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27 字 2020-06-26

張會打了個哈欠,佯裝疲憊道:「昨兒歇得晚,我先眯會兒……」

周時這才住了聲。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張會與周時都是少年,正是貪睡的時候,早上當值起的又早,這會兒午歇就真的睡覺了,不一會兒屋里傳來細微的鼾聲。

少一時,隔壁走出一高一矮兩個人來,穿著軟底靴子,走路靜悄悄無聲。

直到回了暖閣,那矮的人影才道:「金太夫人真的吩咐壽寧侯夫婦選人了

高個那人侍立在旁,道:「奴婢並不曾聽聞,或許只是周侍衛聽到的閑言

那矮的人影不是旁人,正是東宮之主壽哥。

方才周時信口開河,張會提心吊膽,生怕旁人聽見,卻是不知「隔牆有耳」。且通過銅管,將兩人並不大聲的對話聽得真真切切。

「大伴何必糊弄孤?若不是聽了音信,周時能念叨這個?想來也是,她們要是不放心孤,自然要將太子妃人選掐在手中。」壽哥哥氣呼呼道。

旁邊那內侍憂心忡忡道:「東宮選妃,都有例可循,殿下今年才十三,若是張家真想到此處,也太急了,不知何有其他緣故?」

壽哥聽了,似也跟著生疑:「是啊,為甚呢?大伴可有聽到其他消息?」

那內侍猶豫了一下,搖頭道:「奴婢並不曾聽聞什么消息……」

壽哥不快道:「如今孤都要成了瞎子聾子,想要聽兩句真話都要去做賊,連大伴也不予孤說真話了么?」

內侍忙道:「奴婢不敢」

「哼孤曉得,你們都怕中宮,眼里沒有孤」壽哥氣呼呼道。

那內侍忙跪下道:「奴婢惶恐殿下,自古疏不間親,奴婢是怕忠言逆耳

壽哥站起來,親扶了那內侍起身:「大伴這是什么話,若論親疏,誰又比得過大伴與孤?這些年來,大伴陪著孤,孤才好過些。」

那內侍不是旁人,正是東宮大伴劉瑾。自弘治九年入東宮侍奉,至今已經整整七年。

劉瑾激動道的:「能服侍殿下,是奴婢之幸……」

劉瑾雖看不過四十來許年紀,實際上已經五十三歲。自六歲入宮為侍,給大太監做養子,對於內廷的熟悉,劉瑾並不亞於如今的天子弘治皇帝。即便早年犯了死罪,依舊被赦免,且安置在東宮為太子,就能看出弘治皇帝對劉瑾的看重。

劉瑾此人,卻是內學堂出來的,不同尋常內侍。

他不僅長得儀表堂堂,儒雅如君子,且知文史、通古今。

最要緊他極為「忠心」,服侍主人「貼心」,不僅得了壽哥歡喜,在皇上面前也周全合意,要不然也不會擠走東宮其他幾位大侍,成為東宮大伴。

在之前,壽哥對於身邊這位大伴是十分信服的。

不過,經過楊廷和的提醒後的,壽哥「追根溯源」,也終於想起自己對中宮的忌憚從何開始。七年前,劉瑾到東宮當值時。

當時蔚悼王已薨,壽哥當年不過六歲,已經是初記事的年紀。

宮里氣氛始終凝重,太皇太後再提納妃之事,坤寧宮因蔚悼王之殤愁雲慘淡,中宮再次查出有妊,皇上也再次拒接了選秀,宮里的氣氛才漸漸好轉。

不過四下無人時,劉瑾卻常常看著壽哥,時有憂心。壽哥不解,追問劉瑾,劉瑾卻總是轉了話題。

直到泰康公主落地,壽哥才無意聽見宮人道:「阿彌陀佛,太子殿下總算平安了……」

另一宮人道:「著死難道生下小皇子,太子殿下就沒活路了?有太皇太後在呢,當年護得了皇爺,現下也護住了太子」

先前一人道的:「皇爺愛重皇後,若是皇爺去求呢……皇爺雖看重太子,那是因沒有其他皇子的緣故,不說旁人,就是蔚悼王若還在世,有沒有太子立足之地就是兩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