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96 字 2020-06-26

三老爺既欣慰沈家後繼有人,又生出幾分緊迫感……

縣衙「報喜」的隊伍還沒到,二管家與長壽匆匆回來。

大老爺不在家,三老爺不敢驚動,二管家直接到二門求見主母;長壽這里,也是往九如院給沈瑞傳話。

因沈瑞年紀不小了,開始有外頭的交際,除了在九如院中有內書房之外,今年開春徐氏在前院給沈瑞收拾出一個外書房來。

平素里讀書,來人可以做待客之所。

不過沈瑞讀書起早貪晚的,還是用內書房的時候多。

見長壽面上發苦,沈瑞心下一激靈,生出不好的念頭來,直接問:「是榜上無名?」

長壽忙搖頭道:「二哥中了案首!」

沈瑞蹙眉道:「那為何做憂色?可是有什么不對?」

事關重大,長壽不敢隱瞞,將茶館里的聽到的「流言」講了一遍,又提了二管家去求見太太之事。

沈瑞聞言,慶幸不已。

幸而他之前沒有使人冒然打聽縣令,否則這落到旁人眼中正是對景。

如今雖是「木秀於林」,可勝在「理直氣壯」。

他站起身來出了九如居,前往正院。一路上,他在心里將得失算了一下。

「京察」早已塵埃落定,如今京城官場已經形成微妙的平衡。

即便有御史言官想要就此事彈劾大老爺,可縣試只是縣試。要說春闈天下士子雲集,文無第一,榜單容易有爭議;那縣試這里,連只會三道填空題的市井少年都會參加,可見水平之低。

沈瑞的文章都是用心做的,這個案首,當得並不心虛。

大老爺身下坐著尚書之位,不是三閣老的門人,換做其他年份,說不得真就有人「借題發揮」,想要弄掉大老爺。

不過今年是春闈之年,士子雲集京城,經過三年前那場「科舉舞弊案」的鬧劇,朝廷內外定也不希望科考上傳出什么不好來。否則人雲亦雲,引得士子雲從,又要生事端。

想到這里,沈瑞的心里就踏實下來。

否則要是因他僥幸得一縣試案首,就引得沈家惹禍上身,那才是得不償失!

二管家已經到了上房,同徐氏說了沈瑞中「案首」之試,還有寒門儒生對縣令與沈家的污蔑言論。

徐氏雖是聽得皺眉,卻並不急迫,只道:「二哥爭氣,這是好事……你莫要慌里慌張的,不被人妒是庸才。不過是幾個腐儒酸話,為難不了沈家……」

沈家大老爺為京官,這些年也經歷過風風雨雨,眼見徐氏神態鎮定,二管家便也心安。

徐氏道:「報喜的人估摸快到了,准備賞錢去……」說到這里,頓了頓道:「親家與王府那頭,打發人去報喜……」

二管家應聲下去,在院子里與沈瑞碰了個正著。

「恭喜二哥!」二管家躬身道。

沈瑞看了二管家一眼,淡笑道:「這些曰子也讓安叔受累了,改曰請安叔吃酒……」

二管家連聲「不敢」,下去張羅賞錢去了。

早有婢子看到沈瑞,一邊往里傳話,一邊挑簾子。

見沈瑞進來,徐氏忙招呼他上前,笑著道:「沒想到竟得了『案首』,還真是開門彩,咱們二哥好運道!」

沈瑞猶豫了一下,道:「母親,會不會給父親添麻煩?」

徐氏笑著安撫道:「雖說『縣試』取耕讀子弟是『慣例』,可也沒有律法規定仕宦子弟就做不得『案首』。京城官場雖不太平,可你也要相信老爺。能做到京堂位上,難道還能被幾個書生用『莫須有』的罪名拉下馬?加上今年是春闈之年,關於營私舞弊之類的彈劾何其敏感,即便有個小魚小蝦蹦出來也弄不出大動靜。」

這話卻是與沈瑞想到一塊去了。

徐氏的姓子雖不愛張揚,可想到有人就此事盯上沈家,心里到底有些不痛快。

她倒不是擔心丈夫,而是擔心沈瑞。

要是將此事鬧得沸沸揚揚,不管清白與否,於沈瑞的名聲都有礙。

沈瑞一個孩子專心致志地考試,卻因成績斐然被人說嘴,說不得心中正忐忑,她便不想讓他再添氣惱。

徐氏笑著吩咐婢子道:「去,傳話給二管家,准備一筐炮竹出來,等報喜的人來了,家里也幫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