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宋郡策略【二合一】(1 / 2)

『ps:唔,昨天忘記說了,10.1到10.7日為打賞加更活動,這段時間內每打賞萬幣加更一章,別嫌時間少,我怕我還不完。另外,之前還欠諸書友3章,因此目前是【0/3】。』

————以下正文————

「太子方才召你入宮,意在出兵睢陽?」

在南梁侯府的內庭,因為牽扯叛亂而剛剛被削爵為「南梁侯」的趙元佐,微皺著眉頭詢問著面前的龐煥。

現鎮反軍主將龐煥點了點頭,恭敬地說道:「是的,王爺。」

南梁侯趙元佐看了一眼龐煥,微微皺眉說道:「我已被太子削爵為侯,未免節外生枝,改改稱呼。」

聽聞此言,龐煥輕笑著說道:「以那位太子殿下的器量來說,應該不會在意這些小事……我想這次過後,王爺就能恢復爵位了。」

在龐煥看來,如果太子趙潤要弄死他們,借前一陣子的叛亂之事就足以置他們於死地;然而那位太子殿下既然肯繼續用他們,那自然不會計較這種小事。

南梁侯趙元佐聞言搖搖頭,叮囑道:「太子不介意,並不代表別人不會找咱們的的麻煩。」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國內的政敵還是有不少了,哪怕刨除魏天子趙元偲、禹王趙元佲這兩位的宗衛們,縱使在國內的姬趙氏王族子弟當中,亦有許多人對他這個與隴西魏氏關系密切的族人心存芥蒂。

除此之外,在禮部、在翰林署、在御史監,亦有不少官員因為他的做事風格而對頗有成見。

雖然總得來說有太子趙潤庇護著,但要是三天兩頭因為一些小事而被人彈劾,縱使是南梁侯趙元佐也會感到很煩。

「總之這段時間,還是謹言慎行為好。……尤其是你,剛剛執掌鎮反軍,朝廷對此時頗有成見的。」趙元佐叮囑道。

聽到趙元佐的叮囑,龐煥點點頭說道:「末將記住了。」

趙元佐點點頭,這才具體詢問起龐煥接到的命令。

龐煥遂說道:「具體的,太子並未透露,他只是命我盡快整頓鎮反軍,恢復軍隊的戰力,討伐占據睢陽的大盜桓虎,作為將功贖罪。」

「桓虎?」

南梁侯趙元佐捋了捋胡須,皺著眉頭說道:「這個桓虎,是個硬茬啊。」

龐煥亦點了點頭。

其實在近一年多來,在南梁侯趙元佐率領鎮反軍圍剿北亳軍的期間,就已不止一次跟桓虎的睢陽軍交過手,他自然清楚,桓虎早已與北亳軍的首領宋雲暗中勾結——桓虎需要宋雲在宋郡的人脈與威望,好在宋郡站穩腳跟;而宋雲呢,也需要聯合桓虎這個擁有不俗軍隊力量的外來軍閥,抵抗來自魏國朝廷的逼迫。

暗處的北亳軍,再加上明處的睢陽軍,這兩者聯合一致,亦曾使得南梁侯趙元佐當初在宋郡圍剿北亳軍時,一度陷入進退維谷的局面。

正因為清楚這一點,南梁侯在得知太子趙潤的命令後,詢問道:「除我鎮反軍外,可還有哪支軍隊參與出兵宋郡之事?」

在他看來,太子趙潤倘若是當真想弄出什么成績來,那么,除了他鎮反軍進攻睢陽外,也必須再派一到兩支精銳之師牽制住北亳軍,否則單單鎮反軍,只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聽聞此言,龐煥遂解釋道:「除了末將以外,太子還召見了百里跋的副將李岌,徐殷的部將蔡擒虎,以及朱亥的部將周奎,令他們三人將各自的原班人馬,從禁衛軍中再拉出來,恢復浚水軍、成皋軍、汾陘軍三支軍隊……聽太子的意思是,他有意叫這三支軍隊駐守睢陽、昌邑、任城,牽制北亳軍。」

「唔?」南梁侯趙元佐聞言皺了皺眉。

他倒不是看輕浚水軍、成皋軍、汾陘軍這三支軍隊的實力,問題是,這三支軍隊的人數加起來也不見得超過五萬,這點兵力,如何壓制地住北亳軍?

