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落井下石的內修(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80 字 2020-06-25

……消息確實給朱允炆及其身邊的重要人物帶來了很大的震動。故作鎮靜沒有輕易開口的朱允炆,心里已經下意識准備萬一不行就跑路。

他極力忍耐,才沒有當場詢問鄭洽:他在江西給自己修建的道觀和寢陵是不是完工了?

歲月早已磨滅了他的斗志,一遇到事就想著躲避和逃跑。或許這些年逃避已經成為了習慣。

「太子」朱文奎的言語間掩不住的對辟邪教的不滿:「這下他們可將咱們害苦了!那些人平日行事太過張揚,教徒擴大以十萬計,早被官府盯上了還不知收斂。如今偽朝一旦認定辟邪教與咱們關系密切,定視為大患,過不了多久就會派兵征討,如果俘虜了其中的一些人順藤摸瓜,我們這地方還安穩嗎,數省及海道的生意也盡數暴露……」

作為建文最信任和最重要的謀士鄭洽立刻站了出來,安撫大伙道:「此事確實非同小可,但還不到燃眉之時。首先,據悉山東樂安的漢王起兵近在眼前,當下偽朝的心腹大患當在山東,而咱們並不是威脅宣德的最大敵人,偽朝很難騰出手來對辟邪教;其次,據方泠傳來的消息,三皇子在湖廣巡察地方武備,多不堪用,偽朝就近從湖廣調兵很艱難,從別處調兵也費時日。故我們不能馬上慌了陣腳。」

「鄭學士所言極是,極是!」朱允炆微微有些欣慰道。他越來越重鄭洽,這個在落魄後才封的大學士很有點見識能耐,總是能在危急之時有條不紊地提出方略。

鄭洽馬上又說:「微臣以為,眼下應該馬上辦的事,是急報辟邪教總壇姚夫人,讓她立刻讓三皇子回避,別被錦衣衛先一步捉拿上京了。」

坐在朱允炆側邊的馬皇後忍不住說道:「要不是他來查,朝廷怎么知道辟邪教的底細?咱們是不是擔心多余了……他是連父皇的面都不見,一開始就為偽朝效力,究竟是哪邊的人?」

鄭洽聽罷面露無奈,垂頭不語。

朱允炆側目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是老三查出來報到京里的,錦衣衛為何要捉他?何況他還能將自己的親娘置於險地?事到如今了你們不要對自己人再說長說短,當初不是說王狗兒貪圖榮華富貴變節了,這會兒要不是王狗兒把消息遞出來,京里頭誰還能探到這樣的機密?到時候咱們毫無准備被打個措手不及,後果愈加嚴重!」

馬皇後面色不悅,但也無話可說。雖然有時候話能把黑說成白,可道理太一目了然也毫無辦法。張寧想為朝廷立功也確實沒有對付自己親娘的道理。

朱允炆便立刻說道:「馬上派密使去永順司。」

侍立在側的一個白胖「道人」立刻領命悄然退了出去。

朱允炆回顧道宮中的幾個人,最後還是把目光投在了鄭洽身上:「禍雖未到眼前,但無遠慮必有近憂,鄭學士可有良策?」

鄭洽沉吟良久,拜道:「此事正應從長計議。」

文奎忍不住抱拳道:「父皇,兒臣以為眼下只有棄一方而保全局。辟邪教雖是咱們的一股重要勢力,卻已暴露在險地,不得不棄。可下令辟邪教內知情太多的人陸續轉移,放手教內之事遁於遠方。到時候就算朝廷派兵抓捕教徒,也得不到咱們的消息,無非是一幫流民罷了。」

鄭洽馬上皺眉道:「太子說得有一番道理,可臨時急智卻沒想到其中的艱難。教內不僅有一些頭目知情,當初更安頓了許多南京之役後逃亡的家眷遺民,他們在辟邪教能夠自給自足並且向中樞進俸。一旦要讓他們離開,不得不面臨幾個大問題:得說服眾人,並需要大量錢糧安置,最嚴重的是遷走那么多人在路途上比較麻煩,容易節外生枝。」

文奎爭辯道:「只要曉之以利害,他們是願意留下來等死還是走?被朝廷以亂黨的罪名抓去誰也別想好過,還不如分批去偏遠鄉間隱姓埋名安頓,至少能保個善終。」

鄭洽嘆了一氣道:「理是這么個理,但要人放手得到的東西豈是輕松的事,人心使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