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順藤摸瓜(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73 字 2020-06-26

加上沈瑞來自後世,人妖、妖人什么沒見過,對於內官自然也就尋常視之,既無輕鄙,也不諂媚。這樣態度,使得張永對他的印象越發好了,對著王守仁誇獎了沈瑞好幾句「名師高徒」之類的話。

沈瑞察覺到張永對自己師生的善意,也察覺到張永與老師之間頗為和諧,並無宦官與文臣互相對立的緊張感,因此便沒有避開張永,直接將賀家給的賬冊拿了出來,雙手遞給王守仁:「老師,這是賀家二老爺提供的賬冊,上有松江知府之不法事。」

沈瑞將賀西盛提出來,自然是不希望張永誤會沈家在松江「手眼通天」,或許是同松江知府早有宿怨。

王守仁接過翻了兩頁,皺眉緊蹙,遞給張永。

張永看了第一頁就停住,卻是怒極而笑:「咱家怎么不知曉,區區松江知府竟然有資格給東宮敬獻壽禮!」

原來這賬冊第一頁第一條,就是趙顯忠去年八月剛到任上,借口東宮千秋,向松江幾家富商索賄五千兩。

去年的東宮,就是現在的皇帝,張永既是新皇心腹,自然是受不得旁人打折新皇的名義斂財。

張永再往下看,竟是五花八門、各種名目,幾頁下來,估摸就有幾萬兩銀子。其他的頁碼還沒有看,可見加起來定是一筆不菲的數字。

張永合上賬冊,譏笑道:「聽說是李閣老門生,不過如此!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不清的知府,不到一年功夫,就有十萬兩了!」

王守仁不好點評趙顯忠,只問沈瑞道:「賀家作甚給了這個賬冊?根據我這半日打聽的消息,賀家雖是沈家姻親,可這次沈家被知府衙門上告,賀家並無援手。」

屋子里雖只有三人,可沈瑞依舊是四下里望了望,又望了望門口,一臉小心謹慎。

張永看著沈瑞小臉綳得緊緊的,像是遇到天大機密一般,不由失笑道:「沈小哥兒放心,外頭守著的是錦衣衛,都是雜家信任之人。」

沈瑞自然不是真的這般忐忑,不過是演一個乍聞「驚天大事」的少年。

聽了張永的話,沈瑞依舊不開口,求助地的望向王守仁。直待王守仁也點頭,沈瑞才低聲道:「賀家是怕了,他們察覺此次松江『倭亂』並非是倭寇上岸,而是有人假冒『倭寇』行事,進城掠財!」

「什么?」張永皺眉道:「到底是什么人作亂,可查到什么線索?」

先皇五月駕崩,新皇即位,這種皇位接替時刻,最怕的就是地方不穩。

因為王守仁之前在路上已經有猜測,張永對於悍匪冒充倭寇之事並不意外,只是同王守仁想法不一樣的是,他還是覺得陸匪沒有這個膽子上岸掠搶,多半還是海匪,才會行事全無忌憚。

大明海軍早已荒廢,真要是海匪的話,也是無力剿匪,多半是「雷聲大、雨點小」過去就算;可要是陸匪,敢如此行事,如造反無異,則必須要出兵剿滅。

沈瑞回道:「『倭寇』上岸搶奪後,賀家與沈家族人都遭到搶掠,年輕人還罷,經年的老人卻是經過早年倭亂,察覺出不對,那些『倭寇』不似倭人,行事略顯章法,帶著幾分軍中做派;還有就是賀家與沈家為了防止『倭寇』去而復返,都曾派人沿岸追蹤。那些船只最初是行駛向港口方向,可當夜就折返。松江這邊得了消息,十分戒備,防止『倭寇』再次進城,不想那些船並沒有在松江停駐,而是進入往內江方向去了……此後晝伏夜行,最後進了太湖……」

這些話自然是半真半假,可正好與王守仁之前的猜測對上,張永並無懷疑,神色變得鄭重起來。

「兵匪勾結?」王守仁皺眉道:「只是這行事也太大膽了!先皇仁慈,朝中並無克扣兵餉之事,因何緣故如此?」

沈瑞不好空口白牙將千里之外的藩王同太湖「兵匪」聯系起來,少不得苦著臉道:「若真是兵匪還罷,怕是還隱藏著滔天大禍……」

「莫非松江有人傳教?」王守仁道。

大明朝自打開國以來,民間借著宗教造反的百姓此起彼伏,實不算稀奇了。

「若是愚昧百姓還罷!」雖沒有與沈理商議,可沈瑞為了免除後患,也為了將寧王牽扯進來,就苦著臉將沈珠與寧王相遇之事說了。

至於如此確定是寧王身份,除了年歲身形描述外,少不得添一兩處「佐證」。即便沈珠可惡,可到底是沈家人,真要將他定義成「從逆」,那沈家其他人也難免遭質疑,少不得沈珠就成了被哄騙的傻蛋,過後擔驚受怕、後悔莫及之類的。

至於賀家二老爺,對沈家「趁火打劫」到一半就停了,也是發現松江禍亂另有隱情,寧王安排人拉攏了賀家旁枝,使得賀家畏懼,才與沈家聯手。

至於寧王為了掠奪松江浮財,提前布局的另一證人,就是半年前主動投奔趙顯忠的閆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