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老臣欲歸而不得(1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34 字 2020-06-25

更新時間:202--25

羅幺娘幫張寧出了個主意,戲班子由她先帶回去來一個「先斬後奏」;然後叫她爹邀請同僚聽戲時把張寧一起請過去,讓他們有個見面的由頭見上第一次,以後開始來往就會變得自然而然。

等那些戲子進了楊家,楊士奇聽說了這事兒,立刻就明白了個大概。不過他表現得不置可否的樣子,倒讓羅幺娘有點著急,一個勁在他面前說張寧的好話。楊士奇摸著胡須微笑著聽她說話,依舊不表達自己的態度。

楊士奇不是一個會被別人左右自己想法的人,任你說出花來他心里自會有數。當今天子那么重用楊士奇、太子也把他當國士待,不是沒有道理;朱家父子倒不是因為喜歡楊士奇這個人,實際上楊士奇從來不去討皇上的歡心,有時候他覺得不好的事如論如何也不贊成,當時皇帝會有點生氣,可每每氣消了都會發現楊士奇的話真的不錯,聽士奇的能解決問題……這樣時間一長,洪熙帝凡事總要問楊士奇的法,如果楊士奇不同意,天子就會多想幾遍。

當然楊士奇也不是那種直接罵皇帝背德的言官,和所謂的「直臣」又有不同。除非皇帝拿不定主意,確實想聽聽別人的意見,這種時候他才會說出自己的見解並堅持到底;如果天子已經下旨了、已經決定的事,他是不會去對著干的,私下也從不說上頭的好歹。這樣一個務實而有品行的大臣、又是朱高熾的東宮故吏,遂被朱家父子當成一塊寶。

對上的態度是這樣。但他對下就不會那么縱容,比如對羅幺娘的兒女親事,會有自己的主見……本來羅幺娘也很敬重她爹,楊士奇的法對她影響很大,或許發生矛盾時根本用不著楊士奇強行干涉,她也會聽的。

羅幺娘說了很多好話,用非常期待的目光著他:「爹,成不成你就給句話嘛!」

「我沒見過張平安,只是有所耳聞一些他的事,你讓我說什么?」楊士奇頓了頓,又問,「那戲班子花了他多少錢?」

羅幺娘一下被問住了,不好意思地說:「這個我真沒不知道,不過他說戲曲是他寫的,自家搗鼓的東西應該花不了多少。」

「叫那戲班子里的人過來問問就知道了。」楊士奇道。

羅幺娘不解道:「這種細枝末節爹干嘛親自去過問?」

楊士奇笑道:「瞧人可不是細枝末節,一個人要會做事定然先會做人。何況你談婚論嫁,以後得跟他過日子,暫不說能不能過得風光,少吃些苦頭少些顛沛流離總是好……」

他說著說著笑容里便露出一種滄桑之感來,好似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大人,帶著個兒子在羅家的生活,酸甜苦辣嘗得不少。

羅幺娘便依了楊士奇的話,出門叫人去傳了兩個戲班子的人過來。一個領班年紀比較大,其實在戲台上旦角生角才最重要,在戲班子里也比較有地位,不過這些戲子多是一個家庭成員為主,年紀大的輩分高;另一個是個後生,自稱是領班的女婿。

楊士奇穿著灰棉襖,但架勢起來很有身份,連張家那官的「未來夫人」也站在他旁邊,可能是這家的家主,那領班的老頭就跪地說話,另一個人跪著問安。

楊士奇和藹地叫他們起來,委婉地問他們的身價。不料領班的老頭口氣不小,說出來嚇了羅幺娘一跳:「在南京時就有人出五千兩買咱們一套班子。」

羅幺娘當即就一臉不信地提醒他:「好好說話!」

這時一個奴仆的價格和一匹馬差不多,十幾個人能值多少,加上樂器戲服道具等物,一二百兩就了不得!難怪羅幺娘覺得是天方夜譚……(五千兩大約相當於現代三四百萬塊,放哪兒也不是筆小數目。)

那領班正色道:「小的哪敢說胡話誆您?《牡丹亭》的曲出自『曲中謫仙』蘇公子之手,傳言蘇公子耗時數年一心求南北曲之突破,一朝面世便被封為最時興的『蘇腔』,自成一派。而咱們這個班子是第一撥會唱蘇腔的人,又是南京城新起之秀顧春寒親自教習。顧春寒何許人?江浙最富最有才的四大公子至今未見過她的真面,四公子求見尚且不得,況凡人乎!小的不是說大話,就算以後有班子學會了蘇腔,也肯定唱得沒咱們好!咱們《牡丹亭》戲班就這來頭,幾千兩還不值?有人要出五千兩尚且沒買成,說不定身價不值這個數。」

羅幺娘皺眉道:「不是說你們的戲曲是出自張平安之手,又怎么變成什么蘇公子、顧春寒了?」

領班的說:「蘇公子做的曲,顧夫人教習的戲,而新出名的平安先生先寫的話本,後改的詞。曲、詞、戲,這三樣要做好都不容易,不過相比之下詞是最容易的,小的說得可對?」

楊士奇點頭道:「他說得沒錯,一般的文人用心就能寫出個還行的本子,要搬上台子演出來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