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素車白馬(一)(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30 字 2020-06-26

沈瑞方才同沈全一道,被冬喜請回客院,由郭氏盯著,用了一碟子年糕,這東西雖不好克化,可卻耐飢抗餓。

沈瑞與沈全身上也換上新棉袍棉褲,這是郭氏使人提前送來的,就為了今日出殯。今日要在外頭折騰大半日,如今又是寒冬臘月,氣溫濕寒陰冷。就是大人,一不小心也熬不住,更不要說兩個半大孩子。

新棉衣用針腳壓得實實的,可分量並不輕,足有幾斤重,穿的身上暖呼呼的,哪里還有寒意。

雖說送殯時,郭氏也要跟著去的,可還是不放心,將沈瑞拉倒一邊,低聲吩咐道:「好孩子,今兒人多,你只記得哭就好,若是哭乏了,眼睛干了,就用新襖子袖口揉揉眼睛,袖口里擦了姜汁。嬸娘這樣做,不是覺得你不孝順,讓你做假,而是曉得孝順不孝順,不在於眼淚撒多少。有時這人心里疼的厲害,眼淚反而少。嬸娘這些日子瞧著,你是個懂事知禮的孝順孩子,並不愛在人前做悲喜狀,可外人不曉得,只用你哭的狠不狠來定你孝順不孝順。你莫要再忍著,要哭出聲來。」

這話連親兒子沈全都避著,顯然郭氏既真心為沈瑞計劃,又避免讓他有被人質疑人品孝道之嫌。

沈瑞心下感動,點頭應下。感激的話雖沒有付之於口,可他心里記下郭氏這番好。即便曉得郭氏此舉乃是愛屋及烏,可他對其依舊多了幾分真心敬重。

沈全被攆到門口,聽不到里頭的話,可見郭氏滿臉慈愛的模樣,也能曉得定是在囑咐什么私密話。只是避著旁人還罷,連自己這做親兒子都避著,使得沈全哭笑不得。他明顯的感覺到,在自己老娘心中,別說自己這幼子,就是福娘說不定也要退一步。不過想著孫氏是救母恩人,這四房老安人與源大叔也不像是能指望得上的,沈全也生不出嫉妒不平。

說句實在話,孫氏對沈理有恩不假,可這供養之恩也大不過孫氏待郭氏母女的救命之恩。沈理不得孫氏供養,不過是學業上耽擱幾年,或者中不了狀元;郭氏若沒有得那半截老參,那喪母之人就是沈全兄弟幾個。

沈全少不得跟郭氏似的,心生愧疚。若是有那半截老參在,孫氏會不會逃過一劫?想到此處,他之前各種小心思立時煙消雲散,只恨自己年紀小,不能多回報幾分。雖還不到發引時辰,可親戚們差不多都來了,沈瑞這孝子不好避在人後。郭氏囑咐完沈瑞,又將他的衣襟拉平,便叫沈全帶沈瑞去了靈堂。

還有一個時辰就正式發引,各房頭有身份的長輩都已經過來,除了沈瑞祖父輩的太爺們,還有幾位曾祖輩的老太爺。就是近年不怎么理會族中事務的族長太爺,也拄著拐棍坐在堂上。

這些老爺子的年紀,從四十幾歲到八十來歲不等,坐滿了半屋子,可見沈族人丁之盛。別說沈理這一輩,就是沈舉人同輩的老爺們,除了各房頭的房長外,也沒有幾個能輪到座位。

而沈理不管身份多尊貴,眾族叔都占著,即便有人給他布座位,他也不肯失禮落座。

連他都站著,其他斜王輩的沈家子孫,也只能都站著。等到再小一輩,連靈堂上站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在院子里列隊舉哀。

沈瑞沒有密集恐懼症,可眼見著老中青形形色色的族親,也忍不住有些眼暈。有些人本主的記憶力有印象,更多的人都記得模糊。

沈舉人眼圈發黑,面帶憔悴,站著與幾位老太爺、太爺說話。沈瑾站在一旁,攙扶著沈舉人,不時向門口張望。

見到沈瑞、沈全過來,沈瑾忙招手,示意兩人上去。

沈舉人察覺,回頭看到兩人,立時火起,沒有理會沈全,沖著沈瑞冷哼道:「混賬東西,大家都忙著,哪里躲懶去了,還不來見過諸位親長!」

眾目睽睽之下,沈瑞哪里能認「躲懶」的罪名,似是掩飾地用袖子揉了揉眼睛,低頭道:「兒子……兒子……回了趟房……」

話沒收完,沈瑞的眼睛就跟開了水閘似的,噴涌而去。

嗚呼,姜,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