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故友重逢(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24 字 2020-06-25

春梅恍然道:「我知道你說的哪個地方了。」

張寧只好說道:「那還是你去吧,我們沿路回總壇再說。」

王仙姑遂與眾人分開,獨自趕路。張寧等人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官道上找不到城鎮,只好去了一個村庄借宿,給了些銀兩出示了偽造的公文,隨便編了個故事忽悠。那村民們得了錢,也沒弄出麻煩。

第二天繼續趕路,及至下午,王仙姑和另外一個人就追上了他們。和她一起騎馬來的人是個中年文士,張寧著眼熟。

正當他回憶時,那文士便從馬上下來,深鞠一揖道:「平安先生別來無恙?」

張寧沒想起來究竟是誰,見他下馬才作揖執禮甚恭,也不想托大,只好浪費時間也跳下來回禮。王仙姑見張寧叫不出名字,便笑道:「平安是貴人多忘事,這位是鄭叔叔,說起來真是故人呢。在揚州平安不是捉過鄭叔叔么,還要人拿詩來換。」

原來是鄭洽,傳說中建文二十二遺臣之一。一經提醒張寧立刻想起了,忙彎腰拜道:「那次在下無禮,還望鄭先生海涵。」

「使不得使不得。」鄭洽忙道,「您是貴人,該老夫告歉才是,當初是有眼不識泰山。」

雖然張寧也是文人出身,但不算很地道,現在才見識了這幫真材實料的文人之磨嘰,在官道上就打躬作揖長篇廢話沒完沒了。但鄭洽應該是建文身邊比較重要的人,張寧並不想無端弄出什么矛盾,只好沉住氣淡定地和鄭洽說話。

這會兒鄭洽好像也不慌不忙,正在上下打量張寧,還微微點頭。張寧說了一句「都過去的事了,咱們都不必放在心上」,然後忍不住向王仙姑:「信已經報回去了?」

王仙姑道:「總壇的人早已知道那事,教主離開了總壇,剩下的人也在陸續撤離。」

「那她們去了哪里?」張寧問道。

王仙姑道:「你舅舅那邊,你去過的。」

原來是鳳霞山,那條路實在難走,這下有得折騰了。

「此地不可久留,咱們邊走邊說。」張寧道。一行人各自上馬,鄭洽與張寧並行,卻故意落下半個馬身的位置。

張寧轉頭問他:「上方有何打算,鄭先生方便告知?」

鄭洽道:「老夫便是去做信使的,辟邪教恐怕得散了才行。從常德府知道了一些消息,府里有個宦官叫馬寶兒,另有幾個錦衣衛校尉及一些軍隨,京師來的人,可能是為了監視地方官府對付辟邪教。上方推斷,地方官府會先通過掌握的消息,順藤摸瓜逐一抓捕重要的人;若是發現重大目標,也許會從衛所調兵圍捕。所以上方下令,近期內讓一些最重要的人轉移到別處……」

他頓了頓道:「具體去哪里老夫須得先告訴教主,平安先生從她那里便能知道。」

張寧轉頭問道:「今後教主去哪里?」

「總壇有兩個護教,本來也是宮里的人,讓她們護送教主回去,平安先生如今大大得罪了宣德,在外面很危險,也要回去,便好一家團聚。」鄭洽道。

張寧琢磨著大大得罪了宣德這句話,忍不住說道:「我在山東的事難道已經傳到這邊了?」

「那篇檄文老夫也讀過,果然文采斐然。」鄭洽淡定地說。

張寧又問:「我聽說辟邪教教眾數萬,遷走的應該是少數,剩下的人怎么辦?朝廷認定辟邪教是亂黨,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鄭洽輕輕嘆了一口氣道:「如今我們勢力單薄力量有限,無可奈何,只能提前告訴一些頭目,讓他們另尋出路。而那些被勸說或捐資入教的普通教徒,想來也不會有性命之憂,朝廷官府也犯不著大開殺戒……自永樂朝以來,朝廷明察暗訪多方搜捕,咱們還能保持一部分聯絡,這回恐怕只有徹底散掉,大伙各自隱姓埋名找地方安生,過去的事就只能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