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澧州(2)(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88 字 2020-06-25

而現在常德府又進入了張寧的視線,他忍不住用作第二營的名字。有時候眼光確實是一種天分。閱歷經驗能讓人熟練;而天分才能讓人具有想象力和創造性。

澧州等三縣失陷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辰州中樞,先是收到孔武陽的告急軍報,接著就確認三縣落入官軍之手。澧州部被屠殺的事也不久被打探清楚;當地除了軍隊還有不少朱雀軍的人,那么多人被屠殺,哪怕是在山林僻靜中,也很難瞞住的。

張寧聽到這個消息,回想一下,仍然還記得孔武陽的音容笑貌,這個武將他是認識的。在軍營中常常見面,議事時偶爾也有參與。他一面痛惜失了一員將領和一部人馬,一面理智地考慮,覺得這應該是於謙的失誤……不過也很可能不是於謙下令干的事,以張寧對他的了解,他不應該是做這種殘忍而又沒什么好處事的人。官場上規矩多,但擅作主張的人也不少。

經過參議部的議事,朱雀軍內部決定拿這件大書特書一番。這時候還沒有人權的概念,但道義的觀念還是有的;不管是罪人還是什么、都是漢人,屠殺同族顯然不是光彩的事。就算是當年的永樂帝朱棣,殺了很多人,也沒見他自己拿出來炫耀。

先是汪昱等人找了一批文人寫了幾篇煽情的祭文,借以煽動士人的黑白價值觀,因為對於百姓來說,很容易受讀書士人的輿情影響。接著參議部又發公文把澧州慘狀的事通報全軍。

參議部認為孔武陽在彈盡糧絕敵眾我寡時投降,已經盡了守土之責,遂將死難的將士以戰死的待遇撫恤家屬。現在他們並不擔心這是鼓勵投降,恐怕今後很難有人願意投降了,與其被像牲口一樣坑|殺,還不如戰死的好。

張寧見識過現代政|治各種顛倒黑白的手段,並不滿足於將真相告於世人,他還要創造一番。不久後便指使參議部杜撰了很多官軍占領澧州等地後的暴|政,官兵燒|殺|奸|淫無惡不作雲雲……而且這些事聽起來很像真的,在老百姓的經驗里,一遇到兵禍,外地來的兵和土匪其實沒什么區別。

有各種「事實」為憑據,張寧便能在辰州各地堂而皇之地宣傳自己的大義和正義性,為了推翻暴|政的戰爭、而不僅僅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指「偽朝」不義不法(按照傳統制度,朱棣從太祖長孫手里奪得政權就是不合法的)。這番言論不僅鼓動了一些外行的人,就連朱雀軍內部許多將領都深信不疑。

在准備攻打常德府之前,張寧更是親自在城門口前大街上演講鼓動士氣。當日大街上將士雲集,還有許多熱鬧的百姓,一時擠得水泄不通。

他宣稱天子是受命於天,一旦有通過「不道」手段上位的人占據,就會妖孽叢生。所以如今的世間才會出現很多冤案,冤死的魂魄在人間不散,正義不得伸張,官紳勾結魚肉百姓雲雲。當然這些問題是任何封建王朝都難以避免的問題,不過冠以神化的論調,反而能引起軍民的贊同。

接著他又說自己的兵馬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公正、正義的國度而存在的,要矯正大明走上的歧路,重建強盛富庶帝國的夢想。

城里的將士高呼萬歲,一時群情洶涌,熱鬧非常,堪比過節般的盛況。

這時張寧偶然間發現有一隊衛士護衛著城牆邊的一棟樓閣,樓上觀的人好像是周二娘。張寧腦子里不禁浮現出那雙清澈的眼睛,潛意識里覺得自己的言論會不會被那小娘給識破?他的情緒因此受了點影響,滿口大話說不下去了,便向城下的人群揮了揮手,離開了城頭。不料人們意猶未盡,大呼玉王的名頭。

張寧走到城樓里,正見著在里面的王賢等人,還有周二娘的爹周夢熊。他便隨口問周夢熊:「方才我當眾說了許多話,是否言多有失?」

不料周夢熊撫掌贊不絕口,直言他口齒清楚、言語誠摯而有氣勢,更有成大事的胸襟。汪昱也說道:「一直以來無論皇親國戚還是封疆大吏都身居高牆之內,常人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王爺直面軍民百姓、視為一體,名望必聞於鄉里。」

他隨即回到官署繼續忙活事兒,周夢熊隨後進言朱雀軍大部分兵馬都是新丁,訓練時間也不足,還沒准備好進行大戰。暗指急於進攻常德的計劃。

張寧卻道:「最好的訓練就是在戰陣上去經歷,打幾次仗,新軍就成精兵了。」他再次尋思了一下自己的戰略思路,忍不住又問:「現在身為湖廣巡撫的於謙會怎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