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41 字 2020-06-26

至於沈大老爺,就沒有與壽哥私下交集的可能。

壽哥身為太子,不可能在皇帝健在的情況下,示好朝臣。否則即便是獨生子,也容易惹口舌是非。

五房大老爺不是官,而他的長子又偏偏是東宮屬官。

壽哥今日出來,是專門為看沈瑞與何泰之祝賀兩人過院試的,因此還預備了禮物,兩塊一寸見方一寸半高的田黃石印料,一人送了一塊。

聽聞兩人都起了字,壽哥笑道:「哪里用得著這么費事?世情不是稱秀才相公,、喚舉人『老爺,么?直接叫沈相公、何相公不是更省事?」

何泰之忙擺手道:「別這樣叫,總覺得怪怪的。」說到這里,想起一件事,道:「瑞表哥要是後年過了鄉試的話,豈不是就可以稱『老爺,了,沈老爺十六歲的沈老爺哈哈,一般人家,說不得十六歲還稱小哥兒呢,連一句大爺都稱不上。」

壽哥不能在外頭逗留太久,又說了一會兒話,大家就出了茶樓,分了兩處

兩家的下人與馬車都不在,不過幸好離家不遠,兩人就步行回家。

路上,何泰之將認識的幾位同年點評了一番:「葉科與李治道之前都是跟著家里聘的西席讀書,不過聽葉科的意思下半年他就要入春山書院,以後竟是同窗了……李治道也是要進書院的,不過不是京城的書院,好像是他外家長輩在某處書院做山長。家中人想要讓他出門歷練歷練,就送到外頭讀書。」

這幾個小秀才為何新朋賽舊友似的親近,聊得還真不少。

何泰之又道:「早先瞧著周然還算湊合,怎么一過院試就換了個嘴臉?就好像是從翰林的侄兒成了翰林似的。他不過是院試第九,瞧著那模樣倒是比瑞表哥這個案首還得意……」

沈瑞笑笑道:「不過點頭之交,心中有數,以後不深交就是……」

何泰之點頭道:「若不是他與全三哥交好,哪個會理他……不過他既要離了書院,往後也就離全三哥遠了,要不然還真要想個法子勸勸全三哥……這人如此勢力,非良友之選……」

次日,正好趕上沈大老爺休沐,沈宅就請客擺酒,慶祝沈瑞過院試。

即便是尚書門第,子弟有了功名也是大喜事,少不得請客擺酒,親朋好友都上門賀喜。

因上了年歲鮮少出來交際的喬老太太,也攜喬大太太、喬二太太過來。

親故女眷湊到一起,少不得就聊起兒女的親事。雖說沈瑞已經定親,可還有玉姐在。

待曉得玉姐沒有定下人家,就有一個太太打趣,要與徐氏做親家。

徐氏只笑說玉姐年紀太小,才到了她身邊,還不著急。

即便知曉她是托詞,可如此婉拒也不算失禮,富貴人家養女兒,及笄才開始提親事的也大有人在。

玉姐雖十三歲,可議得親事,可上面有個哥哥在,等到成親時要是按照長幼分先後的話,可還有好等。那邊可是個小嫂子,用此為理由將玉姐多留兩年也說得過去。

喬老太太被讓到上座,滿臉慈愛地聽著女眷們說話,

喬大太太卻有些坐不住,只覺得臉上臊的慌,方才大喇喇開口問詢親事的太太,是沈喬兩家的一門遠親,是出了名的破落戶。

那太太滿口阿諛奉承,明眼人都能看出她是看上玉姐的嫁妝。只因玉姐如今是徐氏的女兒,而徐氏嫁妝又是出了名的豐厚。

喬家這里,不管換個多體面的說辭,同那太太又有什么區別?

喬大太太看到徐氏,之前生出的想法,有些萎了。

喬老太太也瞧出了,徐氏能拿方才的說辭推旁人,就也能推自己。到底不是自家骨肉,自己這個嫡親的姨母,從來就沒有入過徐氏的眼。

想要促成這門親事,還得從沈大老爺著手。

有了計較,喬老太太就閉口不提此事,該吃酒吃酒,該看戲看戲。

不過等到筵席終了,客人們相繼告辭而去時,喬老太太卻不走。

「我昨晚夢見你們老太太,這心里難安生,有些話想要同滄哥說……」喬老太太紅著眼圈對徐氏道。

連亡者都抬出來,徐氏這個外甥媳婦能說什么,少不得打發人請沈大老爺過來。

沈大老爺對於這個姨母,這些年並未失恭敬,可要論感情,在沈家因二老爺毀親被折騰得天翻地覆時,就已經不剩幾分。

等到孫太爺暴斃,三太爺與三老太太相繼離世,喬老太太不僅不覺得喬家是始作俑者,有絲毫愧疚之意,反而還指使二太太的陪房在沈家攪風攪雨,想要奪徐氏的管家權,沈大老爺對這個姨母就徹底生厭。

只是看在二老爺的面上,總不能與喬家徹底撕破臉,才這樣不冷不熱地往來著。

喬家被徐氏吃噠了幾回,也不敢在往長房湊合。

如今二老爺與喬氏都不在京,喬老太太卻來沈家吃酒,使得沈大老爺不得不生出一種「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的感覺,不由就生出幾分提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