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子不復仇非子也(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87 字 2020-06-25

頹喪的汪昱頓時情緒有些失控,用力抓住梁硯道:「該如何去做,先生教我。」

梁硯道:「如今少爺是朝廷罪犯,在此地已無權勢,家鄉也不能回。現在您該做的,是盡快去見建文帝的三皇子……咱們先不論此人究竟是不是三皇子,但他手里有能戰之兵,輕易奪取了三個州縣,眼前在這里是最有實力又能投靠的人;且朱勇還在湖廣,三皇子正與之周旋。少爺能在三皇子左右輔佐,若是他擊敗了朱勇,也算咱們報仇了。」

汪昱抹了一把眼淚,正色道:「三皇子能成事?」

梁硯道:「老奴暗中揣摩,此人在軍政之務中頗有章法,應是明主……遠在南京的漢王實力確是強,但他肯定不上咱們;而三皇子與少爺有過一面之緣、手下正缺人手,雖然現在他兵少將寡實力很弱,但咱們沒得選擇,這是唯一的一條路,不可失了這個機會。」

汪昱來回踱了幾步,梁硯知道他已動心,便繼續說道:「俗話言鐵要趁熱打,把少爺從牢里放出來是三皇子親口下令的,咱們得盡快去見他,免得時間稍長在他心里的地位就更輕了。您的衣服也不用換,就披麻戴孝去見他,表明與朱勇及朝廷勢不兩立,可得其信任;求見的理由也簡單,去謝他的救命之恩,畢竟您在牢里遲早可能被處死,是三皇子把您放出來的。扯上了恩情,私交關系就更密了。」

思索之後,汪昱接納了梁硯的建議。傷心之後,汪昱也不得不面對很多問題,且不說報仇,自身和手下一幫人的生存就是個大問題,面臨解散;確實投了張寧的話,能解決很多問題。

他和梁硯隨即出了門。不久前剛從縣衙出來,現在又回去了。

衙門里的人自然都認識知縣堂尊,先把他們帶進了大堂外,然後就去通報了。果然很快就有消息來,張寧讓他去簽押房見面。

張寧現在的辦公地點還是設在簽押房,已經布置了一番。他是個喜歡去熟悉地方的人,比如在某家飯館吃飯習慣了,平常就很少去別家,上回就在石門縣的簽押房呆了許多天,這次自然也就在這里。

不過這次出山,石門縣不是他選定的中心地區,這回他中的地方是慈利縣,因為距離辟邪教的活動區域湖廣西部山區更近,也離他必取之地永定衛更近。在石門縣停留,不過是在等待韋斌攻占澧州的消息;他最終還是沒隨軍去澧州。

汪昱進簽押房時,只見椅子後面的牆壁上又被張寧貼了許多紙條,和上回一樣。

張寧抬頭一汪昱和他的幕僚都披麻戴孝,一時愣了愣,隨即就明白過來。汪昱走過來徑直就跪倒在案前,拜道:「罪人汪昱謝殿下相救之恩。」

「快快請起,汪知縣言重了言重了……」張寧忙起身做了個扶的動作。他真沒覺得自己是什么恩人,要不是攻破了石門縣,這汪知縣還好好的做官,有啥恩情可言?

不過他也沒覺得自己和汪昱有什么私怨可言,就比如兩國交戰,戰敗的一方將軍回去被殺了,還能怪對方做錯了什么?「各為其主」,並不是一個陣營的人,談不上恩怨。

「別見外,坐下說話罷。」張寧想罷又上下打量了一番倆人身上的孝衣,「當初汪知縣在城中聚兵守城,雖未守住城池卻也為朝廷盡了責任,丟城失地自是有罪,朱勇卻也不能未經司法定案就濫殺無辜,更不該禍及汪知縣的家人,確實太目無律法殘忍不仁了。」

汪昱道:「我只恨不能手刃此賊;朝廷更是縱容權貴不法,寒了臣子之心!」

張寧微微點頭,不僅是表示贊成汪昱的話,更是對這家伙又高了一眼:說私仇,不忘加一句「朝廷叫人寒心」,是相當有水准的話。這家伙的正房夫人被人先|奸|後|殺,親生母親被殺,如此悲慘的事發生在身上,更是奇恥大辱,還能頭腦清晰地面對現實……張寧覺得自己要是不幸遭遇了這樣的事,不一定做得到這等境界。

「不知汪知縣今後如何打算,可要去找朱勇報仇?」張寧問道。

汪昱道:「此賊手握兵權,位高權重,我有殺賊之心無殺賊之力,只好記在心里,尋機復仇。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深仇大恨總有得雪之日。如今……若是三殿下不棄,微臣願追隨左右以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