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無人審判(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34 字 2020-06-25

朱恆答應了一聲,隨即一面派出傳令兵,一面叫鼓號手准備吹號。二人的配合依舊默契,張寧覺得朱恆畢竟只是個文官,在戰陣上決斷不一定高明,但作為參謀確實是難得的。以往有時候張寧精神緊張時決策模糊,朱恆總能查漏補缺下達出准確的命令。

兩軍距離一里地左右了,只見官軍北部(朱雀軍左翼)開始迎面推進。果然神機營是沒法像打蒙古那樣以逸待勞坐等進攻,因為他們明白「叛軍」的炮不是吃素的,這么靠近到一里了如果還不行動,很快等「叛軍」的重炮架好,不是擺在那里白白遭炮擊么?

張寧見狀對朱恆大聲說道:「兩條命令,全軍停止之後,左翼步軍向前推進迎戰,叫主將按咱們說好的戰術施行;第二,中軍營地前移,免得傳令兵來回距離太遠,影響指揮效率。」

朱雀軍三股人海陸續停止前進,各部調整至戰線平行。左側的炮兵已經將火炮運到預定高地,正在卸載架設炮陣。而前面的神機營一眾步軍正排列隊形逐漸逼進。過得一會兒,朱雀軍左翼前方的一股步軍也迎面出擊,兩軍火拼有預見地將從北邊開始。

炮聲斷斷續續,全是對面的火炮在發射,朱雀軍中不斷有死傷。張寧的耳朵里嗡嗡亂響,但他已經經歷過這樣的場面,心神並沒被攪亂。眼前的狀況讓他在猜測對手的意圖,也在清理自己的思路。作為戰陣上的決策者,隨機應變自是應該,但戰前就有一套自己的思路,一系列怎么才能打贏的戰術想法,不然就是毫無目的地亂打了……不管形勢怎么變,只要最終的發展沿著自己的思路進行了,戰役多半就能獲勝。

神機營率先從左翼進攻,稍稍一想就能明白:他們的目標在重炮陣地,意圖如同上次那樣用步軍正面擊敗對手,然後摧毀朱雀軍的火炮,以此從開局就奠定火力優勢。

此時,左翼兩軍已相距兩三百步。炮陣上的武將派人稟報架好火炮,已裝填完畢,可以進行第一次射擊了。張寧毫不猶豫,當即下令重炮一輪齊射。

炮陣上數面三角小旗一起放倒,瞬息之間驟然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巨響,「轟轟……」大地都在顫抖,根本不是形容,確實在動。張寧低頭一看,自己放在輪椅扶手上的手正隨著木頭顫|動。炮響得太快,他還沒想到捂住耳朵,一時間兩耳好像暫時失聽一般,連嘈雜的人聲也消失了。

低空平飛的鐵鑄實心彈快速灌入了官軍的人群中,肉眼也看得見許多鐵球在地面上不斷彈跳,六七斤重的鐵疙瘩在高速飛行中擊中了人體也停不下來,輕松洞穿四五排縱深的線性方陣。進攻過來官軍前鋒死傷慘重,二十多門重炮的內膛火葯燃爆形成了大量的煙霧,能見度降低;但是遠處傳來的慘叫聲,讓張寧仿佛看到了殘肢斷臂、腦袋崩裂獻血橫流的場面。

擔任左翼進攻的朱雀軍步軍是第一軍左哨,全哨官兵約八百人,組成四排長長的線性隊形,展開為了火力覆蓋。

在一輪野戰炮齊射之後,官軍前鋒不僅死傷巨大,而且陣營被撕裂造成了混亂……可惜朱雀軍步軍沒法及時趁機迅速攻擊他們;張寧也想在兩軍交戰之前才炮轟,可是那樣的話,敵我距離太近、以火炮的精准度恐怕要連自己人一起轟了。

兩軍近至一百步內,對面的官軍經過整頓勉強恢復了作戰秩序,一排重火繩槍架了起來。不料就在這時朱雀軍這邊的士卒忽然紛紛舉起圓盾來。

這是張寧的戰術之一,他是很清楚的,甭管官軍的火槍口徑大,打的還是圓鉛彈,槍管自然也沒有膛線。無旋轉運動的鉛彈在一百步距離的過程中動能損失巨大,或許還能破朱雀軍的薄甲,但破盾就很難了;拿盾當火槍,這種時候還是管用的,可以更大地減少第一輪齊射的傷亡。況且滑膛槍本來就命中率低,官軍要在一百步就開打,鉛彈更容易飄偏,命中率更低。

所以張寧真不覺得無腦增加火繩槍口徑是什么高明的法子,真要那樣的話,以後大家的軍備競賽就是比火槍口徑了。

「噼里啪啦」一通槍響,張寧忙觀望戰場,以印證自己的設想。鉛彈打在盾牌上的聲音如同冰雹砸在屋頂一樣叮叮當當的清晰可聞,前排的朱雀軍將士倒下了一些人,略有傷亡,不過看起來比例確實不大。

戰場上傳來一陣吶喊,朱雀軍士氣一時間甚高,盾牌可以在遠距離擋鉛彈,多么簡單的問題。人們的恐懼感也可以因為一塊盾牌而降低,畢竟不用再看見一整排黑洞洞的槍口對著自己、對防護同樣多了幾分信心,心理作用影響不小……和後世裝刺刀的作用一樣,實際上刺刀排上用場的時候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