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攻守同盟(1 / 2)

嘉靖的兩個決定,顯然有深層的用意,讓許多人難以消化,一時之間,竟是不曉得如何是好,此事畢竟太過突然,也太讓人咋舌,其實大多數人,到現在都還沒有把兩件事消化掉。

嘉靖的臉色也越來越差,他搖了搖手,道:「都退下吧。」

滿殿的文武官員,不得不碎步退出去。

徐謙卻是很默契的沒有走,因為他知道,嘉靖肯定另有安排,或者說,還有話要和他說。

除了這一對君臣之外,殿中空無一人,嘉靖掙扎著要下榻,徐謙忙道:「陛下還是躺著歇了吧。」

嘉靖搖了搖頭,臉色似乎有了些光澤,趿鞋起來,微顫顫的走了幾步,他突然冷笑道:「朕還沒有到那個地步,還不至於每日在病榻上,有些話,朕必須要交代一下。朕的身子確實是不成了,今日不知明日事,所以朕方才才做出這些安排,你明白朕的意思了吧?朕的皇子還很年幼,朱載基你是已經見過了,方才你的應對很好,你明白朕的擔心嗎?朱載基年紀太小了,一旦朕有不測,朝中必定生變,皇子年幼,又非嫡子,大臣們極有可能以社稷的名義,另擇賢主,朕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個,英宗的先例,可是歷歷在目啊。」

嘉靖所說的是英宗先例,其實就是土木堡之變之後,明英宗被瓦刺所虜,國中無君,為了安穩人心,大明的百官們並沒有選擇英宗皇帝的兒子登基,理由是當時英宗的兒子年紀太小。不能擔當大任。最後選擇的是英宗的弟弟。

你看,所謂的祖宗之法。在大臣們眼里,其實就是夜壺。該用的時候他們會拿出來用,可是不想用的時候,就能提出更加振振有詞的理由出來。

嘉靖擔心的就是這個,現在不立太子,等到將來,自己真的不成了,年幼的朱載基,憑什么登上皇位?

而現在大臣們又如此反對,而且態度如此堅決。嘉靖就不得不留一手了。

徐謙沉默片刻,道:「陛下的意思是……」

嘉靖淡淡道:「朕相信你,所以這世上,唯一可以托付的,也就是你而已,知道朕為何要讓你封王嗎?因為朕有一件大事讓你去辦。」

說到這里,嘉靖拼命咳嗽,仿佛抽風機一般的哮喘起來,徐謙連忙將他攙扶到了榻上。嘉靖才好過一些,冷冷道:「朕要你向朕起誓,吾兒朱載基,必定要登上大寶。朕,不願做正德。」

嘉靖其實許多時候,都在和正德比較。在嘉靖看來,正德的智商太低了。而正德悲劇就在於,他沒有兒子。一個沒有兒子的皇帝,最後卻是便宜了別人,便宜了別人倒也罷了,更可怕的問題在於,人家還要建宗廟,壓根就沒有把你當一回事,古人講究香火的延續,因為只有香火延續,自己的子孫依舊還能做天子,大家才不敢黑自己,而正德恰恰因為無嗣,後世不少人對正德極盡抹黑之能,卻是無人制止,為何?無非就是你們黑正德管我毛事,你們黑的越凶,反而襯托了老子的偉大,因此基本上,正德被黑是常態,不被黑才是出奇了。

嘉靖當然不願意做正德,他必須保證自己的兒子能登上大寶,這一點十分重要,偏偏這個兒子,年紀太輕,連站都站不起來,連話都不會說,如此幼主,一旦自己駕崩,後果是災難性的,所以他必須依靠徐謙。

徐謙點點頭,道:「假若真有那一日,微臣可以起誓,微臣定扶保太子殿下登基。不過……」徐謙沉吟了一下,道:「微臣有些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嘉靖點頭:「你我之間,沒必要藏著掖著,有什么話,但說無妨。」

徐謙道:「微臣以為,張顯作亂,有許多疑竇,張顯要保證自己作亂成功,就必須拿到遺詔,可是陛下……若是遺詔不是內閣大臣所書,又怎么可能算數呢,因此,微臣以為張顯必定私通了內閣大臣,可是具體私通到了什么地步,微臣卻不知道,這件事,要不要查一查。」

所謂私通內閣大臣,眼下大明朝的內閣大臣只有一個,傻子都知道,徐謙要說的是楊廷和。

嘉靖卻沒有怒氣沖沖,淡淡的道:「會查辦出來的,這件事,你就不必過問了。」

徐謙點頭,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