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那個人(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07 字 2020-06-25

……從紫禁城回來胡部堂依據下面的各種奏報,趕著整理書寫成文。皇帝自然沒工夫慢慢地那些散亂零碎的材料,整理清楚胡部堂來做就可以了。

就在這時,燕若飛到書房來了,胡部堂雖然正需要安靜的環境思考,但見燕若飛到書房來也馬上將筆擱到了硯台上:燕若飛不是個馬虎的人,過來應該有較重要的事要說。

果然燕若飛拜道:「稟胡公,剛得的消息、兩件事。」

「說。」胡瀅停下手里的所有事。

燕若飛道:「第一件,桃花山庄的庄主彭天恆死了,張平安殺的,另外抓捕了幾個亂黨。第二件,上回胡公交代的『小事』有消息,密查到張平安是養子。」

「呈報我。」胡瀅伸手要過來,是關於桃花山庄那事兒的文字,他要先弄清楚人事情的來龍去脈,到時候皇帝問起才好回答,他一面一面又說,「把頭顱傳到京師來,用冰和鹽保著。」

「是。」

「沒有關於張平安的呈報?」胡瀅翻了幾下問道。

燕若飛沉聲道:「依胡部堂之命,我找的心腹暗查,沒弄出動靜,也沒有片紙記錄,辦事的人回來只是口述。」

胡瀅點點頭。

燕若飛道:「張平安縣試府試之前找本縣生員保舉,可能那幾個上元生員並不了解實情,至於籍貫案檔上都沒記載張平安的真實出身,只寫著是上元縣張九銀長子。所以這事兒一開始沒什么問題。但咱們的人暗訪了幾個附近年齡大的鄉親百姓,總算知道了實情;那張九銀之妻二十多年前並沒懷孕,忽得一子,鄰里都知道是撿來的,不過住宅變遷人口流動,很多知情的人一時難以找到了。」

「撿來的……」胡瀅心下隨意一算,濃眉微微向上一挑,二十二年前是什么時候?這個時代重男輕女,棄女嬰的事兒更多,一個男嬰又沒毛病卻不是容易撿到了,莫非那張平安的親生父母遇到了什么事?當時建文朝滿朝文武都在南京,家破人亡的很多,無法排除張平安就是其中誰家的嬰兒。

胡瀅沉吟許久,說道:「就算他的身世有問題,但本人應該沒什么事,前不久才截獲了一份重要密信,現在又殺了個亂黨,不會與亂黨有什么關系。」

「是。」燕若飛應了一個字,並不發表自己的法,他只是在敘述事情而已。

胡瀅實在不想搞張寧,因為他知道張寧和楊士奇的女兒有關系,這年輕男女之間的事兒怎么說得清道得明?而且張寧又和東宮的幾個人多少有交情,除開楊士奇於謙,那個呂縝別人不知道,胡瀅還不知道他和東宮眉來眼去?總之比較麻煩,也許抖出來倒霉了張寧一個人並不會牽涉太多、不算嚴重,可總之是件得罪人的事兒……今天胡瀅見到朱棣,覺得皇帝好像又老了一頭,精神氣色明顯不如去年了。

「這件事不要張揚,就咱們幾個人知道。」胡瀅抬起頭來囑咐道,「張寧在老夫手下當差,人沒問題,便與咱們無關;至於這人的科舉資格、出身案檔上有問題,那是地方官在任時的疏忽,論責也輪不到咱們頭上。」

「是。」燕若飛還是簡單的一聲。

胡瀅抬起手又放下,做了不少瑣碎而沒用的動作,心緒仿佛不怎么平穩,他又說:「只是……此人終究不太清白,多少要防一下,不能讓他參與機密之事。查獲桃花山庄的功勞,盡量算到吳庸頭上……可這樣一來楊士奇那邊會不會對我有意見?」

他有點舉棋不定,其實這一點是胡瀅的長處也是短處,他這些年來總是能做到左右逢源兩邊不得罪,可同樣影響了他的成就,優柔寡斷總會錯失一些機會的。

不過很快他就無須自己拿主意了,朱棣幫了他的忙,讓他沒有了選擇。

胡瀅整理好奏章遞上去後,很快朱棣又召見面談了一次。朱棣問起人是誰殺的,胡瀅只好說了張寧,吳庸在南京總不能跑到揚州地面去殺人;然後又問密信是誰截獲的,胡瀅提了下吳庸,最後還是沒法避開張寧。

朱棣很快就記住了張寧這個人,說道:「他能在短時間之內就做出成效來,此人是能辦事的。你給他多一些權力,讓他順著查下去,查出那個人究竟在哪里!」說著說著,朱棣的語氣逐漸變急。

「那個人」的陰影一直縈繞在皇帝的內心深處,而現在那份字跡更加刺激了他。仿佛「那個人」非常近,閉上眼睛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他的氣息。

胡瀅還有啥辦法,皇帝都親口提了,那是聖旨,如此一來也就不用糾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