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哭笑不得(1 / 2)

楊一清致仕的消息傳出,一時之間,輿論又是嘩然。

大家意猶未盡啊,本是痛打落水狗,誰曉得楊一清不如想象中堅強,這倒也罷了,天子居然同意了楊一清的致仕。

國朝雖然有秋後算賬的規矩,可是現在,宮里的態度已經表露無遺,就是現在,宮中不打算追究,至於那些彈劾奏疏,自然也不會去核實,不核實就是不折騰,想看笑話或是看楊一清問罪,只怕要失望了。

可是無論如何,整垮了一個內閣學士,足以讓大多數人彈冠相慶,人就是如此,參與其中了某一件事,雖然可能你的力量微乎其微,可是一旦成了,便不免飄飄然,覺得有自己一份功勞,朝中少了個奸相,自家為社稷為江山做了許多貢獻,當然他們不指望表彰,大家還是很有覺悟的,人人都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紅領巾。

只是接下來,卻有兩個消息讓京師一片哀鴻。

先是京師放出一個消息,說是南京刑部官員張璁,加南京戶部尚書,太子少傅,准予入閣參贊軍政。

張璁是誰,許多人一頭霧水,雖然這家伙聲名狼藉,可惜畢竟只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一個這樣的人物,當然極少人關注,這其實也是小人物的悲哀,大人物有天然的優勢,就算今兒清早喝了什么茶,早上幾點到了值房點卯,都可以成為坊間的話題,大家紛紛猜測,大老爺清早喝著茶是什么用意。為何當值這么早,又或者這么遲。再或者這么准時。

可是小人物呢,無論你再如何嘩眾取寵。再如何上躥下跳不甘寂寞,基本上也無人會理會你,若你有本事,奸殺一條母狗,這倒是能引起嘩然,只可惜,大家只會記得有個喪盡天良的家伙喪盡人倫,和禽獸無異,可是大多數人。依舊不會記得你的名字。

張璁就是如此悲劇,大家都曉得,有個大禮議時上書給嘉靖送溫暖的王八蛋,但是極少人會注意到他的名字,注意到他的身份,就算一時記住,用不了幾天,多半張璁就記成張三或者李四去了,再過幾天。多半早就拋去了爪哇國。

可是就這么一號聲名不顯的人,居然要入閣,這倒是著實讓人目瞪口呆,後來有好事者一查。更是駭的無言以對,原來這個家伙,就是大禮議時和大家唱反調。前幾月還上陳一本道經的張璁,這個王八蛋。居然能入閣。

大家憤怒了,張璁都能入閣。還有誰不能入閣?天下這么多朝廷命官,就算是一坨牛屎,怕也比他有資格,論出身,他雖是二甲進士,可是排名靠後,論資歷,他不過是南京刑部的一個堂官,連佐官都不算,論節操,那就更不必比了,這廝就是個不要臉的無恥之徒。

可是偏偏,他入閣了,內閣首輔楊廷和沒有反對,可能就算反對,多半也是無效,因為天子和楊廷和的權利,其實早在數年前就悄然發生著變化,此時的楊廷和,顯然不如從前,再者,現在朝中一分為二,意見不能統一,而反對天子,必須要大家齊心協力,可惜的是,現在的時局,並不能滿足這個條件。

於是乎,除了許多奏疏遞上去,然後宮中一點動靜都沒有,仿佛是鐵了心一般,最後,大家默認了這個事實。

當然,也有一些人玩起了古代先賢的把戲,有人就在午門外頭撞牆,很不幸,宮牆比他的腦袋要硬,然後這位腦袋開花的家伙直接被人抬去送醫了。

更多人,突然變得謹慎甚微起來,因為這無疑是一個可怕的信號,而這個信號的傳遞者正是天子,天子顯然已經不耐煩了和大家嬉皮笑臉的游戲,見時機成熟,已經決定展現自己的權威了。

出身不好又怎樣,沒資歷又怎樣,不要臉又怎么樣?只要朕高興,他就可以入閣,可以把持國器,可以手握天下權柄。明白了嗎?天子現在要的是聽話的臣子的,聽話的,你就算是三無人員,照樣給你豐厚的待遇,可是不聽話,便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嘉靖在不經意之間,顯露出了自己的鋒芒。

而對此……楊廷和無動於衷,他只是看著一份戶部遞來的奏疏,臉帶微笑。

徐謙的心……太大了……已經大到楊廷和根本不能容忍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