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收因種果(四)(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833 字 2020-06-26

「後日就空著。」沈瑞遲疑道:「可要帶了三哥一道去?」

沈滄皺眉,想了想:「還是算了。院試要緊,莫要讓他分了心……」

沒說出口的理由是沈珏到底是嗣子,有母子名分束縛著,要是喬氏被送走時胡攪蠻纏,只會讓沈珏難堪與為難。

沈瑞是過來傳話的。

從官學回來這一路,沈瑞也算想到了沈琰的用意。

他主動將把柄遞了過來,也算是另類的「投名狀」了。要是沈滄連這個都不接,那他們兄弟趁早做其他打算,也不必非吊在科舉這一條路上。只憑他們兄弟現下身份,一個舉人、一個生員,要是回鄉的話也能是太平鄉神。

沈琰沒有拐彎抹角,也沒有從宗房那邊使勁,而是直接將他們兄弟的功名前程都交到沈滄手中,倒是好大魄力。估計他心里也明白,不管他在旁處怎么使勁,最後都繞不過尚書府去。

等沈瑞說到沈琰兄弟去學宮外等自己之事,沈滄與徐氏的臉色都有些不好看。

即便聽了沈瑞後頭的話,沈滄臉上也是帶了冷笑:「登門請罪?若真有知恥之心,就當去學政面前請罪,將三代功名都除了如今裝模作樣,倒是以此為借口想要等門入室,還真是好厚面皮」

徐氏則是有些意外,即便曉得沈琰兄弟是老太爺曾孫,這邊也沒有認親的意思,自然也就不會去打聽兄弟兩個的仕籍上有什么不妥當。

沈琰此舉,還真是膽大。這邊既知曉此把柄,要是有心發作他們兄弟,絲毫也不用費力氣,就能讓他們兄弟跌入塵埃。

「瑞哥,聽說這沈琰當年曾在族學教導過你們,你覺得他這人如何?」徐氏帶了幾分好奇道。

十九歲中舉人,即便是在南直隸那士子雲集之地,也稱得上金貴。雖說出身孤寒,可因為年輕,即便落地個三、五回考中進士也不遲,即便沒有喬三老爺出手,也會有旁人搶了做女婿。

「為人溫潤,有君子風,授業極有耐心,其他就知曉不多……孩兒在族學里的日子實在不長……」沈瑞一邊想著,一邊回道。

當年他就覺得沈琰行事頗有章法,以後要是混官場定是如魚得水。如今幾年過去,沈琰雖沒出仕,可卻有了舉人功名,已經算是預備官員,可以有資格補缺。

沈滄聽了,「哼」了一聲:「溫潤君子么?那也定是個偽君子」

沈滄連番譏諷,徐氏與沈瑞不由側目。

沈滄還沒見沈琰,就這樣厭惡,到底為何?這樣喜怒形於色,都有些不像他本人了。

實際上沈滄確實心里憋著熊熊大火,卻不是沖沈琰,而是由沈琰想到喬三老爺身上。

他一直以為喬三老爺雖為人圓滑了些,可還是有些人情味兒的,既然卻是見識了喬三老爺的道貌岸然、、

眼前是發妻嗣子,別無旁人,沈滄即便想到,便也不壓著,帶了幾分怒道:「到了今日,我才算明白過來,喬三專程挑了那小子為女婿,哪里是愛惜人才?他是項庄舞劍、意在沛公,要是這邊接納那兄弟兩個,他此舉就是親上加親;要是這邊忌憚那兄弟倆,就會想著安撫他,好借他之手壓著那兄弟倆……他既任學官,哪里看不出沈氏兄弟仕籍的不妥處?定是當把柄握著,想要借此挾制這兄弟兩個他想要算計那兩個小子隨他,想要謀算咱們家卻是找死

徐氏與沈瑞兩個聞言,不由面面相覷。

之前沒往這邊想,並不覺得喬三老爺擇沈琰為女婿此舉另有深意,只是覺得他有些不識時務,即是知曉沈琰與尚書府淵源,就不該繼續這門親事;非要拖著,又得了沈二老爺點頭,這也太執著了,看著像是真看重沈琰似的。

可要是他真的看重沈琰,在南京時就該想法設法為沈琰解決後患。他在南直隸境內,要往各府主持歲科試,也有駐扎松江府時,想要在沈氏族人面前為沈琰兄弟求情也容易。

「父親能想到此處,沈琰怕是也回過味兒……怪不得孩兒覺得他此舉像是破釜沉舟,,不留後路,原來他曉得兄弟兩人被喬三老爺套住,壓根就沒有後路。」沈瑞道。

徐氏亦唏噓道:「這喬三自己也是一步一步考出來的功名,如今卻是要用功名算計拿捏人,這太不是東西了那兄弟兩個連番捷報,本是極好的運勢,遇到喬三,反而是禍不是福了……」

南城,沈家。

沈琰、沈兄弟兩個難得在家,就往正房陪著白氏用了午飯,又陪著白氏說笑了一會兒,才回了書房。沈要溫習功課,沈琰則是做授業課程表。

沈琰入春山書院時間不長,人也年輕,可授業仔細,待學生也有耐心,兼職做了小半年夫子後,有了小小名氣。如今報他「小課」的學生好幾個,束惰銀子攢了三、四十多兩出來,已經能夠家里的嚼用,無需動用積蓄。

南城書院雖號稱平民書院,可真正赤貧百姓哪里有銀子供孩子讀書?能送兒子入南城書院的,還是以書香門第與富商士紳人家子弟為主,束惰銀子上也不吝嗇。

沈琰這夫子當的津津有味,儼然樂在其中。

自打見過沈瑞,沈就始終懸著心,眼見著兄長如此淡定,他猶豫道:「大哥,沈尚書會答應見大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