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薈萃一堂(三)(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983 字 2020-06-26

「琪哥沒有嫡兄弟,旁枝庶房子弟這次便罷了。」徐氏輕聲道。

聽了這話,眾族老都點點頭,沒有異議。

畢竟這於系擇嗣之事,自然是以嫡血為主。要是二房真有心從旁枝庶房子弟擇人,那也不用去其他房頭選人,二房嫡支雖血脈斷絕,庶房也有幾家。

至於三房祖上是庶出,到底該怎么論,現下倒無人去計較。

若是計較三房血脈不純,那五、六、七、八、九房血脈還太遠呢,剩下能擇選嗣子的就只有宗房同四房。

這被選中七個少年,分屬七房,有族長太爺與三位族老在,直接能做得了其中四房的主。

族長太爺便道:「五房與七房那里,侄媳婦你還得問問兩位當家人。」

至於四房沈舉人,虧待孫氏母子在前,方才進來見禮時,心虛得都不敢抬頭,當不會有那個膽子回絕徐氏提議。且不論三年前是是非非,徐氏抬出了已故孫太爺,又有一個孝字在。

徐氏點頭道:「太爺說的正是。五房那里,侄媳已同弟婦提過,弟婦早有心送全哥進京游歷,如此兩下正便宜;剩下七房叔叔那里,還得問一句。」

此話一出,旁人還不會多想,三房老太爺同九房太爺少不得腹誹一二。還真是會咬人的狗不叫,平素看著五房人清高,以後他們不會參合此事,沒想到接著郭氏是女眷,同徐氏往來便宜,已經先一步走到大家前頭。

八房老太爺平素雖當得了兩個房頭的家,可這涉及到出繼骨肉之大事,自不會插手。

少一時,七房沈溧被單獨請了進來。

聽徐氏提了欲攜族中子侄進京的話,沈溧愣了半響,方醒過神,面上有些驚疑,求助地望向八房老太爺。

這同二房結個善緣與讓出一個嫡子給二房,可不是一回事。要知道兒子過繼,以後自己就成了族叔,兩下不相於。骨肉雖非死別,卻是生離。京城同松江又是千里之遙,這如何能舍得?

八房老太爺見狀,便安撫道:「沈寶也跟著去。他們這個年紀能出去走走見見世面,總是好事。不過是去拜會族中叔伯,即便在京城逗留的日子長些,半年一載也回返了。」

沈溧的心,一下子落地。

不過是進京,又不是就定了名分,其他房頭那幾個少年,可都是個頂個的出色,自家兒子雖好,可在族兄弟面前也不出彩,哪里就能選上?真是杞人憂天。

如今族老們都不反對此事,自己這一房作甚出惡人?

這般想著,沈溧便道:「且聽滄大嫂子吩咐,只是犬子頑劣,怕是要給滄大嫂子添麻煩了。」

徐氏贊了兩句沈琴,便又提了請四房沈舉人。

真如族長太爺所料,待徐氏提及要帶沈瑞進京為孫太爺祭掃之事,原本有些惶惶不安沈舉人立時應下,一點異議都沒有……

稍間里,徐氏與族老們已經有了定論,敞廳里少年們,還不知他們未來一年半載的生活已經被安排好,並且說不得下一步面對的就是人生第一次重大轉折。

沈瑞一出來,沈珏就察覺他臉色不好,湊了過來,低聲問道:「瑞哥怎哩?」

沈瑞露出苦笑:「外祖父福地在京城,滄大伯娘要我代母親進京祭掃,明年縣試怕是要耽擱。」

「耽擱甚哩?」沈珏翻了個白眼:「真是服了你了,能跟著出門還是去京中,你不歡喜還愁悶?難道你就不想六族兄?」

沈瑞道:「可是我原本打算好的,明年下場縣試、府試,要是去了京里,倒要耽擱一年。」

沈珏輕哼一聲道:「你呀,平素看著是個明白人,這回還真是身在局中、關心則亂即便明年過了縣試、府試又如何?院試不還是得等到後年才開。只要你別將功課丟下,分作兩年考童子試同後年一鼓作氣又有何區別?還是你羨慕何泰之,想要先撈個童生名頭聽聽?」

沈瑞聞言,醍醐灌頂。

倒不是沒想到後年院試之事,而是因四房越來越亂,沈舉人又迎娶繼室在即,他想要過了縣試,府試,便往南京尋家學院附學,這才不願意耽擱一年。

可是去南京也是去,去京城也是去,都能離了四房這泥潭,他又計較什么?京城有沈珏與王守仁,又能趁機查一查孫家同二房到底什么淵源,如此隱晦,時隔多年,孫家人都死光了才露出來。

說到底還是成年人思想作怪,沈瑞對徐氏不提前商量就直接做出帶他北上的決定有些反感。可在徐氏眼中,他只是十二歲孩子,長輩拿主意反而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