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守之勢(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16 字 2020-06-25

他雖然是皇帝,金口玉言,但剛剛唐突地提那事,或許只是宣|泄某種情緒。就好像孩子一樣偶爾要胡鬧撒嬌,目的只是要得到更多的安慰和體諒。

當然孫氏也很想順勢趁機先登上皇後之位再說,不過有些事真不是皇帝一句話能行的。最大的障礙在於張太後,不知怎么回事,孫氏很小就進宮還是張太後撫養她長大的,偏偏張太後更喜歡現在的皇後胡氏;大明以孝治國,宣德帝也非常孝順他的母親,感情極深,過不了張太後那一關,孫氏不認為皇帝會專橫獨斷,而且張太後也有大把的手段讓他就范,一句話提到祖制就可以了。其次的障礙是朝中大臣,那些老頭子不僅要過問國家大事,對皇帝的家事也分外有興趣,老頭子們肯定會濺著唾沫星子說皇後沒有過錯,不能輕易廢掉。

所以這件事必須從長計議,現在確實不到時候。剛才孫氏直覺是這樣,稍後一想便把前因後果都理順了。

果然孫氏的話讓朱瞻基十分受用,他當下就用交心一樣的口吻嘆道:「有時候我在想,萬一哪天我丟掉了江山,你們會怎樣?」

孫氏嬌嗔道:「臣妾不許皇上說這樣的話。漢王都就范了,誰還能翻天么?」

朱瞻基道:「我以前也認為登基以來最大的威脅是漢王,他在永樂年間就是威脅了。但最近看來,不知什么地方冒出來的湖廣叛匪朱文表才是心腹大患。」

孫氏握著他的手輕輕放在自己柔軟的胸脯上,仰起頭問道:「皇上是擔心他搶你的妃子?」

朱瞻基沒留神,頓時笑了出來。笑就像陽光,只要一出現,就能驅散陰霾。三言兩語朱瞻基就覺得心情沒剛才那么沉重了。他搖搖頭:「你呀,哎!」

孫氏故作生氣,嬌滴滴地說:「皇上是不是覺得,那朱文表若只要美人就好了,把我送給他就是?」

朱瞻基正色道:「朕是那種人?連自己的女人都送,那是奇恥大辱,還怎么有顏面面對天下?」

孫氏並不罷休,繼續逗他:「那皇上就打敗他,把他的女人捉回來……這樣也不好,萬一她們引誘皇上怎么辦?我會吃醋的!」

朱瞻基冷冷道:「朱文表欺世盜名,不知道哪里來的野種,並非宗室,我會那么客氣對他?至於那些婦人,送南京舊院為娼,或送到軍營里犒賞將士。」

「大逆不道的反賊自當受到那樣的處罰。」孫氏立刻改變說辭,順著皇帝的心思說。她一介婦人,不需要有什么立場的,也就沒必要在這種「無關緊要」的事上忤逆皇帝的意思。

朱瞻基說起這件事就有很多話了,孫氏便認真地傾聽著。

「現在主要是英國公主張改攻為守,從四面監視湖廣叛匪,不讓叛匪進攻。但是大部分朝臣還是認為朝廷以全國戰一隅,從雲貴廣西等地重新調集大軍為南路,再從北面、東面繼續合圍,派一員大臣協同各方,繼續進攻平定叛亂之地,而不是按兵不動徒耗錢糧。」

孫氏道:「是不是英國公吃了一次敗仗,被打怕了?」

她既不能表現出對軍政國事的過分熱情,因為她知道大明皇上忌諱後宮干政;又不能表現得太無知,讓皇上感覺是雞同鴨講,他既然在自己面前說軍國之事,就應該需要被理解……這中間有個度,孫氏已經找到了平衡點。便是像剛才那樣,抓住不要緊的地方,並說出比較俏皮的話,這又不是在朝堂上不用擔心言語輕佻。

朱瞻基搖搖頭,並不願意把心里的話繼續說出來。他認為英國公擔心的是雲南的黔國公沐晟。他私下里召見張輔問過不少關於沐晟的事,判斷沐家可能和建文余孽還有關系。讓沐晟遠離中原在雲南那種邊陲之地鎮壓土著還行,放入內地並不是那么靠得住。

但是英國公這號人在皇帝面前說話太有分寸,他不會「離間」勛貴。英國公佐證自己的主張,只是說官軍武將還不能適應叛軍的戰術,用兵呆板,時機不成熟;又不斷提醒南京不穩,不能掉以輕心。這些只是表面說辭。

孫氏在旁邊乖巧地說:「皇上歇歇吧,不用想得太多了。」

但是朱瞻基重新想起了這茬,就放不下。他總是能在紛亂繁雜的政務中抓住要害,眼前的要害便是:重新評定當前的局面大勢,只有充分判斷出攻守強弱之勢,以此為基礎才能在各種決策中找到立足點。

就算官軍一敗再敗,但強弱之勢仍舊一目了然。可是錦衣衛最近報來消息,叛軍在九江大興船塢,四處招人,有順江進取的意思……他們有能力進攻南京了?這讓朱瞻基不得不從諸多方面重新考慮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