

老夫人剛睡醒,聽見這話,便暗暗生氣起來。

眾人皆老實應了,待攸桐更添幾分敬重。

被傅煜盛怒責備的蘇若蘭則被留在朱婆婆那里,當晚沒露面,次日清早便有人來取她的衣衫箱籠之物,據說是老夫人親自開口,責罰懲治了一頓,不許再留在南樓伺候。至於責罰後如何安置,老夫人卻還沒說。

消息傳到南樓,攸桐聽了,也只一笑。

蘇若蘭畢竟是壽安堂出來的,昨日傅煜之所以盛怒,一則蘇若蘭確實舉止不端,二則險些被蘇若蘭欺瞞糊弄,在攸桐跟前丟了面子,便更增幾分惱怒。換到見慣內宅齟齬風波的老夫人那里,這就算不得大事了。

且老夫人對攸桐心存偏見,懲治是看著傅煜的面子,若嚴懲不貸,又顯得太看重攸桐。

恐怕等風波過去,蘇若蘭洗心革面,在壽安堂認了錯,還是能留在府里的。

對攸桐而言,這已算不錯了。

千里遠嫁,她在傅家勢單力孤,所求的也只這一方清凈天地而已。經這番周折,眼前得了清凈,南樓也暫時沒了烏七八糟的事,足夠她棲身。但也算不上高枕無憂——以蘇若蘭的性子,吃了這頓虧,未必會善罷甘休,防不勝防。

看那日傅煜離開時的神情,對她想必仍存誤會,若要相安無事,還是說清楚得好。

攸桐拿定主意,趁著傅煜還在府中,便做了四道美味,分開裝入兩個食盒。

一份送到住在西樓的傅瀾音手里,算是為那日的事稍作彌補。

另一份則由她拎著,送往傅煜的書房兩書閣。

……

初冬的齊州草木漸凋,滿府的老柳銀杏皆剩下枯枝,倒有幾株老槐尚存幾片霜凍後濃綠的葉,小旗幟般孤零零飄在風中。繞過曲折回廊,穿過一片鳳尾森森的修篁,朱樓臨風而立,描金窗扇,彩畫梁棟,冬日里明朗敞亮。

攸桐進府至今,還是頭一回來傅煜的書樓。

負責守在書房門庭外的是位十八歲的小將,名叫杜鶴,是傅煜的牙內親將,隨使府邸內外,即可幫傅煜操勞軍務、遞送文書卷宗,也能為府中之事傳遞消息,行軍在外,還可護衛值守,為人機靈敏銳,身手也極了得。

他也是無根漂泊之人,被傅德清看中培養,因常在府中,對傅家內務頗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