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仁厚手軟(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52 字 2020-06-25

胡瀅聽罷忙道:「皇上聖明。」

因為張寧和楊士奇的女兒有婚約,楊士奇又是參與國家機要的重要大臣,所以朱瞻基以前對張寧甚是寬容。但是這回不同,明顯張寧在湖廣的作為十分可疑;雖然還沒有真憑實據證實他和亂黨私通,但朱瞻基不是一個像表面上那么仁厚的主,更不會優柔寡斷。對於那些和自己作對的人,絕不能因為和某大臣有關系就被縱容。而且楊士奇也應該是分得清是非輕重的人,不然也不能讓朱瞻基那么重用。

就在這時,宦官彎著腰小步快速過來,說道:「皇爺,大臣們在殿外等候召見了。」

胡瀅聽罷適時地拜道:「老臣請退。」

朱瞻基抬起手輕輕一揮,臉上浮現出一絲冷意。張寧的事一會兒就處理好了,在朱瞻基要放下的時候不經意想起了去年在進京途中的情況,張寧確實立過功,而且給了他很好的印象,印象中這個年輕的文官是能辦事的能臣……就因為有能耐,卻可能缺乏忠誠,更不能輕易縱容。

楊士奇的女婿,還沒和他家女兒成親的……算什么?以前隨意給點聖恩,那就是仁厚之君的氣度,立了點功就能為所欲為沒點顧忌?除非他是漢王朱高煦。

漢王才得到了皇帝最大的縱容。朱瞻基一味地表現出自己的仁厚和親情,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他真的手軟。

不一會兒大臣們進殿來,談的正是漢王的事。朱瞻基召他們來,主要為了讓大臣對眼下的事知情,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得到可行的建議。

東廠錦衣衛上報的東西,到了外廷大臣手里傳閱,這在朱瞻基來倒是一件好事,有種朝政清明的氣氛。

楊士奇先瀏覽了一遍皇帝給的東西,然後默默地遞給了夏原吉。片刻後夏原吉就大聲道:「這是謀逆!」

朱瞻基轉頭了一眼夏原吉,好像在說:現在還嚷嚷他在謀逆,他早就在謀逆了,犯得著如此大驚小怪?楊士奇就淡定多了。

夏原吉正色道:「漢王之心已昭然若揭!親王在地方擁兵五六千,作為王府衛隊已然有余,漢王如今大肆招兵買馬又無朝廷允許,他想干什么?將朝廷權威置於何地?」

朱瞻基道:「據報他還私造火器,征發永安的人丁編為行伍訓練,私自將附近州縣的囚犯釋放提供兵器旗幟充軍,將四方流民、逃犯、無賴皆收為靡下。照此下去,漢王的人馬很快能達到數萬之眾。」

他故意如此說了幾句,然後居高臨下觀察了片刻幾個大臣的表情,又問:「楊少保為何不言?」

楊士奇聽罷站出來拜了一拜,說道:「皇上可派一個御史去樂安問問再說。」

該楊榮說話時,他也如此附議。

在場的人也就戶部尚書夏原吉言辭激烈,他的事兒已是多次傳入漢王的耳朵里了,早已結怨。而楊士奇是擁有更大影響力的大臣,反而沒被朱高煦特意記恨。他不溫不火的樣子就是明證……他當然不是擔心得罪漢王而給自己留後路,朱瞻基也信任他。楊士奇偶爾會提到漢王的事,多是說一些禮尚往來的東西,提醒皇帝不要有禮節上疏忽;而朱瞻基也表態二皇叔很有誠意,凡事多順著他。君臣之間的這種綏靖政策倒是形成了默契。今天見楊士奇照樣不溫不火,朱瞻基也認為自己的政治思路還得繼續下去。

其實聽到漢王迫不及待的消息,朱瞻基的感受是一切自己都占據著制高點,二叔在謀略確實不是自己的對手。不過朱瞻基能忍到現在也是沒有輕敵的緣故,二叔在軍事上的武功確不能小窺。

當年「靖難之役」如果沒有英勇善戰的朱高煦屢立奇功,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年輕的朱瞻基和這樣一個往日的英雄交手,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同時也很期待,期待打敗這樣一個對手證明自己的能力。

平安傳65_平安傳全文免費閱讀_第一百六十五章 仁厚手軟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