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兄弟齊心(一)(1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837 字 2020-06-26

三老爺一路疾行,氣喘吁吁,跟著小跑的小廝雖舉著傘,可三老爺的肩膀依舊淋濕大半。〈〔? (〈[〈等到正院,三太太帶著璐哥兒正在陪徐氏說話,見到丈夫這樣,嚇了一跳。

徐氏握著佛珠的手頓了頓,並不急著問話,吩咐丫鬟送了干毛巾給三老爺擦洗。

三老爺喘的厲害,一時說不出話,接了毛巾在臉上擦了一把,方長吁了一口氣,道:「幸好沈理跟著回松江,松江知府趙顯忠的折子到了,除了請罪,還寫了倭寇進城的『詳情』,稱松江地方士紳沈氏族人勾結倭寇,禍亂地方。」

三太太聞言變了臉色,徐氏皺眉道:「這個趙顯忠是什么人?」

「通匪」雖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可真要判實了,也是要問斬的。雖不至於連累九組,可這「匪」畢竟不是尋常的匪,而是倭寇。沈氏內外九房族人,多聚居松江,自打大明開國,松江被倭寇作亂數次,地方百姓不能說家家與倭寇有血仇,也有大半了。要是沈家頭上頂上「里通倭寇」的罪名,那眾族人在松江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更不要說,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落井下石的人。在沈滄這個實權尚書過世後,沈家就成了一塊大肥肉,不說別人,就是賀家也不會放過咬一口的機會。賀家大老爺賀東盛,如今可正在刑部右侍郎位上。這沈家族人「通匪」的案子真的立案,正好交到賀東盛手中。

沈家與賀家,身為松江地方兩個最大家族,關系最為玄妙。原本有京城二房在,賀家即便在地方上再活躍也略遜一籌,如今二房失了當家人,賀東盛卻背靠李東陽,在刑部熬資歷,等到熬完資歷,一個尚書妥妥的。

「弘治六年二甲進士,侄子娶的是賀氏女,與賀東盛是姻親,外放歙縣知縣,後升徐州同知,去年升任松江知府。」三老爺道。

十二年的時間,從七品知縣升任四品知府,要說尋常進士,不可能升的這樣快。

「李閣老的人!」徐氏緩緩道。

弘治六年會試,主考官正是李東陽,加上與同為李黨的賀東盛是姻親,這趙顯忠是鐵定的「李黨」。

松江沈氏,如今最高官職雖不過從四品,可有個沈理在,向沈家開刀,不易於挑釁沈理背後的謝遷。

朝中三閣老,謝遷、劉健、李東陽把持朝政多年,不黨而黨,不爭而爭,使得朝廷以三大閣老為中心形成三大派系。劉健雖是輔,可是年歲已高,如今又專心督促新皇理政上,不會主動與謝遷生嫌,相反,隨著劉健心生去意,新一代輔就在謝遷與李東陽兩人中產生,李東陽安排人借題揮也就有了緣由。

謝遷與李東陽都是弘治八年入閣,李東陽封文淵閣大學士、謝遷為東閣大學士。文淵閣排名在東閣前,可謝遷是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李東陽是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所以朝廷站位還是謝遷在前。直到弘治十一年,太子出閣讀書,李東陽賜禮部尚書銜,朝堂排位才在謝遷前。可沒兩年,謝遷又升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排位又在李東陽前,成為次輔。

要是劉閣老退了,那順位成為輔的就是謝遷,這個時候攻伐沈家,要是謝遷出面庇護女婿家族,臟水說不得就能潑過去,畢竟謝遷是浙江余姚人氏,離海邊不遠,這個「通倭」的嫌疑背上,就算是沒有證據,名聲也會受到牽連;要是謝遷袖手旁觀,連女婿都不庇護,那其他門生鄉黨也難免未免心冷。

在江南士林都有一席之地的松江沈氏,就這樣被殃及池魚。歸根結底,還是沈滄病故,沈氏勢弱的緣故。

三老爺與徐氏對視,兩人都帶了無奈。就是對朝局不熟的三太太,聽到提及李閣老都多了惴惴。要是只有一個賀家針對沈氏一族並不可怕,賀東盛不過是刑部侍郎,沈家姻親故舊也能有幾分依靠,可要是李閣老站在後邊,那親友的分量就顯得不足。

「折子是可提到沈家『通倭』的是哪位?」徐氏沉思了一下道。

沈理即回鄉,有官職在,要是「欲加之罪」,總能查詢一二,就怕真出了不肖子弟,真的讓趙知府抓到把柄。不知道趙知府是受了指示,構陷沈家;還是為了減輕身上罪責,因沈家子弟不檢順水推舟。要是前者還好,真既是真、假既是假,總有洗清嫌疑的機會;要是後者,沈家想要撕把開就難了。

「長房沈珺、三房沈玲、五房沈琦,如今就拘押在府衙。」三老爺悶悶道:「之前就瞧著沈琦性子雖有些活絡,不過既是洪大嫂子教養出來的兒子,不至於這樣蠢笨,就怕被人蒙蔽,真走錯了一步。長房與三房這兩個,卻是不知性情如何。」

徐氏聞言,皺眉皺的更緊。沈珺是長房次子,因長兄出仕,沈珺就留在松江,在族長父親身邊鑲理族務;沈琦不必說,是五房留在松江守家業的;沈玲雖是庶出,可是在京城歷練過,又曾跟在沈淵身邊歷練,也是三房子弟中能說得上話的。這三人,是松江王字輩中的佼佼者。同時將三人都折進去,這到底是構陷,還是針對沈家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