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嫌隙漸生(六)(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52 字 2020-06-26

至於沈瑾的繼母小賀氏,因與繼子年歲相若,素來避嫌,並不插手沈瑾的事。

沈瑾沒有婉拒,開口道謝,心中卻是彭拜不已。

因為當年孫氏治喪時沈瑞「生病」,沈瑾曾執孝子棒,被郭氏不喜。雖說郭氏沒有當著沈瑾的面說什么,可那種審視的目光,已經深深印在沈瑾身上。他知曉自己身份尷尬,先有沈瑞在孫氏之後生病,後有沈瑞守孝期滿後又有出繼的事,換做不知內情的人,聽到四房的事情,少不得覺得他這個受益者就是幕後推手。就算族人眼中,沈瑾學問好是好,背地里也得了心思狡詐的評語。

沈瑾無處喊冤,可要是說他真是存了壞心,他也不認。當年嫡母病故時,他雖已經是秀才,可只有十四歲。打小被嫡母教養長大,沈瑾心中對於嫡庶之分並不太大感觸,只是小大人似的習慣將自己放在長兄的位置上。就是當年靈堂前回禮,沈瑾也沒有什么多余心思,只是自詡已經是大人,自然******周全。那時的沈瑞並不如後來的安靜懂事,反而是個炮仗一樣性子的頑童。

一轉眼已經過去快六年,孫氏病故使得沈瑞從懵懂的頑童蛻變為沉默的少年;沈瑾也從族人眼中的小神童轉變為忘恩負義、心懷不軌,需要忌憚與戒備的人。在鄉試之前,就是府學的同窗也與沈瑾關系冷淡;同一輩的族兄弟中,連打小一起長大的沈全都遠了他,更不要說其他人。

一直到沈瑾鄉試中舉,族親方重新熱絡起來,沈瑾已經不是當年為別人的冷淡黯然傷神的少年,已經學會淡笑應對。可要說是心水無痕,那是自欺欺人。只是他骨子里自有幾分傲氣,這些年除了科舉上的事情,他關心沈瑞比關心自己更多,是為了回報嫡母的教養之恩,也是為了向這些曾惡意猜測他的族人證明他並沒有害沈瑞的心思。

不做賊也心虛,說的就是立場尷尬的沈瑾。別的族人且不說,曾最厭惡他的郭氏終於接納他,真心實意將他當成晚輩關懷,沈瑾如何能不激動?

沈瑞沒有留意沈瑾反應,帶了幾分沉重道:「嬸娘且不用操心這些,本不該這個時候勞煩嬸娘,可眼下有一件事無人可托,只能央嬸娘出面。」

郭氏意外,直了直身子:「怎么了?可是那位張公公私下索銀?眼看官司就要審了,萬不可因這些小事節外生枝。需要用多少銀子你開口,嬸娘這里別的幫襯不上什么,銀子總是能湊湊的!」

除了銀子,郭氏一時也想不到沈瑞有什么求到自己這個新寡的孀婦頭上,畢竟如今松江有沈理、沈淵在,兩人都是官身,又同沈瑞親近。

「是玲二哥的事,玲二哥身子有缺之事還不曾說與玲二嫂子。三日後案子開審,必要提及趙顯忠殘害士人致殘一事,二伯擔心玲二嫂子當堂聽了受不得,讓我來央求嬸娘出面,過去與玲二嫂子說此事。就算再難受,有這幾日做緩沖,也比在堂下聽到此事要便宜些。」沈瑞沉聲道。

郭氏嘆氣,點頭應了,吩咐人去預備馬車。沈玲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雖是庶孽身份,可他生母是由涌二太太安排的。是因為涌二太太進門三年無孕,私下了看了大夫,說是宮寒生育無望這才安排了通房生子。

從沈玲落地,就抱到涌二太太跟前,那真是當嫡長子一樣疼愛教養。只是到底存了一線希望想要親生子,才使得涌二太太始終不放棄調理身體,也不肯將沈玲記名,結果十來年後真的得了一子,沈玲也從蜜罐子里直接掉到苦水里。要不是他好強向上,又靠上了二房,估計現在也就成了給弟弟看鋪子的掌櫃。

苦盡甘來,官家小姐娶了,兒子生了,讀書耽擱了許多年走關系也入了南京國子監,沈玲眼看出頭了,又被生父嫡母以侍疾為借口騙回松江,就此丟了性命。

沈瑾也想著沈玲這位族兄的短短一生,才發現自己是如此幸運。

同樣是庶長子,小時候被嫡母教養,後來又有了嫡出弟弟,沈玲與沈瑾的境遇差的太多。歸根結底,是因為沈瑾遇到的是孫氏,素來心善,眼界又寬,並不因庶長子出色忌憚壓制;涌二太太則是尋常婦人,眼界只放在自家那一畝三分地,自是不願意庶長子出色壓親生子一頭,也是因為沈玲與沈瓊兄弟兩個相差十來歲,要是庶長子出息,沈瓊無法相爭,這才攪和著沈玲連族學也不能去了,只能在鋪子里做伙計。

涌二太太決定斷絕沈玲科舉之路時,親生子還在襁褓之中;孫氏這里,卻不曾因沈瑞的出生薄待沈瑾,後來也沒有因沈瑞的頑劣忌憚已經在讀書上嶄露頭角的沈瑾。

「玲二哥才是三房的頂梁柱,可惜了!」沈全也跟著感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