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仁厚手軟(1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52 字 2020-06-25

平安傳65_平安傳全文免費閱讀_第一百六十五章 仁厚手軟來自書()

宣德元年夏天,這是朱瞻基年號的第一個年頭,但是他執掌政權的第二年了。【書 會員登入書】時至今日朱瞻基已對朝政得心應手。他八歲就在永樂爺爺身邊耳熏目染,有那樣一個大帝作為老師、其軍政才能絕非浪得虛名,特別在政治權謀上的見識日漸成熟。

這天他正在御門處理政務,得到了兩份密奏。其中一份就是經胡瀅之手送進來的來自湖廣的密信,內容是幾頁被燒得殘缺不全的紙;另一份是司禮監掌印王狗兒送過來的,關於山東樂安漢王朱高煦的故事。顯然後者對他來說更重要,朱瞻基近年的主要視線都在自己的二叔身上,他將和這個從靖難之役浴血奮戰過來的長輩一較高下。

不過胡瀅的這份書信確實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一份殘缺不全的內容,他下意識地想知道其中的真相。於是他決定單獨面見胡瀅聽他說道說道。

「胡侍郎跟我到乾清宮來說話。」朱瞻基對殿上躬身站立的胡瀅下了旨,又吩咐身邊的近侍,「去傳口諭,讓楊士奇、楊榮、夏原吉也到乾清宮來見面。」

一旁的太監急忙跪應:「奴婢遵旨。」

朱瞻基放下手里沒處理完的奏章站了起來,身邊立刻聚攏了許多宦官宮女儀仗前呼後擁,有人喊了一聲「皇上起駕乾清宮」。胡瀅因為得了聖旨准予,也跟隨人群一並離開御門。

每天都有無數的奏章需要朱瞻基決策,但這些東西對他來說並不難,絕大多數事情輕松隨手就解決了,一件事只需要兩三個字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表示。唯獨一些大事才會多費周折,比如關於二叔的一些事,他總是要和核心大臣們商量一下才覺穩妥;王狗兒的東廠密件,本來和外廷大臣沒有關系,但朱瞻基召集幾個人來也是想讓他們知情。

楊士奇等人進宮來需要時間,在此之前朱瞻基正好和胡瀅說說殘信。在奉天門御門內並不方便,處理朝政的地方,有許多當值的內外官吏,而乾清宮里就只有內侍。

乾清宮是永樂帝修建的,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徹的意思:意為透徹的天空、不渾不濁,皇帝的所作所為象清澈的天空一樣坦盪,沒有干任何見不得人的事。這當然只是說說而已。朱瞻基日常處理政務多在奉天門,常干一些不太好見人的事、說一些上不了台面的話時就在乾清宮。

殿正中有個寶座,朱瞻基進來就在上面坐了,胡瀅則侍立在下面,因為格局的關系倆人離得也比較遠。這時不相干的一些宦官宮女都回避了,宮室內顯得有點空曠,加上寶座高高在上,朱瞻基一時間倒感覺冷清。

高處不勝寒,大概古往今來的帝王都是這樣的,以前的人還自稱「孤」「寡」。朱瞻基也適應了,有時候正是這樣的處境,才能更好地感受一些東西,比如幾年前他的爺爺也曾經坐在這里面對過同樣的景物。

朱瞻基開始翻起信封里的殘紙,什么也沒說。過了一會兒,胡瀅才說道:「稟皇上,字跡是吳庸的,吳庸是老臣的屬下,他在張平安的身邊一則為了更確切地知道下面的情況,二則是協助張平安辦事。但是前兩天收到湖廣的奏報,吳庸已不知去向,失蹤了。」

胡瀅敘述的口吻恭敬而平緩,這是他作為老臣的修為,但是隱隱之中也透露出一種憤概。

朱瞻基道:「這份殘缺不全的東西有何玄機?」

胡瀅好像早就想好了話,馬上回答道:「以老臣之見,至少三點。第一,辟邪教和建文亂黨有所勾結居心叵測,這是吳庸在文中描述的,他在實地了解狀況又敢寫出來,言辭中也有一定依據,絕不是信口開河。第二,吳庸可能已遭不測,這份信件明顯被燒過,可能有人想毀掉。第三,張寧的作為十分可疑,他為什么不對吳庸的奏呈解釋?或者根本不知道這份殘文被送到京師來了,那么他對辟邪教勾通亂黨的事只字未提,是在掩飾什么?」

他是明顯帶著情緒說張寧的壞話,但自己並不認為是在讒言。仍誰的心腹下屬被不明不白地搞失蹤,都不能輕松了事。胡瀅想守官場的一些規矩,但是守規矩也不是唯唯諾諾任人宰割。

朱瞻基不動聲色,他很年輕卻經得起風浪。建文余黨那點事雖然也不能忽視,分量卻還不夠。想想登基之前自己的二叔想截殺自己,現在坐擁武力想用戰爭奪權,相比之下一些不成氣候的亂黨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便問道:「此事胡侍郎認為應該如何處置?」

張寧極可能殺了自己的人,胡瀅當然想讓他受到制裁,最好下獄拷問他和建文亂黨的關系。但胡瀅立刻考慮到了朝中第一大臣楊士奇會如何反應?不管怎樣,這事兒有真憑實據的話楊士奇也不會冒不韙。於是胡瀅謹慎地說:「老臣請旨派人到湖廣查明吳庸失蹤的真相。」

朱瞻基卻果斷說道:「與其如此,不如發文招張寧回來問他。派幾個錦衣衛跟信使下去,要是張寧抗旨,就著錦衣衛拿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