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沈氏分宗(三)(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31 字 2020-06-26

九房太爺也遲疑著,道:「是少了些,既是族中子弟出息,本就該提挈族中。」

出仕族人集中在二房、四房、五房,眾人也是盯著這幾個房頭。

沈淵皺眉道:「難道子弟出仕,免稅免勞役的不是族人?還是說捐銀翻一倍,可以去掉其他責任,族人有求時可以置之不理?」

沈涌忙道:「既有先例,還是從從先例為好。」

族產多個千八百兩銀子,也落不到自己口袋里,反而因為幾兩銀子關系僵了,才是得不償失。別人房頭或許能自立,三房經商不靠著族中,那就是別人碗里的肥肉。

沈瑾也是厭了沈湖、九房太爺的貪婪,淡淡道:「我同意淵二伯的話,捐贈可以翻一番,義務與責任減半就是。」

其他房頭看在眼中,明白繼續說下去就要得罪人了。不管捐贈多少,都是族產,多了少了又如何?

何況各房都有讀書子弟,這個銀子訂的高,往後輪到大家捐時也高。而且這捐銀的品級在那里,想要按照數額捐的,都要外官五品、京官四品,真熬到那個品級,帶給沈家的利益又怎么是區區百兩銀子能取代的?

就拿這次沈家遭的關系來說,「滅門的府尹、破家的知縣」,這句話可不是說著玩的。有百十余條人命在里頭,一個知府想要推卸責任,什么證據出不來?之所以做不成鐵案,反而引來京城欽差,不過是沈家在京族人中,又出了兩個狀元,為朝野矚目而已。

沈琪連忙道:「多少是多?五十兩銀子能買七畝中田、五畝上田,聽說陸家捐一畝以上祭田,不僅悉書於匾,且每歲春冬二祭賜其後裔一人散胙,捐兩畝者,兩人享胙,以此遞推。」

別人家捐一畝祭田,子孫都受益;沈家族人卻是只盼著多捐,半點好處不提及,族風不正,人心已壞。

沈流也跟著道:「正是這個道理,這是捐贈,又不是劫富濟貧。誰家產業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捐多捐少都是心意,足以讓族人感激;要是再求更多,就是欲壑難填,過於貪婪了。」

沈琴應和道:「就是這個道理,這捐銀本就是一份心意,哪里有強著人捐的道理?」

九房太爺臉色漆黑,只覺得大家都用話吃噠自己,給自己聽得。作為族中輩分最尊者,九房太爺當然不願意眾人忤逆自己,可是這里是祠堂,不是他能倚老賣老的地方。

沈湖憤憤,還要再開口,沈涌連忙拉了拉他,低聲道:「大哥,想想珠哥兒,莫要得罪人了。」

沈湖這才清醒過來,看著沈淵、沈理幾個人,後背出了一身冷汗。

是啊,別的族人尚且不知什么時候會求到當官的幾房,可三房眼下就要靠著這京城有人的幾房的。

一時之間,竟是無人再有異議。

外來的銀子有限,九房太爺擔心那要分的半份族產也節外生枝,這東西只有落到自己口袋里才是真的,現在都是虛的。沈璐被羈押,這後續托人走關系不用銀子嗎?

九房太爺可不認為憑著自己這張老臉,就能白使喚哪個,可有了銀子就不一樣,說不得正好借此化解沈理心中怨恨,給小一輩留個倚仗。

「趁著欽差還沒離松江,早點分宗吧,也讓他們看看沈家的安分守己。」九房太爺道。

現在有族人,沈理可以對沈璐的事情置之不理;分宗後,族里不干涉各房內務,那沈理還有什么理由對沈璐這個從堂兄束手旁觀?

這樣想著,九房太爺就帶了幾分迫切。

六房、七房、八房幾個房頭雖覺得九房太爺的話,太將沈家當回事,不認識欽差有功夫理會沈家家族事務,可是也覺得早了早好,便也紛紛應和。

沈淵、沈瑾、沈瑛沒有急著代表二、四、五房表態,而是望向宗房代言人沈珺。

沈珺面上唯有苦笑,事到如今,豈是他想阻攔就攔的。

比起族人真的反目成仇,彼此攻訐,分宗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或許有的時候,就是應該距離遠些,才能少生嫌隙。

「那明日就分吧,還請淵二叔與理六哥出面,請尊者過來做見證。」沈珺暗暗嘆了一口氣,沉聲說道。