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綁得像粽子(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05 字 2020-06-25

桃花仙子走上前去,二話不說一掌打在詹燭離的頸窩,將他一招打暈過去。張寧見狀心下直誇桃花仙子是個機靈人,這下暈了不會亂說話了,而且方便抓走。

張寧下令派一輛氈車到衙門里來,將昏迷的詹燭離抬上馬車,趕車剛出衙門,他便立刻和老徐等人一起將詹燭離給五花大綁、堵了嘴。然後派桃花仙子出城,快馬去追徐文君,讓她們將吳庸一起逮住。

吩咐停當,老徐著被綁得像粽子的詹燭離問道:「東家要怎么處置他?」

怎么處置?張寧的腦海中閃出一個詞來:殺人滅口。

他在對吳庸等二人動手的過程中,就已經考慮到了這樣的結果。想方設計把人抓住,就是為了避免他們把消息捅到京師;為了消除這種後果,除了滅口還能怎么辦?

可是事到臨頭,他卻不禁彷徨。畢竟這回殺人和殺桃花山庄的彭天恆完全不同。彭天恆是朝廷通緝的要犯,殺他不會受到律法的制裁;而吳庸和詹燭離是有合法身份的人,殺他們就是犯罪,是人命大罪,只要追究是要償命的。彭天恆不是什么好人、作惡多端,本來就該死;吳庸和詹燭離卻沒什么大惡,大不了貪點錢為朝廷辦了些不光彩的事,可本身不是無惡不作的惡人。兩廂對比,完全不同。

張寧殺過人,當時除了心情緊張手法生疏之外,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刺激。可是這次還沒開殺,就緊張起來……其實怒而殺人最簡單,殺人不是那么難辦的事,難以下手的主要原因只是擔心後果。正常的人,一旦手上犯了人命案很難安心,因為不知道哪天會事發,被清算;人命關天,很難說算了就算了。

當然也有犯人命案沒有被制裁的人,同時也有躲藏了很多年有一天運氣不好被清算的;更多的是,提心吊膽地活著,聽到警車的警報心里都會怕得發抖。

「人不要帶回沅水茶園。」張寧沉聲說道,並沒有直接回答徐光謅的問題。

他的思緒雖然亂,卻還能有條不紊地布置事情,心里盤算著眼下應該盡量消除痕跡,絲毫沒有慌手慌腳的表現。忽然之間,他覺得自己是不是本來就很冷血,雖然兩世都做著善良的普通人。

徐光謅又問:「那我們現在趕車去哪里?」

張寧想了想道:「出城。叫馬夫先回去,我來趕車,你好詹燭離,別讓他出狀況。」

就在這時,馬車停了下來。前面的馬夫敲了敲木板,說道:「大人,茶園里派人來了。」過了一會兒外面又有人說話,一番言語後,張寧弄清楚了狀況。方泠派人來找張寧,說有事要見,讓他先回去一趟。

他心里琢磨,對於整個事情,方泠和桃花仙子都是知情者。既然方泠知道自己在辦要緊的事,這時候還派人來,說明她那里也不是小事。

張寧便對徐光謅說:「還是先讓馬夫趕車出城,出去後將馬夫打發了,你好人,如果出了什么事,你就……算了,不會出什么事,常德府現在沒人和咱們作對。」

說罷他和來的人一起回沅水茶園,徑直回園子後院的別院見方泠。

只見方泠的房里還有一個戴著幃帽的婦人,在屋子里還戴寬帽子,應該是不想讓別人見她的臉。張寧了一眼那婦人,方泠便說:「總壇派來的信使。」

信使遂彎腰作禮:「見過張大人,屬下奉教主之命,專程送書信而來。因是教主親筆書信,屬下只能親自交到張大人手里,以圖萬無一失。」

張寧接了書信,見漆封未開,便拿了小刀開封,拿出書信來。信使見狀也不多話,退出去等候。

一行行雋秀的好字體映入眼簾,可是張寧此時心情沉重,對於一直想的東西也高興不起來。他快速地瀏覽了一遍,字是漢字都認識,可內容竟然不太明白,遂轉頭對方泠說道:「辟邪教有暗語?」

方泠點點頭:「我和桃花仙子都能解。既然是暗語寫成的信,可否賜我一閱?」

張寧遂大方地遞了過去,方泠取來紙筆,重新在紙上寫起字來。張寧只好方泠的字,對照暗語內容。

本來他的心情就沉重和憂慮,完信件之後更是心情復雜。姚姬在信中說了接待建文帝那天發生的事,太子文奎應是被馬皇後教唆,使苦肉計自己中毒,然後栽贓到姚姬的身上,導致建文帝怒而離去。後果可能會對姚姬十分不利,建文帝回去後,或許會下令收回教主之權,將她隔離辟邪教關起來。

這時張寧心里除了擔憂,竟然產生了一絲高興:既然發生了那件事,姚姬當天就不可能去侍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