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詔見(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37 字 2020-06-25

已經證實難以奏效,臣以為應該重定方略的時候了。不再強渡進攻,法子無非兩個,一是海路、二是自中上游渡江後水路並進。其中老臣以為大軍轉調武昌府是切實可行的……」

朱瞻基微微點頭,卻有不置可否的意思,他要考慮的不僅是軍事方略,需要把握全盤,所以有些事是要時機成熟後才能下決定的。

張輔接著說道:「這第二件,武陽侯薛祿的奏疏,老臣得皇上准允後也看過了。於侍郎在湖廣定的方略,雖有泄密之弊,但大方向是對的,當地統帥可因地制宜稍加改變繼續施行……聽說於侍郎有個兒子叫於冕在京師,老臣替於侍郎向皇上求個情,向於侍郎這樣有才能的官員,雖然一時有負皇上重任,但朝廷也可善待之以示聖恩。」

武陽侯作為功臣勛貴,平時對張輔非常尊敬的,來往也比一般交情的人多;張輔早就從武陽侯那里聽說於謙在湖廣「業余」搞的事了,關於原石門縣知縣汪昱的事兒。所以張輔私自對於謙有shime好感難說,但張輔是絕不會在這種時候做落井下石之事的……

一則,於謙被俘、至少在短時之內他是栽了,情況再好也對仕途十分不利,他以前搞shime事、之後也難以再有威脅,這個時候再對付他意義不大;二則,做到英國公這個地位的人,是十分看重長遠的,他絕不會輕易用出一些看起來不識大體有損名譽的手段來;最後,英國公確實對於謙在軍事上的看法很贊同,他不想為了一些內部的過節、而影響大局。所以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以後萬一還有機會見面,大家也好想見不是,朝里不是還有楊士奇么?

英國公親口求情,那是相當有用的。朱瞻基也是個十分果斷的君主,善於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聽罷當場就表態道:「英國公言之有理,於侍郎對朝廷還是有很大功勞的。」

張輔便道:「老臣說了這兩件事,便可回答皇上方才的垂問了。於侍郎雖然出事了,武陽侯足可暫時應付湖廣事;待我京營大軍調往武昌府,兵部便可直接從中協調湖廣兵馬……不過湖廣正值多事之秋,朝廷要保留巡撫行轅,老臣舉薦禮部胡侍郎改任兵部。」

「胡瀅?」朱瞻基隨口問了一句。

張輔拜道:「回皇上的話,正是他。」

那胡瀅在永樂帝時長期干的差事就是查建文帝的下落,這個人有shime軍事才能?朱瞻基略微一琢磨,好像沒聽說過胡瀅能干這行,不過英國公的意思恐怕也不是叫胡瀅去對兵馬指手畫腳的。

這時朱瞻基也明白過來:張輔雖在兵事上很有眼光,但讓他來舉薦一個有軍事才能的文官,本就不太靠譜,因為功臣集團和文官本就不是一路的。

朱瞻基到了揚州親臨戰爭前線卻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行轅里不出門,但是他對底下的玄虛是清楚得很。兩邊的人為了個小小的知縣汪昱弄出一些事來長期沒解決,其中關節朱瞻基也很了解;可是,這不就是他想要的局面嗎?大明兩京一十三省、幾千個縣,太大了,要統治不是很容易的,有些勢力不能鐵板一塊。

在永樂帝當政時期,還未掌權的朱瞻基就看到了培植宦官的路子,可惜宦官因為才能有限、很多人字都不識,要形成一股有實力的勢力尚需時間,朱瞻基覺得恐怕要等到自己兒子才能完成布局了。就目前的狀況,他只能布這樣的局面:以武臣勛貴制衡文官;文官掌國家大政之權,再扶持內閣中幾個人,「三楊」大臣是可以委以國器大任的賢能,從而漸漸形成閣臣三權分庭的形勢。

朱瞻基這般構思,豈能遂了文官的意,拿成國公動刀?但是時局有變,戰爭頻發,武臣的地位因為又重要了,朱瞻基也得掌握此中輕重,他也不願意給武將太重的權。

他頭腦清晰,很快就判斷出了大事中的利弊,湖廣不能讓武陽侯一個人就掌握軍政大權……在眼下難尋合適文臣人選的關頭,事情也不好拖延,選胡瀅倒也不算不好:身份上六部侍郎的級別正好,胡瀅對建文一黨了解不少,讓他去湖廣雖然無法配合薛祿,但可以和錦衣衛陸僉事配合。

還有一點,當年永樂帝薨於北征途中,胡瀅是想加入那個穩定權力交接的圈子的,可惜被人家排斥在外了。這或許也是張輔看中了胡瀅的原因之一?

在朱瞻基心里有了決定之後,又回頭一想,只覺英國公張輔還真不是一個簡單的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