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飄香(七)(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66 字 2020-06-26

何泰之訕訕道:「我這不是擔心瑞二哥么……早先沈瑾在松江時還好,兩下里隔得遠,如今就要往京中,兩下的關系外人不曉得,親戚里外哪個不知?到時,少不得高低長短被人比較。」

何學士搖頭道:「你小瞧瑞哥了,就算旁人比較,他心定志堅,也不會在意……再說兩人畢竟相差好幾歲,就算在科舉上沈瑾先行一步,也未必就定比瑞哥強了去,你瞎操心個甚……」

何家姻親之家,都議論起沈瑾來,更不要說五房與沈理家。

鴻大老爺與榮有焉,只覺歡喜,道:「甚好,甚好,四房後繼有人……」

郭氏卻是皺眉不已,滿臉厭惡:「明年春闈落第還罷,要是一朝金榜題名,留在京城,可還真是礙眼……」

鴻大老爺知曉因孫氏緣故,郭氏向來厭惡鄭氏母子,只是鄭氏不過一妾侍,又離了沈家,早已是不相於之人;而沈瑾此人,勤勉好學,並無大錯在外頭,不過是被長輩恩怨給牽連了。

「瑞哥到底是出自四房,那邊是本生親。要是沈瑾支撐不起來,以源大哥的脾氣,總要煩到瑞哥頭上……如今沈瑾成才,對瑞哥來說並不是壞事……」鴻大老爺開口勸道。

郭氏嘆氣道:「我只是不忿瑞哥又被壓了一頭……當年的事老爺難道忘了?瑞哥本不是笨孩子,卻被張氏糊弄得不能讀書,傳出跋扈愚笨之名;沈瑾一個庶子,卻是人人稱贊,一時風光無二……不說別人,就是我當年與源大嫂子再好,明知那邊情形不對,可對瑞哥也是失望不已……入蒙學三年,連蒙書都沒讀完,誰會想到這其中有蹊蹺?要說這其中半點不予鄭氏母子相於,我是不信的……」

鴻大老爺想起四房往事,也是嘆了一口氣,不再為沈瑾說話了。

沈瑛、沈琦兩個離家早,對於沈瑾的印象就是鄰居家的族弟,與自己三弟同庚,相伴長大。對於後來,沈全棄了幼年玩伴,選擇了年幼的沈瑞交好反而與沈瑾疏遠,兄弟兩個也能理解。有孫氏恩情在,對於失母的沈瑞,五房上下本就當多照拂。

同沈瑞相比,本是庶子出身的沈瑾,名利雙收,已經得到太多。

得知此人得了今科南直隸解元,沈瑛與沈琦兩個倒是多有歡喜。同為沈家子弟,自然是族人越爭氣越好。

反而是沈全,在為沈瑾歡喜的同時,心情頗為復雜。兩人同庚,論起月份還是沈全大些,可沈瑾十三歲過院試,沈全二十歲才過院試;沈瑾二十一歲中了解元,沈全連下場一試的信心都沒有。

換做心胸狹窄的,少不得因嫉生恨;沈全性子郎闊,別扭一會兒,也就想開了。作甚與旁人比?兩人資質本就不同。

或許在旁人眼中,沈瑾今年中了解元,不過是運氣使然,可是沈全卻知曉沈瑾底細。

早在沈瑾童子試中了「小三元」後,鄉試便能一搏,只是弘治十一年那科是要給嫡母守孝錯過,弘治十四年傷筋動骨。要不然說不得在三年前或六年前,沈家就能多一個少年舉人。

連著錯過兩科,厚積薄發,沈瑾摘得解元也就是意料之中。

郭氏因沈瑞緣故,對沈瑾生厭,沈理自然也不例外。他雖是沈氏族人,近些年與二房、五房也走動起來,可對於松江族人依舊是冷清的很。就算松江來人,除非必要的往來應酬露個面,沈理也無心親近。

就算知曉族弟沈瑾得了謝元,進京在即,沈理也無心搭理。

在謝氏詢問他,可否要為松江那邊的舉人預備客房時,沈理擺擺手道:「誰耐煩招待他們,讓他們自便……」

謝氏不免猶豫,道:「械大伯如今不在京中,尚書府那邊怕是顧不上這個,剩下只有老爺與瑛大叔兩家,老爺畢竟為長,到底有個解元在,外人都看著

沈理哼了一聲道:「要是說的是沈瑾,那更不用人操心……此子心狡,不知怎糊弄了瑞哥,去年就打發人隨瑞哥來京,如今在貢院外典了院子……」

「竟有此事?」謝氏十分意外:「是瑞哥說的?」

謝氏心里,因丈夫對沈瑞的看重,始終有忌憚。加上沈瑞幼年生活坎坷,少年老成,在謝氏眼中就成了有心機之人。只是她素來乖覺,在丈夫面前半點不露,對沈瑞反而越發親近周全。

沈理道:「瑞哥原還要瞞著我,六月里沈瑾生母隨著兄弟上京,如今就住在黃華坊……她叫人傳話,想要見瑞哥一面。瑞哥拿不定主意,向我問詢,我察覺不對勁,盤問了半響,才知曉此事……鄭氏母子並不無辜,占了嬸娘多少便宜,即便如今母子離散,也是自作自受,瑞哥還是心腸太軟……」

謝氏點頭附和,心中卻不以為然。

沈瑞年紀不大,卻是個有主意的,要是真無心泄漏此事,又哪里會主動提及?多半是不好推卻沈瑾請求,又不甘心如此順承了那邊,讓那邊白占了便宜,才將此事揭開,里外都要落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