縱使是南梁侯趙元佐,此時不禁也有些迷惑。

而與此同時,趙弘潤已在沈淑妃的凝香宮陪母妃一起用過了午飯,又在文德殿小歇了片刻,這才回到了垂拱殿。

此時,垂拱殿內的諸位大臣,已在偏廳用過了由尚膳局准備的飯菜,隨即便繼續開始了批閱奏章的任務。

而待等趙弘潤來到垂拱殿時,殿內的大臣正因為個別幾份奏章閑聊著。

「聊什么呢?」

見幾名大臣聊得熱切,趙弘潤笑著走入了殿內。

由於一個時辰前,趙弘潤就已經吩咐小太監高力傳達垂拱殿,令垂拱殿這邊一連草擬了好幾份詔令,因此,殿內的大臣們倒也不懷疑這位太子殿下是在偷懶。

「太子殿下。」

原戶部尚書李粱手中捏著三份奏章,笑著說道:「我等是在討論這三位大人的辭表。」

趙弘潤接過那三份奏章瞧了兩眼,這才明白,李粱口中所說的「三位大人」,指的即是吏部尚書鄭圖、兵部尚書陶嵇以及戶部尚書楊宜這三人。

「幾時呈上來的?」趙弘潤隨口問道。

「估計有幾日了。」藺玉陽回答道。

趙弘潤翻開奏章,瞥了一眼內容後落款處標注的日期,換算了一下後,這才發現正是他父皇於甘露殿下詔冊立他為太子的當日。

「呵,挺識趣的嘛。」

趙弘潤哂笑一聲,不過再一看奏章的內容,他臉上的表情就變得有些微妙起來。

也難怪,畢竟鄭圖、陶嵇、楊宜這三人的辭表,從字里行間透露出來的訊息,證明這三人根本就不是真心辭官,而是以退為進、借表達忠心想保留如今的官職而已。

不過這也不奇怪,剛剛當上尚書沒幾日,誰肯真心退下來呢?

「唔……」

沉吟了一番後,趙弘潤走到自己的座位,隨後將這三份辭表丟在案幾上。

由於前幾日事物繁多,他還真沒閑情處理這件事,不過既然今日碰到了,趙弘潤倒也不介意聽聽這些內朝官員的意見。

「諸位怎么看?」趙弘潤問道。

可能是還沒有適應「內朝大臣」這個角色,殿內諸大臣面面相覷,似乎仍無法接受太子殿下竟然會詢問他們有關於任免尚書一事的意見。

而就在這時,就聽有人鎮定地說道:「在下認為,應當另擇人選!」

「……」

殿內諸人下意識轉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這才發現,方才說話的竟是張啟功。

「另擇人選?」虞子啟露出幾許古怪之色,略帶譏諷地說道:「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這三人,可是張大人推舉的吧?這今日張大人卻……呵呵,張大人還真是薄性啊。」

張啟功當然知道虞子啟這是故意刁難他,畢竟他曾力主舊太子趙譽罷黜了藺玉陽、虞子啟、馮玉三人的官職。

「此一時彼一時也。」張啟功站起身來,正色說道:「所謂食君祿、忠君事,當初雍王殿下委用在下,在下自然要為雍王的利益考慮……包括罷黜藺大人、虞大人與馮大人;而如今,在下已決心為太子殿下效力,自然一切要以太子殿下的利益為主……」

「……」

聽著張啟功那直白的話,內殿諸大臣不由地眼角抽搐了幾下。

其實道理他們都明白,而虞子啟也只是看張啟功不爽而譏諷了一句而已,只是沒想到的是,張啟功居然解釋地如此直白,這反而讓虞子啟感到有些尷尬。

見殿內的氣氛有些尷尬,趙弘潤笑著岔開話題道:「既然內朝出現分歧,那投票表決好了,唔,啟功的意見是「罷黜」,諸位呢?……李粱大人,要不你先來?」

李粱知道趙弘潤是想緩和氣氛,非常配合地故意嘆了口氣,隨即表情古怪地幽幽說道:「既然太子殿下詢問在下這個被楊宜取而代之的原戶部尚書,那在下可就要站在張大人這邊了……」

縱使趙弘潤等人明知李粱是故意作怪,卻也忍不住笑了出聲。

而此時,李粱這才擺擺手,笑著說道:「玩笑玩笑,李某可不敢假公濟私、伺機報復。」說罷,他收起了笑容,正色說道:「李某以為,鄭圖、陶嵇、楊宜,太子殿下不妨先用他們一陣,這有利於太子殿下將朝野的勢力擰成一股……」

「臣附議。」禮部尚書杜宥符合道。

一圈下來,除了張啟功表示反對委用外,其余內朝諸臣都傾向於李粱的意見。

道理很簡單,鄭圖、陶嵇、楊宜,這三位朝臣是由舊太子趙譽提拔起來的,若是太子趙潤將其罷黜,難免就會讓雍王黨這一撮人失望——雖說以目前趙弘潤的權勢來說,就算雍王黨勢力不支持他,也絲毫不會影響趙弘潤的太子地位,但說到底,這對於日後要執掌整個魏國的趙弘潤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

皇子可以朋黨,但對於君王,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因此,依舊重用鄭圖、陶嵇、楊宜三人,借此將雍王黨那一撮人拉攏到太子趙潤這邊,這才是上策。

至於日後鄭圖、陶嵇、楊宜三人若是犯下了什么過失而遭到罷黜,那就不關趙弘潤什么事了。

「好,那就讓他們三人留任吧。」

趙弘潤輕飄飄地就決定了鄭圖、陶嵇、楊宜三位朝中尚書的任免之事。

看了一眼殿內諸人臉上的笑容,張啟功面無表情,一言不發。

別看七票對一票,仿佛張啟功輸了,但事實上,以張啟功的才智來說,難道果真不懂得這個道理么?

當然不是,只不過,以他目前的立場來說,他必須這么說,借此向太子趙潤表明,他已跟過去、與雍王黨劃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