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群分(一)(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38 字 2020-06-26

毛澄輕哼了一聲道:「難道你還晚么?不過是你之前太過平順,才將落第兩科看的重,二十幾歲中進士都被你念叨晚,照你說來,我這三十幾方中進士的,豈不是該討飯去了?那些四十幾、五十幾還准備下場的,就更不用活著……」

王守仁也不是怨天尤人的性子,不過感慨一聲,兩人的話題就轉到時政上。

毛家小書房里,沈瑞這個小客人,正由沈遲相陪。

沈遲個子不高,長相斯文,並不因沈瑞年紀比他小就慢待,待客極為用心。

奉茶、上點心,然後他就陪著沈瑞,找話題敘話,聊四書、聊詩賦、聊時文。

沈瑞的文章在毛澄等人眼中不過中下,可在毛遲看來,這個年紀能指著四書出題就能做上一篇文章出來,已經十分了不起。

待論起籍貫,曉得沈瑞是松江府華亭縣人氏時,毛遲小大人似的說道:「松江府早年文風雖弱,近些年卻是人才濟濟,雖還不能與蘇州府比肩,可亦相差不遠,成化二十三年的榜眼、弘治三年的狀元、弘治六年的傳臚都出自華亭縣……」說到這里,想起一事來:「世兄既是華亭縣人士,與弘治三年登科的沈學士可是同族?」

至於蘇州的文風么?那不用細說,弘治六年、弘治九年接連兩科狀元都是蘇州府人氏,足以說明蘇州府文風鼎盛。

沈瑞點頭道:「沈狀元正是小弟族兄。」

毛遲聞言,面上帶了幾分熱切:「前幾日有幸隨家父往沈學士家拜會,沈學士端的是美姿容,身形偉岸,學識亦過人,當世之君子也」

官場上按品級與資歷排輩,沈理年紀雖比毛澄小十來歲,卻是早一科進士,品級又在這里,毛澄即便是狀元出身,也需要俯身拜會。

沈瑞聽了毛遲的話,面上帶了笑。

沈理若不是儀表堂堂,也不會在還是舉人時,就被謝大學士相中,妻之以幼女。

至於毛遲所說的沈理「身形偉岸」那也是對比之下,只因毛家父子身量都不算高。

至於長相,毛澄是容長臉,留著短須,白凈儒雅,要是真的長得歪瓜裂棗,即便文采出眾中了狀元,也早被丟到犄角旮旯,哪里會時常被宮中傳召,常伴君上。

只是毛遲不僅個子不高,又長了一副圓圓娃娃臉,看著比實際年紀小。同沈瑞兩個在一處,他即便端著老成架子,可要是真要外人看,反而會覺得沈瑞年長。

毛遲雖是家中長子,上面父母姐姐們向來疼寵,同沈瑞聊著聊著熟稔了,言行之間多了隨意,不知不覺帶了些嬌氣出來。

提及就讀的春山書院,毛遲苦著臉道:「實不明白書院里的夫子是作何想的,師兄弟十余歲就要參加童子試,夫子們也不怕拔苗助長我打算今年年底回蘇州府,明年下場,又哪里晚了?可在夫子眼中,就好像我多不爭氣似的。與他們實是不能比」說到這里,帶了幾分躊躇道:「我拖延到現下沒有下場,並非書讀的少……只是擔心名次不好……」

沈瑞見他提及考試就帶了憂郁,哪里還有不明白的。

狀元的兒子也不好當,比如王守仁要不是有個狀元老爹,也不會對自己要求那么高。

民間俗語,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一代比一代強才是世人對兒子的期望。

可是狀元已經是文魁,除非兒子也中狀元,否則即便是中了榜眼,也是「子不如父」。

尋常人應試,中了同進士是祖墳冒青煙;等到他們這些狀元的兒子應試,即便進了二甲,都會被人說長論短一番。

王守仁二十幾歲中二甲進士,在每科取中的士子中算是年輕有為,可只因有個狀元老爹,之前落第兩次就成了污點,被人說成「子不如父」。

沈瑞便點頭道:「我那狀元府邸的族侄沈林,似也為世兄所憂之事煩惱。」

毛遲聽提及沈理家,精神一震:「原來還有同病相憐之人……」

情緒顯然好上許多,這種曉得別人也煩心,自己心里也就安生許多的模樣看上去很是好笑。

這一日,沈瑞見識文曲星一尊,收獲小個子話嘮屬性新朋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