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聖旨下(1 / 2)

留下目瞪口呆的徐申,徐謙去尋了王艮,狠狠地將報紙拍在王艮的案頭上,道:「王先生,這是怎么回事?」

王艮面帶笑容,並沒有撿起報紙來看,淡淡地道:「徐公子似乎有什么誤會?」

徐謙的氣勢頓時弱了下來,苦笑連連道:「日防夜防,卻還是防不住,在這報紙里頭,你們王學的文章怎么占了六成之多?你是不是把其他的編撰都收買了?」

王艮正色道:「諸位編撰都是鼎鼎大名的大儒,財帛能動他們的心嗎?他們不過是與老夫每日討教,深有感悟,因而對我王學有了興趣而已,所謂學無止境,吾當上下求索之,便是這個道理。」

徐謙真是無言以對,心里暗罵那些所謂的大儒沒有節操,可是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罵也沒用了,只是搖搖頭道:「罷罷罷,我不管了,你們愛鬧就鬧去吧。」

他轉身要走,王艮卻攔住他,道:「徐公子何故如此?有話好說嘛,來,坐下說話。」

徐謙不情不願地坐下,臉色緩和了一些,道:「其實王先生的心思,學生不是不知,只是有些時候,學生也有自己的考量,還請王先生多少顧忌一些。」

王艮顧左右而言他道:「商家之罪形同謀逆,按理應當抄家滅族,便是有文毅公蔭庇,只怕也逃不掉了,只是過了這么久,為何朝廷遲遲不下處分?」

徐謙對商家的事已經沒有了興趣,他整垮商家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為叔父討個公道,現在商家已經完了,和他沒有了多少關系,不過王艮突然提到此事。倒是讓徐謙有些奇怪,忍不住道:「怎么?王先生不只關心王學,連這種事也關心么?」

王艮風淡雲清地道:「知行合一,明悟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否則這書讀來何用?學以致用嘛。」

他拿起自己書桌上的茶吃了一口,慢悠悠地道:「老夫以為,朝廷之所以遲遲不下旨意,最重要的還是這用人上頭。商家為禍了這么多年,為何無人告發?每年他們的商船下水。這么大的動靜,難道其他人都是瞎子聾子?朝廷不放心啊,可是這家遲早要抄的,宜早不宜遲,眼下朝廷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下旨從京師派出欽差,另一個就是讓浙江官員就地差辦,若是派人從京師來,時間上只怕不夠,況且欽差到了這里,兩眼一抹黑,最後還是要依賴本地官員。可是讓本地官員處置。朝廷未必放心。」

徐謙聽他高談闊論,忍不住道:「說了這么多,先生的目的是什么?」

「隨意閑聊而已,徐小友為何對老夫總是提防。似乎老夫的一言一行都帶有目的似的?」王艮含笑,繼續道:「不過這件事還真和你有關系,當今皇上聖明,豈會不知這里頭的貓膩?他既不放心。那么就必定要委派人巡查,只是在這浙江實在沒有信得過的人。倒是徐公子深得聖眷,很對陛下的胃口。」

徐謙不由道:「這個你也知道?」

王艮正色道:「若連這個都不知道,老夫的這些年算是活到狗的身上了,你一介生員也敢辦報,便是尋常官員,誰敢給你支持?你這明報背後若無宮中支持,只怕早已以蠱惑人心、妖言惑眾的罪名查抄了。」

徐謙皺眉道:「你的意思是說,到時可能會有聖命,讓我來查抄商家?」

王艮搖頭道:「是巡查,而非查抄,你一個生員並無一兵一卒,拿什么查抄?不過老夫倒是能幫襯一二。」

徐謙忍不住問:「幫襯什么?」隨即又覺得王艮說了這么多,定是有什么陰謀,於是打了個哈哈道:「你說了這么多,無非就是希望我求你罷了,不過我現在最緊要的是讀書,至於那什么查抄商家和我沒什么關系,我無官無職,朝廷怎么會尋到我的頭上?王先生,奉勸你還是像我一樣踏踏實實做人的好,不要老是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好啦,好啦,不和你說了,告辭!」

王艮笑了笑,道:「那就拭目以待罷。」

到了下午,王公公卻是來了,這一次和以往不同,最近幾次過來,王公公都是憂心重重,今日那張憂國憂民的臉倒是緩和了一些,不過神色還是很緊張。

「徐公子,我們進里頭說話。」

王公公朝徐謙努努嘴,隨即尋了個安靜的地方,王公公正色道:「徐謙,有中旨。」

徐謙愣了一下,道:「莫非宮里的處置下來了?」

王公公點點頭,不過這里沒有外人,王公公也沒有虛禮客套,直接將中旨送到徐謙的跟前,道:「你自己看吧。」

徐謙取了中旨大致看了一眼,不由松了口氣,雖然他知道宮里必定不會降罪,可是在結果沒有揭曉之前,心里終究還是有幾分不安,現在宮里既然沒有追究,他的心情也不由輕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