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得讓人說話(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21 字 2020-06-25

張寧也趁機能有說話的余地,忙道:「朝中文武百官無不翹首盼著殿下早日歸朝。微臣受楊少保敦敦叮囑,路上不敢稍有停留,遂馬不停蹄前來迎接殿下。」

朱瞻基一副虛弱的樣子,在眾人的攙扶下坐到椅子上,卻不忘問道:「先帝何時駕崩,你在路上幾天?」

「回殿下的話,先帝於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巳時駕崩。微臣當日受命出發,方才才到南京,用時四天四夜。」張寧言辭清晰利索地答道。

北京到南京路程遠達兩千三百多里,皇帝駕崩四天遺詔就到了太子的手里,這個效率在明朝已是十分難得。朱瞻基一聽自是不會怪罪張寧在大殿上睡著的事。

這時旁邊一個老頭向周圍的人示意,很快就有一大半的人知趣地退走了。那老頭見張寧站在那不動,便說:「張主事路途勞頓,先下去讓有司接待休息,然後准備迎接太子禮儀。」

張寧頓時明白:這狀況,東宮這幫人要開始商量機要之事了,這就要把老子排斥在外?靠,我辛辛苦苦趕了幾天幾夜的路,可見「忠心耿耿」,連參與的份都沒有,真操|蛋啊!

作為一個智商正常的人,張寧當然明白,此時能夠參與到太子的決策中心,對仕途肯定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千載難逢的機會,現在還叫太子的人估計不出半個月就是大明王朝說一二不二的天子!可是人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張寧還能死皮賴臉不走么,搞得不好可能會落個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境地。

他一臉的不情願,正待要執禮告退。朱瞻基卻忽然著他道:「你留下。」

張寧愣了愣,一時間就想千恩萬謝了,但以什么名義謝?他只得簡單應道:「是。」同時注意到胡瀅也站在太子側後穩著沒走,這老小子估計和張寧一個心思。

太子都發話了,其他人自然沒有再糾纏。剛才要攆張寧的那老頭說道:「老臣以為,此行去京師極可能會有凶險,太子不可掉以輕心……」他指了一下後面的一個彪型大漢,「可立刻讓陳將軍集結南京衛兵馬,同太子衛隊一起護送殿下北上。」

那老頭也不知道是什么官,不過那個姓陳的彪形大漢能集結南京兵馬,可能是南京衛指揮使一類的武官。這番話一說出來,絕大部分人都點頭附和,認為言之有理。

雖然沒完全明說出來,大伙也知道「凶險」是什么:漢王。漢王朱高熙一直就想當皇帝,他的心思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朱高熙被封到山東樂安後從來沒死心過,去年永樂帝駕崩前夕就蠢蠢欲動因為沒有機會才沒動手,現在的不臣之心也是顯而易見。

漢王手里有王府衛隊和三衛兵馬,有兵力有野心,是一個危險的人;而如今的局勢對漢王又非常有利,他的老巢樂安在兩京道路的側面,既有可能在太子上京的途中,從側翼出擊圖謀不軌。一旦殺掉太子,大明王朝失去了繼承人群龍無首,漢王又是最大的藩王、永樂帝的親兒子,那時候皇位就離他太近了。

所以太子身邊的輔臣提出警告,說不上高明,卻是忠言。這個時候,傻子都要防著漢王的。

果然太子朱瞻基的臉上凝重的表情已經取代了此前的悲傷,當此之時,親爹死了也顧不上的。

每當皇權交替之際就是國家動盪的風險之時,而這次的風險更大。或許叔侄之間爆發戰爭已是迫在眉睫了?這將是大明王朝第二次皇權之戰。

就在眾臣都諫言整兵備戰的關頭,張寧在角落里想了好一會兒,忽然就開口說道:「眼下的狀況怎么做都會有風險,不過大兵護衛的風險恐怕反而更大。與其那樣,殿下還不如抓住現在時間上有利的機會,以輕騎快速北上。」

「太子乃國之根本,不久之後的天子,豈能用此等小道鋌而走險?!」那老頭突然聲色俱厲地呵斥了一聲,可能覺得張寧官小又年輕居然反對他的意見,頓時有點惱羞成怒了。

朱瞻基卻被吸引了注意,轉頭向張寧。那老頭又勸道:「殿下切勿聽信他人胡言。」

朱瞻基卻道:「是不是胡言,你也得讓人說話。張寧,你說說大兵護衛如何風險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