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美人心計(1 / 2)

御馬監事涉到了張顯謀反一案,可以想見,這上上下下的人都會徹底的清洗一遍,到時候不曉得有多少人人頭落地。

而對其他人來說,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徐謙許諾這春生的太監在御馬監里任職,讓春生大喜,他原本只是貴妃跟前的太監,說句實在話,在宮里屁都不是,黃錦這樣的人,多半連瞧都不會瞧他一眼,宮里的貴妃多著呢,陛下根前的太監,兩宮太後跟前的太監,還有皇後娘娘身邊的太監,更不必說各監各司各局的大太監,誰都不是輕易好惹,可是現在徐謙直接許諾了御馬監的差事,而且還是掌印或者提督。這對春生來說,意義就全然不同了。

假若是御馬監掌印,誰都知道,這宮里有兩個最重要的衙門,一個自然是這司禮監,另一個則是御馬監,司禮監負責蓋印,擬詔,甚至是批復內閣的票擬,權力之大,足以讓人咋舌,假若非要和外朝對比的話,司禮監就相當於內閣,不但在宮里一手遮天,而且大多數時候,對外朝的影響力也極其巨大。

而御馬監看上去和弼馬溫差不多,實則卻是不然,因為御馬監主持宮中的防務,監督天下的軍馬,比如邊鎮的監軍,就都是御馬監指派,除此之外,御馬監還統領勇士營,乃是宮中第二權利機構,實力不小,因此,司禮監的大太監,往往都是宮中一號人物,而御馬監的掌印,則是穩打穩的二號人物。

春生自己曉得自己是什么東西。和徐謙更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此時跑來傳遞一個音信。徐大人居然直接說是要替他出面謀一個御馬監的重差,他頓時心花怒放。若是別人說這種大話,春生或許不信,可是徐大人是什么人,就算黃錦那邊不肯賣徐謙的面子,只要徐謙直接去找天子打個商量,天子會不賣面子?

春生連忙感激涕零的拜謝,道:「奴婢願為大人上刀山下火海,皺一皺眉頭就對不起大人的在栽培之恩。」

徐謙微微一笑,道:「你要為劉貴人上刀山下火海。罷了,你回去吧,告訴劉貴人,就說她的話,我已經知道了。」

春生忙不迭去了。

…………………………………………………………………………………………………………………………………………………………

後宮的某處側殿里,劉貴人正焦灼不安的等待著消息。

劉貴人家世並不好,父親只是個秀才,和其他的嬪妃相比,娘家實在是寒酸無比。可是家世不好卻是擋不住運氣好,某日嘉靖臨幸,她竟是有了身孕,嘉靖此前不知臨幸多少女子。可是有孕的卻是一個都沒有,劉貴人算是撞了大運,此後。劉貴人更加爭氣,還生了個兒子。

母憑子貴。劉貴人本是個宮中不起眼的角色,可是很快。就列為了貴妃。

其實單單如此,就可見嘉靖對這個兒子的重視,嘉靖登基也有八九年,可是此前,一直沒有子嗣,甚至於嘉靖自己都懷疑,是不是自己和正德一樣生不出兒子,而如今喜得貴子,終於了卻了一樁心事,大喜之下,便取名為朱載基,載基二字若是細心品讀,其實就是承載基業的意思,當時的嘉靖,對這個兒子極為喜愛,取了這個名字,早已被各方猜測,甚至早有人認為,此子極有可能被嘉靖寄予厚望。

而劉貴人從一個個小小嬪妃,卻是一下升格為貴妃,成為僅次於正宮之下的人物,也可見嘉靖的心情。

只是劉貴人卻是深知,雖然如此,可是自家的兒子想要做皇帝,卻是難上加難,大明朝的制度便是如此,大臣們的意思更不能忤逆,一個庶子,怎么可能成為太子?

可是今天夜里發生的事,就好像做夢一樣,先是傳出炮響,嚇得她花容失色,緊接著卻是慈寧宮那邊突然命人抱了朱載基去,再後來朱載基又去了大高玄殿,早有人從那邊傳報,將那里的事一五一十的稟告到劉貴人這里來。

先是聽到大臣們極力反對,劉貴人頓時臉色鐵青,可是當聽到徐謙率先拜倒,稱呼朱載基為太子殿下,在他的帶領下,一批大臣異口同聲的向朱載基行禮,劉貴人眼眸一亮,機會來了。

都是女人,誰不希望自己更得寵一些,同樣,自己的兒子也是天子的血脈,憑什么就不能做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