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身陷險境(2 / 2)

見此,趙弘潤在略一沉吟後,語氣凝重地說道:「剛剛得到的消息,十月初六這一日,南梁王在進攻天門關時吃了敗仗。」

聽聞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在場的諸將不禁有些茫然,隨即,這份茫然變成了震驚,變成了難以置信。

眾所周知,南梁王趙元佐乃是眼前這位肅王殿下的三伯,此人諳熟兵法、善於用兵,絕對稱得上是魏國國內屈指可數的善戰名帥。

據諸將所知,南梁王趙元佐作為當年前代東宮太子『康王趙元伷』的擁躉,曾鼎力協助後者與魏天子爭奪魏國君王之位,致使引發了大梁內戰,使得當時魏國最精銳的『順水軍』與『禹水軍』自相殘殺、同歸於盡,以至於魏國軍力大為削弱,積弱十余年。

更有甚者,魏天子最信任的弟弟『禹王趙元佲』,亦在那場內戰中身負重傷,因此隱退養病,從此不在朝野露面。

而在這種情況下,魏天子仍然沒有以叛亂謀反的罪名將南梁王趙元佐處死,只是將其流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看中趙元佐的才華,不舍得將其處死。

事實上也證明,南梁王趙元佐在被流放十七年後,依舊寶刀未老,雖說此人在隴西與秦國的戰事中並未做出什么耀目的成績,但是在上次北疆戰役期間,他卻將韓國數萬步騎耍地團團轉,縱使是在場的諸位將軍,亦不敢誇口說能比這位南梁王做得更出色。

而在事後論功行賞時,南梁王趙元佐當仁不讓奪得『北疆戰役第一功勛』的桂冠,縱使是姜鄙所率領的『北二軍』,亦只能排在前者之後。

似這等驚才絕艷的南梁王趙元佐,卻在天門關遭到戰敗,這讓在場的諸將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等等,那豈不是……」

屈塍、晏墨、翟璜三人的面色頓時就變了。

這讓清楚看到這一幕的趙弘潤暗暗點頭:這三人,才思最為敏銳。

而繼屈塍、晏墨、翟璜三人之後,公冶勝與南門遲的面色亦變得難看起來。

很遺憾,被趙弘潤寄以厚望的年輕的商水軍大將軍伍忌,是最後一個反應過來的。

見此,趙弘潤也不再隱瞞,沉聲說道:「正如諸位將軍猜想的那樣,我軍此番多半是中計了……顯然,鎮守天門關的韓將得知了靳黈軍的戰敗,可他並沒有派兵阻截我軍,而是任憑我軍從高狼一帶經過,前來泫氏縣,此人意圖,已昭然若揭……」

「好大的胃口,也不怕崩了牙。」鄢陵軍副將晏墨冷笑著說道。

可話雖如此,不難看出晏墨的眼眸中浮現幾分憂慮。

平心而論,這幾位將軍都不擔心他肅王軍被韓軍前後包圍,畢竟肅王軍有十萬之眾,並且擁有種種諸如投石車、連弩等戰爭利器,縱使被數倍的韓軍團團包圍,他們亦怡然不懼。

唯一的顧慮,那就是糧食的問題。

隨軍攜帶的軍糧,可無法支持十萬大軍吃多少日子的。

「殿下召集我等,莫非是……撤退?」

商水軍副將南門遲試探著問道。

趙弘潤聞言搖了搖頭。

固然,按照最正常的想法,明知己方很有可能中了敵軍的詭計後,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撤兵,這一點無可褒貶。

但問題是,天門關的守將,那位韓軍總帥暴鳶,會這么輕松地就讓肅王軍安然無恙地撤退?

怎么可能!

倘若趙弘潤所料不差的話,他肅王軍前腳剛經過高狼,那韓將暴鳶保准後腳就派兵在高狼築造了防御設施,部署重兵,截斷了他肅王軍的退路。

在這種情況下,肅王軍若是從泫氏一帶撤退,那么很有可能遭到暴鳶、靳黈兩名北原十豪級別韓軍猛將的前後夾擊。

因此,趙弘潤決定反其道而行。

「……此時,想必那韓將暴鳶正在高狼一帶布置防御,企圖堵死我軍。若我軍慌忙撤兵,那么必然將與暴鳶軍發生一場惡戰,到時候,韓將靳黈從背後襲擊我軍,我軍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因此,本王的意思是,不撤兵!」

「不撤兵?」晏墨皺了皺眉頭,疑惑問道:「殿下的意思是,繼續按照原本的計劃,攻打泫氏縣?」

「唔。」趙弘潤點點頭,說道:「我軍要裝出還未發覺後路被截斷的樣子,如此一來,那暴鳶十有八九不會立刻出兵攻打我軍,他多半會先在高狼布置防線,防止我軍強行突圍。如此,我軍就多了幾日的時間。」

「殿下的意思是,在這幾日內攻下泫氏縣?」商水軍副將翟璜皺眉問道。

「當然不是。」趙弘潤搖了搖頭,正色說道:「既然暴鳶要截斷我軍的歸路,那么相信他早已派人與靳黈取得了聯系,換而言之,靳黈勢必已在泫氏縣部署了重兵,拼死也會在我軍的強攻城死守城池,等待暴鳶軍的到來。這是其一……其二,若泫氏縣勢危,勢必也會驚動暴鳶提早進攻我軍。」

頓了頓,趙弘潤環視了在場諸位將軍,沉聲說道:「軍糧的問題暫且先不去管。總之,首先我軍要在不危及泫氏,不觸動暴鳶與靳黈的情況下,擺出一副即將攻城的姿態,砍伐林木打造攻城兵器……以此作為掩飾,在東側的羊頭山、西側的發鴆山,悄無聲息地迅速建立營寨。」

「……」

諸將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