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羊狠狼貪(四)(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2212 字 2020-06-26

當年太宗皇帝可以稱贊過大沈學士沈度為「我朝王羲之」,如今翰林院里用的「館閣體」,就是從二沈之風。

就是二房三太爺,當年十幾歲移居京城,能得以立足,也是因有大沈學士曾孫身份,得了祖上余澤。

旁人還罷,見慣沈珏忽悠人做派,依舊各自做各自的,沈琴忍不住上前湊趣道:「珏哥又在掰扯祖宗,幾百年的芝麻谷子有甚好說?且讓祖宗耳根子清靜清靜哩。」

「這是沈字閃著光哩,身為沈家子孫,與有榮焉」沈珏挺著胸脯,驕傲地道:「我等也當勤勉攻書,勿要墜了祖上清名方是,雖有六族兄珠玉在前,我等兄弟亦不該懈怠。」

何泰之臉上崇敬之情越盛,原有的那些許傲氣早已收斂的於於凈凈,沈家除了有個大才的祖宗,還有當世子弟為狀元,自己倒是越發拿不出手。

平素最愛玩的就是沈珏,如今一口一個「勤勉攻書」的也是他,學堂上諸同桌面面相覷,哭笑不得。不過有外人在,也沒人去拆穿沈珏。

沈珏說話間,看到沈瑞,眼睛一亮,站起身走了過來:「瑞……瑞二哥來了……」

沈瑞笑著看了何泰之一眼,對沈瑞道:「可同董先生打了招呼?」

族學畢竟是傳授學問的地方,要是隨意帶外人來玩耍,豈不是亂了套。因此有禁令,不許學生隨意帶人進入族學

沈珏聞言,猶豫了一下:「瑞哥還不知吧?昨日董先生已正式辭了族學差事,今日起族學暫有流大叔暫時署理,等月底族中公議此事後,再定山長。」

沈瑞聽了,心中有數。

沈家書香傳家,子弟多應試下場,只憑有「秋實」班秀才,這主持族學事務的就起碼得是個舉人。

沈流是舉人不假,可會試落第幾次後始終不曾放棄,加上還不到四十歲,再考兩科也不算老,自然不會將思放在族學上,這接班董舉人的最後人選,還得另尋人選。

見沈瑞不於己事的模樣,沈珏翻了個白眼道:「你且莫要自在,有先前事在,怕是族老們不會再答應請外人,多半從族里的老爺里找。最有可能的人選不是旁人,正是源大叔,到時候看你怎么辦」

沈族中水字輩的舉人老爺並不算少,宗房大老爺、二老爺,四房沈源,五房沈鴻,八房沈流,都有舉人功名。

沈流要繼續科舉,宗房大老爺即便沒有族長之名,也是有族長之實,全面接受家族庶務,不可能專門來管族學這一攤;沈鴻則是身體不好,五房家事是都是全托給妻子,即便近些年身體略好些,估計也不會出來接族中差事。最後的人選,是宗房二老爺與沈源。

不管宗房二老爺學問人品如何,只憑著他是宗房一脈,其他各房怕是就不樂意他接手族學。

如此一來,最有可能的人選還真就只剩下四房沈源。

沈瑞聽了,一時無語。既然能中舉,那沈舉人學問定是不差,可難道給族學里挑先生不看人品?

沈舉人雖不像張老安人聲名狼藉,可名聲也好不到哪里去。

早年的「寵庶滅嫡」,現下的「縱情聲色」,都不是能瞞得了人的。只有沈舉人還天真認為,自己德行堪比君子,即便略沾女色,也是自家婢子,不礙什么。

他若是年輕,不過一句「少年風流」,自不會有人說什么;要是無子,還可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旗號堂而皇之納寵;可他坐四望五的年紀,兩個兒子又以長成,加上之前端的架子又太正經,這一反差如何能不引得人側目

「族長太爺那里,應不會點頭吧?」沈瑞眨了眨眼睛問道。

沈瑞撇撇嘴道:「除了鴻大叔,就剩下我二叔,你以為三房老太爺會如何?且看八房太爺那里怎么說話,太爺怕是不好說甚哩」

沈瑞想一想那位族長太爺,實是個明白人,雖說為了避嫌,不會貶低沈舉人什么,可也不會真的任由沈舉人來主持族學。說不得最後的差事,還是落到沈鴻頭上。若是沈鴻受不得繁雜,只教導學生,另安排個人給他做助手便是。

這樣想著,沈瑞心里便踏實了。

在家里張老安人一直「養病」,沈舉人並不要求沈瑞定省,父子三、五日方見一遭。沈源真要到了族學,可是日日相對。沈舉人見了他就一副訓丨龜孫子的做派,雖是世間「父對子」的常態,可沈瑞還真是接受不能。

見沈瑞旁邊空座,沈珏才想起還沒給何泰之安排座位,對沈瑞小聲道:「讓你小子與你坐半日,你可莫要跌了沈家子弟聲勢。那臭小子才九歲,就過了縣試,怪不得走路尾巴都撅著」

九歲過縣試,沈瑞瞪大眼睛。

縣試畢竟不鄉試,各種記錄有跡可循。縣試年年有,每年錄取的童生數有數千人,到底年幼的多不多,最小的考生是幾歲也無人說清。

沈瑞只記得張居正是十二歲中秀才,楊廷和十二歲舉於鄉,他們參加縣試的時間應該更早。

由此可見,縣試並不乏年幼考生,可參加考試,與過了考生可不是一回事。各地縣試錄取模式都一樣,都是按照當地人口數與賦稅比例,偏遠地縣城數個名額,中等縣城十來個,富裕人口稠密的地方十幾到二十。

越是富裕地方,讀書人口越多,報名考生多,錄取比例越低。

何泰之是北直隸人氏,錄取比例之低,僅次於南直隸與山東,還能過了縣城,可稱之為「神童」。

怪不得沈珏方才連祖宗都搬出來,顯然是被刺激不輕。

不管徐有貞這個曾經以武功封伯的英宗首輔到底是忠是奸,可家教應該不錯,否則外孫里也不會這么多成才的。

不過徐有貞史上留名的才子外孫共有三人,何泰之並不在其列,不是沒有到長大,就是長大後泯滅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